6.某小組同學通過實驗研究浸在液體中的物體表面受到液體的壓力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他們把高為0.2米的實心圓柱體先后浸入A、B兩種液體中(ρA<ρB),并用力F1改變下表面到液面的距離h,如圖所示.他們利用儀器測得力F1和長方體下(或上)表面受到液體的壓強,并利用公式求得下(或上)表面受到液體的壓力,記錄數(shù)據(jù)如表一、表二所示.
表一 液體A
實   驗   序   號123456
液面到下表面的距離h(米)0.160.180.200.220.240.26
上表面受到的壓力F1(牛)4.06.08.08.08.08.0
上表面受到的液體的壓力F2(牛)0002.04.06.0
下表面受到的液體的壓力F3(牛)16.018.020.022.024.026.0
表二 液體B
實   驗   序   號789101112
液面到下表面的距離h(米)0.160.180.200.220.240.26
上表面受到的壓力F1(牛)5.67.810.010.010.010.0
上表面受到的液體的壓力F2(牛)0002.24.46.6
下表面受到的液體的壓力F3(牛)17.619.822.024.226.428.6
(1)分析比較實驗序號1、2與3或7、8與9等數(shù)據(jù)中的距離h和下表面受到液體壓力F3的關系及相關條件,可得出的初步結論是:在同種液體中,圓柱體下表面受到液體的壓力與深度成正比.
(2)分析比較實驗序號4與10、5與11或6與12.等數(shù)據(jù)中的距離h和上表面受到液體壓力F2的關系及相關條件,可得出的初步結論是:當深度相同時,液體的密度越大,圓柱體上表面受到液體的壓力越大.
(3)請將表一和表二填寫完整.
(4)甲、乙兩位同學進一步綜合分析了表一、表二中后三列數(shù)據(jù)及相關條件,甲同學計算了F3與F1的差值,分別為14.0牛、16.0牛、18.0牛和14.2牛、16.4牛、18.6牛,由此得出結論:浸沒在同種液體中的圓柱體,下、上表面受到的液體壓力差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乙同學計算了F3與F2的差值,分別為20.0牛、20.0牛、20.0牛和22.0牛、22.0牛、22.0牛,由此得出結論:浸沒在同種液體中的圓柱體,下、上表面受到的液體壓力差是個定值.請判斷,甲同學的分析錯誤,乙同學的分析合理但結論不完整.
(均選填“錯誤”、“合理但結論不完整”或“合理且結論完整”)

分析 (1)對于同種液體(ρ相同),因為S相同,所以根據(jù)公式F=pS=ρghS可知,液體對上(或下)表面的壓力隨深度的增大而增大;
(2)對于不同種液體(ρ不相同),因為S相同,所以根據(jù)公式F=pS=ρghS可知,在同一深度,密度大的液體對上(或下)表面壓力大;
(3)由圖可知,液面到下表面的距離h小于或等于0.2米,所以此時上表面受到液體的壓強為0,然后由F=PS可知上表面受到的液體的壓力F2;
(4)甲同學沒有掌握好控制變量法,應該是比較深度相同時,不同液體的密度下,長方體上表面受到液體的壓力大小,因此錯誤,乙同學得出的結論正確,但還不完整.

解答 解:(1)分析比較1、2與3可知,當深度h增大時,下表面受到的壓力增大,并且成倍數(shù)的增大.
可得結論:圓柱體下表面受到液體的壓力與深度成正比;分析表7、8與9等數(shù)據(jù)中的距離,也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故結論為:在同種液體中,圓柱體下表面受到液體的壓力與深度成正比;
(2)分析比較表一中4與10、5,可以發(fā)現(xiàn)在同樣的深度,甲液體的密度比乙液體的密度大,在甲液體中圓柱體上(或下)表面受到的壓力大,比較表二中的11或6與12都有這樣的結論,可得:當深度相同時,液體的密度越大,圓柱體上(或下)表面受到液體的壓力越大;
(3)因這三種情況下上表面受到液體的壓強為0,所以由F=PS可知上表面受到的液體的壓力F2都為0,答案見上表;
(4)甲同學應該是比較深度相同時,不同液體的密度下,長方體上表面受到液體的壓力大小,可得出結論應該是當深度相同時,液體的密度越大,長方體上表面受到液體的壓力越大;
乙同學的結論應該是:浸沒在同種液體中的長方體,下、上表面受到的液體壓力差是個定值;浸沒在不同液體中的長方體,下、上表面受到的液體壓力差不同;密度越大、壓力差越大.
故答案為:(1)在同種液體中,圓柱體下表面受到液體的壓力與深度成正比;(2)4與10、5與11或6與12;(3)0;0;0;0;0;0;(4)錯誤;合理但結論不完整.

點評 理解液體內(nèi)部的壓強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但上下表面受到的壓力差即浮力.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2012年11月,“遼寧”號航母殲-15艦載機首次起降成功,如圖所示的是航母上的殲-15艦載機飛離航母后的情景,在殲-15艦載機飛離航母后(  )
A.航母將下沉,所受浮力減小B.航母將下沉,所受浮力增大
C.航母將上浮,所受浮力減小D.航母始終漂浮,所受浮力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設計實驗:
(1)請你設計一個驗證性小實驗,證明“電流的磁場方向與電流方向有關”
(2)請完成下列探究實驗的設計方案:
課題探究分子熱運動與溫度的關系數(shù)據(jù)記錄表格
器材三杯等質量的10℃、20℃、30℃的水、紅墨水、滴管、秒表
實驗
步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4.閱讀短文,回答問題:
《可探究的科學問題》
   日常生活、自然現(xiàn)象中有許多現(xiàn)象會讓我們產(chǎn)生疑問,把疑問陳述出來,就形成了問題,但不一定是科學問題,像個人愛好、道德判斷、價值選擇方面的問題都不屬于科學問題,比如,“哪種品牌的運動鞋更好?”“為減少污染應該限制小汽車的使用嗎?”等都不屬于科學問題.
   科學問題是指能夠通過收集數(shù)據(jù)而回答的問題,例如,“純水和鹽水哪一個結冰更快?”就是一個科學問題,因為你可以通過實驗收集信息并予以解答.并不是每一個科學問題都可以進行探究,當問題太泛化或太模糊,就難以進行科學探究,比如“是什么影響氣球貼到墻上?”,一般而言,可以探究的科學問題描述的是兩個或多個變量之間的關系,其中的變量必須是可檢驗的.也就是說,可以探究的科學問題中的因變量和自變量都是可以觀察或測量的.例如,“增加氣球與頭發(fā)的摩擦次數(shù)會改變氣球貼在墻上的效果嗎?”,在這個問題中,氣球與頭發(fā)的摩擦次數(shù)是自變量,氣球貼在墻上的效果是因變量,我們通過改變自變量就可以檢驗因變量怎樣變化.
   一個可探究的科學問題可以有不同的陳述方式,常見的陳述方式有下列三種,方式一:某個變量影響另一個變量嗎?例如,人的腿長會影響跑步速度嗎?方式二:如果改變某個變量,另一個變量會怎樣變化?例如,如果增大發(fā)聲體的振幅,響度就會更大嗎?方式三:一個變量跟另一個變量有關嗎?例如,平面鏡成像的大小與物距的大小有關嗎?
   科學探究的過程是圍繞可探究的問題展開的,正是由于有了可探究的科學問題,才能使探究過程具有明確的方向.
回答下列問題:
(1)下列問題中屬于可以探究的科學問題的是BCD.(選填選項前的字母)
A.哪種類型的噪聲對人體危害大?
B.改變溫度,空氣中的聲速會改變嗎?
C.水的溫度越高,水蒸發(fā)得越快嗎?
D.鐘擺的擺長會影響擺動周期嗎?
E.平面鏡成像中,像距與物距有關嗎?
F.應鼓勵市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嗎?
G.反射現(xiàn)象中,入射角增大,發(fā)射角會隨之變大嗎?
(2)“通常彈奏吉他時,琴弦越細或者琴弦越緊,吉他發(fā)聲的音調(diào)就會越高”請根據(jù)這個現(xiàn)象,提出一個可以探究的科學問題:音調(diào)的高低與琴弦的粗細有關嗎.
(3)因變量可能與多個自變量有關時,要探究因變量與其中某一個自變量的關系時要采用控制變量法的物理實驗方法.
(4)在探究“液體蒸發(fā)快慢與表面空氣流速是否有關”的實驗中,應如何改變自變量:控制液體的溫度和表面積相同,通過改變液體表面空氣的流速來探究蒸發(fā)的快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法國科學家阿爾貝•費爾和德國科學家彼得•格林貝格爾由于發(fā)現(xiàn)了巨磁電阻(GMR)效應,榮獲了諾貝爾物理學獎.小明同學設計了如圖所示電路,來研究巨磁電阻的大小與有無磁場的關系.請分析回答:
(1)斷開S1,閉合S2,移動滑動變阻器R2的滑片,測得兩電表的四組數(shù)據(jù)如表所示.
實驗序號123
U/伏1.001.252.00
I/安2×10-32.5×10-34×10-3
實驗序號123
U/伏0.450.911.50
I/安0.3×10-30.6×10-31×10-3
由此可知,無磁場時GMR的電阻大小為500歐;再閉合S1和S2,保持R1滑片位置不變,移動滑動變阻器R2的滑片,測得兩電表的四組數(shù)據(jù)如右表所示,可計算出有磁場時GMR的電阻大小;
(2)通過上述實驗,得出的結論是有磁場時巨磁電阻的阻值明顯變大;
(3)利用小明同學設計的電路和現(xiàn)有器材,你還能進一步研究與巨磁電阻大小有關的什么問題?研究巨磁電阻的大小與磁場強弱的關系(或研究巨磁電阻的大小與磁場方向的關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在物理學中,磁感應強度(用字母B表示,國際單位是特斯拉,符號是T)表示磁場的強弱,磁感應強度B越大,磁場越強;磁感線形象描述磁場,磁感線越密,磁場越強
①將該磁敏電阻R放置在磁場中的位置1處.小明設計了一個可以測量該磁敏電阻R的電路,所提供的實驗器材如圖D所示,其中磁敏電阻所處的磁場未畫出.

請你將實物電路連接完整.
123
U/V1.503.004.50
I/mA3.006.009.00
②正確接線后,測得位置1處的數(shù)據(jù)如表所示.該磁敏電阻的測量值為500Ω.根據(jù)該磁敏電阻的R-B特性曲
線可知,1處的磁感應強度為1.0T.
③在實驗過程中,僅將磁敏電阻從1處移至2處,其它條件不變,那么電壓表的示數(shù)減。ㄌ睢霸龃蟆薄ⅰ皽p小”或“不變”)
④若將該磁敏電阻從待測磁場中移出,閉合開關,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當電流表的示數(shù)為10.0mA時,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阻值為450Ω.(電源電壓為5.50V)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在物理拓展課上,為了探究從靜止開始自由下落小球的下落距離與哪些因素有關,某小組同學讓小球從某一高度由靜止開始自由下落,并利用DIS系統(tǒng)和頻閃照相設備得到了小球下落時的頻閃照片,如圖所示,然后選用體積相同但材質不同的小球重復上述實驗,并將數(shù)據(jù)記錄在表一、表二中.在照片中相鄰小球之間的時間間隔相等(均為t).
表一  橡膠球
序號時間下落距離(厘米)
1t2
22t8
33t18
44t32
55t50
66t72
表二橡皮泥球
序號時間下落距離(厘米)
7t2
82t8
93t18
104t32
115t50
126t72
①分析比較實驗序號1與7、2與8、3與9、4與10、5與11或6與12中的相關實驗數(shù)據(jù),可得出的初步結論是:體積相同的小球從靜止開始自由下落時,物體下落的距離與小球的材質無關.
②分析比較實驗序號1、2、3、4、5與6 或7、8、9、10、11與12中的相關實驗數(shù)據(jù),可得出的初步結論體積相同的小球從靜止開始自由下落時,下落時間越長,下落的距離越大
③進一步綜合分析比較表一、表二中的相關數(shù)據(jù),可以得出的結論是:下落的距離與時間的平方的比值是個定值.
④根據(jù)表一和表二中的實驗數(shù)據(jù),可得出在時間為10t時,物體下落的距離為200厘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5.小敏想探究小球滾上斜面的最大高度與斜面傾角和小球質量的關系,將兩個斜面AO與OB對接成如圖裝置,進行實驗.
①讓質量為5克的小球,在斜面A0上高H處靜止釋放,沿斜面滾下,經(jīng)O點滾上斜面OB,測量小球達到的最大高度h,將數(shù)據(jù)記錄在表中;改變斜面OB的傾角θ,重復實驗;
②用質量為7克的小球重復上述實驗,將數(shù)據(jù)記錄在表中.
實驗
序號
小球質
量m/g
小球在斜面AO上
釋放高度H/cm
斜面OB
的傾角θ
小球在斜面OB上
的最大高度h/cm
1510409.0
2308.6
3208.O
4710409.O
5308.6
6208.O
(1)比較實驗1、2、3(或4、5、6),說明小球在斜面OB上能達到的最大保持斜面OB光滑,若θ逐漸減少到0°時,小球將在水平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高度與斜面OB的傾斜角度θ有關;
(2)比較實驗1、4(或2、5或3、6)(選擇序號),說明小球在斜面OB上能達到的最大高度與小球質量無關;
(3)以上兩步所運用的實驗方法是控制變量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6.小明想比較幾種材料(衣服、錫箔紙、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除了待檢測的材料外,可利用的器材還有:音叉、機械鬧鐘、鞋盒.
(1)在本實驗中適合做聲源的是機械鬧鐘;
(2)小明將聲源放入鞋盒內(nèi),在其四周塞滿待測材料,他設想了兩種實驗方案,你認為最佳的是B.你不選擇另一種方案的理由是靠聽到聲音的響度判斷材料的隔音效果不是太直觀,具有很大的誤差
A.讓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離外,比較所聽見聲音的響度.
B.讓人一邊聽聲音,一邊后退,直至聽不見為止,比較此處距鞋盒的距離.
(3)通過實驗得到的現(xiàn)象如表所示,則待測材料隔音性能由好到差的順序為泡沫塑料、衣服、錫箔紙.
材料衣服錫箔紙泡沫塑料
距離較長最長
響度較響較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