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明和小紅在探究“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的實驗中,做了如下(圖)測量:
寫出以上探究中,不重復操作的合理順序 (只填代號),四步實驗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F1、F2、F3、F4之間的大小關系是 ,通過探究,得出的結論是F浮= G排。
(2)小明和小紅將不同的實心物塊浸沒在液體中并松手后,發(fā)現有的物塊上升至液面,有的物塊下降至容器底部。為了研究實心物塊的質量和體積對此現象的影響, 他們分別用甲、乙兩種不同的液體做實驗。表一、表二是他們記錄的實驗數據及觀察到的實驗現象。
表一:液體甲(質量為8.0 kg,體積為8.0×lO-3 m 3)
實驗序號 | 物塊 | 質量(×10-3kg) | 體積(×10-6m3 ) | 現 象 |
1 | A | 7.5 | 30 | 上升至液面 |
2 | B | 25.2 | 42 | 上升至液面 |
3 | C | 24.3 | 27 | 上升至液面 |
4 | D | 21.6 | 12 | 下降至底部 |
5 | E | 91.8 | 34 | 下降至底部 |
表二:液體乙 (質量為6.4 kg,體積為8.0×lO-3 m 3)
實驗序號 | 物塊 | 質量(×10-3kg) | 體積(×10-6m3 ) | 現 象 |
6 | A | 7.5 | 30 | 上升至液面 |
7 | B | 25.2 | 42 | 上升至液面 |
8 | C | 24.3 | 27 | 下降至底部 |
9 | D | 21.6 | 12 | 下降至底部 |
10 | E | 91.8 | 34 | 下降至底部 |
小明分析以上的數據及現象,發(fā)現物塊C漂浮在液體甲中所受的浮力是 N,物塊C浸沒在液體乙中所受的浮力是 N;(g取10N/kg)
他們進一步綜合分析表一、表二中的數據及現象,歸納得出結論:當物塊的質量與體積的比值 液體的質量與體積的比值時,液體中的物塊就 ;當物塊的質量與體積的比值 液體的質量與體積的比值時,液體中的物塊就 。(均選填:“大于”、“小于”、“等于”、“上升”或“下降”)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圓柱體的位置 | 圓柱體的重力G/N | 彈簧測力計的示數F/N | 燒杯和水的總質量m1/g | 天平的讀數m2/g |
圓柱體部分浸入 | 2.6 | 2.4 | 180 | 200 |
圓柱體浸沒深度h1 | 2.6 | 2.2 | 180 | 220 |
圓柱體浸沒深度h2 | 2.6 | 2.2 | 180 | 22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t1 |
△t2 |
△t1 |
△t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廣東省廣州市鐵一中學2010年九年級下學期第二次模擬物理試題 題型:058
小明和同學們在探究“影響滑輪組機械效率高低的因素”時提出了下列猜想:
a.滑輪組機械效率高低可能與動滑輪重力有關;
b.滑輪組機械效率高低可能與被提物體重力有關;
c.滑輪組機械效率高低可能與物體提升高度有關;
d.滑輪組機械效率高低可能與承重繩子段數有關.
小明思考了一下,就說了在理想情況下,猜想d是正確的,而在實際情況下猜想a是正確的,請你用所學的公式與知識證明小明的兩個說法是正確的還是錯誤的.將推導證明過程寫在下面(物體重用G物表示,滑輪重用G輪表示,物體提升高度用h表示,承重繩子段數用n表示,繩子自由端的拉力用F表示)
你認為小明的說法________(填正確或者錯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0119 模擬題 題型:探究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