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shù)學英語物理化學 生物地理
數(shù)學英語已回答習題未回答習題題目匯總試卷匯總
分析 (1)圖中圖象是路程--時間圖象,當物體運動時,隨著時間的增加路程會逐漸增大;當物體靜止時,隨著時間的增加路程保持不變;(2)分別從三個圖象上找出時間為2秒時對應的路程,通過的路程越長,運動的越快;(3)速度可以根據(jù)v=st求出;(4)圖中乙和丙相交的點對應的時間即為相遇的時間;(5)從三個圖象上找出時間為2秒時甲、乙對應的路程,然后求出差,即為甲、乙相距的距離;從圖象上找出經(jīng)過3.5秒乙對應的路程,利用s=vt求出為2秒時經(jīng)過3.5秒甲對應的路程,然后求出差,即為甲、乙相距的距離.
解答 解:由于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它的路程與時間成正比,則圖象是一條過原點的直線;(1)分析圖象可知,甲乙車運動圖象都是過原點的傾斜直線,說明在相等時間內(nèi)的路程是相等的,即甲、乙做勻速直線運動;丙的路程一直保持在5m不變,因此丙在這一段時間內(nèi)處于靜止狀態(tài);(2)從三個圖象中可以看出,當時間t=2s時,甲通過的路程為8m,乙通過的路程為4m,丙處于5m位置不動,說明在2秒的相同時間內(nèi),甲通過的路程最長,則甲運動最快;丙位置不動,速度為零;則速度由小到大排列為丙、乙、甲;(3)甲的速度為:v甲=s甲t=8m2s=4m/s;乙的速度為:v乙=s乙t=4m2s=2m/s;(4)圖中乙和丙相交的點對應的時間為2.5s,即為相遇的時間為2.5s;(5)從圖象上可知:經(jīng)過2秒,甲、乙相距為△s1=8m-4m=4m;經(jīng)過3.5秒甲通過的路程為s甲2=v甲t2=4m/s×3.5m=14m;從圖象上可知:經(jīng)過3.5秒乙通過的路程為s乙2=7m;則甲、乙相距的距離△s2=s甲2-s乙2=14m-7m=7m.故答案是:過原點的直線;(1)甲、乙;丙;(2)丙、乙、甲;(3)4;2;(4)2.5;(5)4;7.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圖象的信息獲取能力以及速度公式的應用,用圖象來研究物理問題是比較常見的方法,平時學習時要注意根據(jù)題意從圖象中獲取有用信息.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百度致信 - 練習冊列表 - 試題列表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