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圖所示,下列實驗不正確的是( �。�
A.
    用天平稱木塊的質(zhì)量
B.
用溫度計測水的溫度
C.
用電壓表測干電池電壓
D.
用測電筆辨別零線與火線

分析 (1)天平在使用時,即在測量物體質(zhì)量的過程中,智能調(diào)節(jié)游碼,不能調(diào)節(jié)平衡螺母;
(2)溫度計讀數(shù)時,玻璃泡保留在被測液體中,視線與液柱上表面相平;
(3)電壓表并聯(lián)在電路中使用;
(4)使用測電筆時,手必須接觸筆尾的金屬體.

解答 解:A、天平在使用時,即在測量物體質(zhì)量的過程中,只能調(diào)節(jié)游碼,不能調(diào)節(jié)平衡螺母,故A錯誤;
B、溫度計讀數(shù)時,玻璃泡保留在被測液體中,視線與液柱上表面相平,故B正確;
C、此時相當(dāng)于用電壓表測量電源電壓,故C正確;
D、使用測電筆時,手必須接觸筆尾的金屬體,若接觸的是火線,氖管發(fā)光,若是零線,氖管不發(fā)光,故D正確;
故選A.

點評 此題考查了天平的正確使用、溫度計的讀數(shù)、電壓表的使用和測電筆的使用,是一道綜合題目,但難度不大.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如圖所示,運動員正在進行蹦床比賽.在運動員上下運動的過程中,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不考慮空氣阻力)( �。�
A.運動員的速度最大時,他受到的重力與彈力相等
B.運動員下落剛接觸蹦床時,他的動能最大
C.運動員從接觸蹦床到到最低點時,減小的動能等于蹦床增加的彈性勢能
D.運動員上升到最高點時的那一刻沒有慣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2.彈鋼琴時手指按壓不同的琴鍵是為了改變聲音的音調(diào);利用超聲波清洗眼鏡說明聲波能夠傳遞能量.利用聲吶系統(tǒng)向海底垂直發(fā)射聲波,經(jīng)2s后收到回波.已知聲音在海水中的傳播速度為1531m/s,則此處海水的深度為1531m;利用此種方法不能測量地球和月球之間的距離,這是因為超聲波的傳播需要介質(zhì),地球到月亮之間是真空,所以超聲波不能傳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9.東營園博園是全省自然與文化的縮影,是休閑旅游的好去處,小明和媽媽在園博園騎雙人自行車游玩,如圖所示,以媽媽為參照物,小明是靜止的(選填“運動”或“靜止”);若騎行2.7km路程,用了0.5小時,則平均速度為1.5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6.為研究甲、乙兩種液體的吸熱能力,某同學(xué)用如圖所示兩套完全相同的裝置進行.
實驗探究,兩種液體的質(zhì)量和溫度都相同.
(1)選用兩套完全相同的裝置分別給甲、乙兩種液體加熱,這樣做的目的是加熱相同時間液體吸收的熱量相同.
(2)寫出圖中所示裝置的兩處錯誤:溫度計的液泡接觸了容器底、無石棉網(wǎng).
改正錯誤后,同時加熱,分別記錄加熱時間和液體溫度,數(shù)據(jù)如表所示:
加熱時間/min0123456
甲的溫度/℃90929496989898
乙的溫度/℃90939696102102102
(3)加熱4分鐘后,甲乙兩種液體溫度均不再升高,原因是兩種液體溫度都到達沸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6.清晨,草葉上常掛有晶瑩的露珠,這是由于夜間溫度低,空氣中的水蒸氣液化形成的,在陽光照射下這些露珠又會慢慢消失,是由于露珠發(fā)生了汽化的緣故.(均選填物態(tài)變化名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3.圖甲為一種測定油箱內(nèi)油量的裝置,把電流表刻度盤改為相應(yīng)的油量體積數(shù),就可以直接讀出油箱中的油量.當(dāng)油箱中的油量減少時,浮子就會帶動滑桿使電流表的示數(shù)變�。F(xiàn)將電流表換成電壓表,請用乙圖設(shè)計一個電路,使油箱中的油量消耗到最少時,電壓表的示數(shù)減小到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如圖所示,木塊漂浮水面上,不可伸長的細線處于松弛狀態(tài),裝有足夠多水的容器底有一閥門K.打開閥門使水緩緩流出,當(dāng)細線斷裂的瞬間關(guān)閉閥門,則( �。�
A.細線斷裂的瞬間,木塊受到的拉力大于重力
B.細線斷后,容器底受到水的壓強比斷線的瞬間大
C.細線斷裂前,木塊受到的拉力的變化量大于浮力變化量
D.細線斷后,木塊再次漂浮時受到的浮力比斷線的瞬間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1.如圖甲所示的裝置測出凸透鏡的焦距為10.0cm,用該透鏡“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當(dāng)蠟燭、透鏡位置如圖乙時,移動光屏可成清晰的倒立、放大的實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