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如圖所示,小文把同一只裝滿水的礦泉水瓶用兩種方式放在同一塊海綿上。壓力作用效果明顯的是_____(甲/乙)圖,這一現(xiàn)象說明壓力作用效果與_____大小有關。將瓶中水倒掉一半后按圖甲所示放置,比較前后兩次海綿形變的大小,這是探究壓力作用效果與_____的關系。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滑板車因構造簡單,令玩者在急速滑行時,得到一種迎風飛馳的快感越來越受到青少年的喜愛,如圖所示,一小朋友正“駕駛”滑板車向前滑行:
(1)如圖所示,小朋友一腳站立其上,另一只腳不時用力向后蹬地,利用力的作用是________的,使滑板車前進;
(2)如結構圖所示,滑板車可以根據玩者的身高來調節(jié)高度。將拉桿調到相應高度后,旋緊調節(jié)旋鈕,通過增大________來增大摩擦,起到固定拉桿的作用。車把上刻有的花紋,是為了增加接觸面的________來增大摩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小明在探究“影響導體電阻大小的因素”時,猜想導體的電阻可能與下列因素有關:
A.材料 B.長度 C.橫截面積
為了驗證上述猜想,小明用如圖所示的器材進行實驗,其中①②③是鎳鉻合金絲,④是錳鋼合金絲。①③④長度相同,①②④橫截面積相同。
(1)連接電路時,開關應處于_____狀態(tài)。
(2)實驗中,在M,N之間接上不同的導體,閉合開關后通過觀察_____來比較導體的電阻大小。
(3)為了驗證猜想A,應選用編號為_____的兩根金屬絲分別接入電路進行試驗。
(4)分別將①③兩根金屬絲接入M、N兩點間,通過觀察比較可以發(fā)現(xiàn),當導體的長度和材料一定時,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將A、B兩個燈泡,按如圖、如圖兩種方式連接,已知RA=4 Ω,RB=6 Ω,電源電壓相同,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 如圖1中A燈比B燈亮
B. 如圖2中A燈比B燈亮
C. 如圖1中A燈比如圖2中A燈亮
D. 如圖1中的總功率比如圖2中的總功率要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小英家6月底電能表的示數(shù)如圖甲所示,7月底表盤示數(shù)如圖乙所示,由圖可知她家7月份用電器消耗的電能為_____kWh;電子式單相電能表她家現(xiàn)在已經接人用電器的總功率為3600W,則最多還可以連接_____W的用電器同時工作。將銘牌已模糊的飲水機單獨接在該電能表上正常工作3min,電能表指示燈閃爍了160次,則飲水機的額定功率是_____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電路,電源電壓保持不變,定值電阻R1=20Ω,R2=10Ω,R是滑動變阻器。當滑動變阻器滑片P移動到最右端,開關S1閉合,開關S2斷開時,電流表的示數(shù)為0.3A;當滑動變阻器滑片P移動到中點時,開關S1閉合S2斷開時,電壓表的示數(shù)為U1,保持滑動變阻器滑片P位置不變,開關S2閉合S1斷開時,電壓表的示數(shù)為U2,且U1:U2=2:3,求:
(1)電源電壓_____;
(2)滑動變阻器的最大阻值______;
(3)要使整個電路消耗的電功率為最小,請寫出:開關S1、S2的開閉狀態(tài),滑動變阻器滑片P移動到的位置,并計算出最小電功率是多少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在探究蒸發(fā)的快慢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中,下圖主要用來探究( )
A.蒸發(fā)的快慢與液體溫度的關系
B.蒸發(fā)的快慢與氣壓的關系
C.蒸發(fā)的快慢與液體表面積的關系
D.蒸發(fā)的快慢與空氣流動速度的關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未連接完整的電路,若要求閉合開關后,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問左移動時,燈泡變亮。則下列接法符合要求的是
A. M接A,N接D B. M接B,N接C
C. M接A,N接B D. M接C,N接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汽車以20m/s的速度勻速行駛,司機突然發(fā)現(xiàn)前面有緊急情況,經過0.5s(反應時間)后開始制動(即剎車),又經過4.5s滑行45.9m車停下。求:
(1)汽車在司機反應的時間內通過的路程是多少?
(2)汽車從發(fā)現(xiàn)情況到完全停車的這段時間內汽車通過的路程是多少?
(3)汽車在滑行時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