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請你選用如圖所示的實驗器材,探究石塊下沉的條件:
(1)你可從中選用的器材有
彈簧測力計、裝有水的燒杯、石塊、細線

(2)你設計的實驗步驟為:
用細線拴好石塊,用彈簧測力計測出石塊的重力為G

把石塊浸沒在燒杯的水中,讀出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G/,則F=G-G/

③通過比較石塊的重力和石塊受到的浮力,可知物體下沉的條件是
F<G
分析:解決此題的關(guān)鍵是利用彈簧秤測出石塊的重力,然后讀出石塊在放入水之后彈簧秤的示數(shù),知道彈簧秤的示數(shù)差即為物體在水中所受的浮力,就可以比較石塊的重力和浮力的關(guān)系.
解答:答:(1)彈簧測力計、裝有水的燒杯、石塊、細線;
(2)①用細線拴好石塊,用彈簧測力計測出石塊的重力為G;
②把石塊浸沒在燒杯的水中,讀出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G/,則F=G-G/
③F<G.
點評:此題是驗證物體的沉浮條件的,要會靈活選擇實驗器材,利用彈簧秤的示數(shù)差表示物體在水中的浮力.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文文同學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時,是按如下實驗步驟進行的:
a.將點燃的蠟燭放在豎直放置的玻璃板前,如圖所示;
b.將另一支完全一樣的蠟燭點燃放到像的位置,觀察像與蠟燭的大小關(guān)系;
c.將光屏放到像的位置,不透過玻璃板,直接觀察光屏上有無像;
d.用直尺測量出蠟燭和像到玻璃板的距離.
請你針對文文同學的實驗回答下列問題:
(1)文文同學為什么選用玻璃板而不選用平面鏡?
玻璃板透明,便于確定像的位置
玻璃板透明,便于確定像的位置

(2)文文同學的實驗操作中有一處明顯錯誤,請你指出來并說明正確做法.
b步驟中另一支蠟燭不能點燃,應移動這支蠟燭直到它看起來像點燃了來確定像的位置
b步驟中另一支蠟燭不能點燃,應移動這支蠟燭直到它看起來像點燃了來確定像的位置

糾正錯誤以后,繼續(xù)回答以下問題:
(3)在c步驟中光屏上
不能
不能
(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蠟燭燭焰的像,這說明平面鏡成的是
像(填“虛”或“實”);
(4)選擇一樣的蠟燭是為了比較物與像
大小
大小
的關(guān)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小梅同學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時,主要實驗步驟如下:首先將棋子A放在豎直放置的玻璃板前(圖1),在玻璃板中觀察棋子的像.請你針對小梅同學的實驗回答下列問題:

(1)小梅同學發(fā)現(xiàn)從玻璃板中很難觀察到棋子的像,做了以下改進,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
B
B

A.將棋子換成發(fā)光的小燈泡    B.將玻璃板換成平面鏡
C.將玻璃板后加一張黑紙      D.用手電筒照射棋子A
(2)小梅同學改用點燃的蠟燭作為物體,操作過程如下:
a.將點燃的蠟燭放在豎直放置的玻璃板前,如圖所示
b.將光屏放到像的位置,在A的另一側(cè)位置觀察光屏上有無像
c.將另一支稍短的蠟燭放到A的另一側(cè),觀察并比較像與蠟燭的大小關(guān)系
d.用刻度尺測量出蠟燭和像到玻璃板的距離
上述實驗操作步驟中,
c
c
有不妥之處(選填序號),正確做法應為:
選用等大或與像完全重合的蠟燭放到A的另一側(cè),觀察并比較像與蠟燭的大小關(guān)系
選用等大或與像完全重合的蠟燭放到A的另一側(cè),觀察并比較像與蠟燭的大小關(guān)系

(3)燭焰(圖2)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是
(實/虛)像,放在“燭焰”上的手指
不會
不會
被燒痛(會/不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的實驗中,請你和小明、小強和小芳一起完成有關(guān)探究:
(1)小明想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
①將凸透鏡正對平行光,當光屏移動到圖甲所示位置時,屏上呈現(xiàn)出最小最亮的光斑,則此凸透鏡的焦距f=         cm.
②實驗要求燭焰、凸透鏡、光屏三者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這樣做的目的是使像成在                            .如果實驗過程中出現(xiàn)像的位置偏高,如圖乙所示,為了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小明應                                           .

③當蠟燭在丙圖所示位置時,在光屏上可得到一個清晰、倒立、放大的     像(虛/實);若想得到一個清晰、縮小的實像,蠟燭應向(遠離/靠近)     凸透鏡的方向移動,同時光屏應向     凸透鏡的方向移動(遠離/靠近)
(2)小強想探究人的眼睛怎樣既能看清楚遠處物體又能看清近處物體的:
①分別采用不通的焦距做實驗,實驗得到的記錄如下表:
實驗次數(shù)
物距(cm )
焦距(cm )
像距(cm )
像的性質(zhì)
1
30
10
15
始終出現(xiàn)倒立縮小的實像
2
41.25
11
15
3
60
12
15
②比較實驗1、2和3可知,當被觀察的物體變近時,如果要使像距不變,焦距要變
   (大/。,這說明,人眼是通過睫狀體來改變晶狀體的          來看遠近距離不同的物體的。長時間的近距離看書,引發(fā)近視,必須配戴    透鏡.
(3)小芳想探究攝影記者常換長短筒鏡頭的原理:
①選用焦距不同的三個凸透鏡進行實驗,實驗數(shù)據(jù)記錄如下表:
實驗序號
物距u/cm
焦距
f/cm
像距
v/cm
1
 
60
8
9.2
2
10
12
3
12
15
 
②分析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保持物距不變時,焦距越大,則像距越      (大/小);像就越      (大/小);
③下圖是小明站在同一位置用數(shù)碼相機(焦距可改變)對著某景點先后拍攝了兩張照片甲和乙,請你根據(jù)實驗結(jié)果判斷照片甲是用鏡頭      (丙/丁)拍攝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0年湖北省武漢市新洲區(qū)八年級上學期期末物理試卷 題型:填空題

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的實驗中,請你和小明、小強和小芳一起完成有關(guān)探究:

(1)小明想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

①將凸透鏡正對平行光,當光屏移動到圖甲所示位置時,屏上呈現(xiàn)出最小最亮的光斑,則此凸透鏡的焦距f=          cm.

②實驗要求燭焰、凸透鏡、光屏三者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這樣做的目的是使像成在                             .如果實驗過程中出現(xiàn)像的位置偏高,如圖乙所示,為了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小明應                                            .

③當蠟燭在丙圖所示位置時,在光屏上可得到一個清晰、倒立、放大的      像(虛/實);若想得到一個清晰、縮小的實像,蠟燭應向(遠離/靠近)      凸透鏡的方向移動,同時光屏應向      凸透鏡的方向移動(遠離/靠近)

(2)小強想探究人的眼睛怎樣既能看清楚遠處物體又能看清近處物體的:

①分別采用不通的焦距做實驗,實驗得到的記錄如下表:

實驗次數(shù)

物距(cm )

焦距(cm )

像距(cm )

像的性質(zhì)

1

30

10

15

始終出現(xiàn)倒立縮小的實像

2

41.25

11

15

3

60

12

15

②比較實驗1、2和3可知,當被觀察的物體變近時,如果要使像距不變,焦距要變

    (大/。,這說明,人眼是通過睫狀體來改變晶狀體的           來看遠近距離不同的物體的。長時間的近距離看書,引發(fā)近視,必須配戴     透鏡.

(3)小芳想探究攝影記者常換長短筒鏡頭的原理:

①選用焦距不同的三個凸透鏡進行實驗,實驗數(shù)據(jù)記錄如下表:

實驗序號

物距u/cm

焦距

f/cm

像距

v/cm

1

 

60

 

8

9.2

2

10

12

3

12

15

 

②分析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保持物距不變時,焦距越大,則像距越       (大/小);像就越       (大/小);

③下圖是小明站在同一位置用數(shù)碼相機(焦距可改變)對著某景點先后拍攝了兩張照片甲和乙,請你根據(jù)實驗結(jié)果判斷照片甲是用鏡頭       (丙/丁)拍攝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文文同學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時,是按如下實驗步驟進行的:
a.將點燃的蠟燭放在豎直放置的玻璃板前,如圖所示;
b.將另一支完全一樣的蠟燭點燃放到像的位置,觀察像與蠟燭的大小關(guān)系;
c.將光屏放到像的位置,不透過玻璃板,直接觀察光屏上有無像;
d.用直尺測量出蠟燭和像到玻璃板的距離.
請你針對文文同學的實驗回答下列問題:
(1)文文同學為什么選用玻璃板而不選用平面鏡?______.
(2)文文同學的實驗操作中有一處明顯錯誤,請你指出來并說明正確做法.______
糾正錯誤以后,繼續(xù)回答以下問題:
(3)在c步驟中光屏上______(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蠟燭燭焰的像,這說明平面鏡成的是______像(填“虛”或“實”);
(4)選擇一樣的蠟燭是為了比較物與像______的關(guān)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