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彈簧測力計拉著物體在水平桌面上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是2N,則物體受到的滑動摩擦力大小是    N,方向是   
【答案】分析:解決此題可從水平方向受力平衡角度分析,當受力平衡時,二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
解答:解:當用彈簧測力計拉著物體在水平桌面上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時,水平方向物體受力平衡,所以物體受到的滑動摩擦力大小等于拉力的大小,即f=2N;
方向與拉力的方向相反,因拉力方向向右,所以摩擦力的方向向左;
故答案為:2,向左.
點評:解決此類問題要結(jié)合二力平衡條件進行分析解答.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012?龍巖)如圖所示,用彈簧測力計拉著物體在水平面上向右勻速運動,該物體受到的摩擦力為
3.6
3.6
N,方向是
水平向左
水平向左
;現(xiàn)用4.2N的拉力水平向右拉物體,該物體受到的摩擦力為
3.6
3.6
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如圖所示是小明“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實驗.銅塊和木塊的大小和形狀完全相同,銅塊表面比木塊表面光滑許多.
(1)實驗時,小明先在豎直方向上對彈簧測力計調(diào)零,然后用彈簧測力計拉著物體沿水平方向做
勻速直線
勻速直線
運動,則測出的摩擦力
等于
等于
實際摩擦力(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比較(甲)、(乙)兩圖,可得到的結(jié)論是
接觸面粗糙程度一定時,壓力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
接觸面粗糙程度一定時,壓力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

(3)圖(乙)、(丙)中銅塊和木塊疊在一起的目的是使
壓力大小
壓力大小
相同,而改變疊放次序是為了使
接觸面粗糙程度不同
接觸面粗糙程度不同

(4)實際操作時,手拉著彈簧測力計做勻速直線運動是比較難做到的,因而測力計的讀數(shù)不一定等于摩擦力的大。埬闾岢鲆粋改進的方法,確保測力計的讀數(shù)等于摩擦力的大小.你的做法(畫圖或文字說明):
保持物體不動,用手勻速水平向左拉動長木板
保持物體不動,用手勻速水平向左拉動長木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011?吉安三模)在“測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實驗中
(1)圖甲是小強實驗中的情景,下表是他記錄的一組數(shù)據(jù).
鉤碼總重G/N 鉤碼上升高度h/m 測力計拉力F/N 測力計移動距離s/m
2 0.05 0.4 0.15
①由表中數(shù)據(jù)可計算出,滑輪組對鉤碼做的有用功為0.1J,人做的總功為
0.06
0.06
J.
②對以上兩個計算結(jié)果進行比較,其不合理之處是
總功小于有用功
總功小于有用功
;結(jié)合彈簧測力計放大圖,可知小強的錯誤是
測力計讀數(shù)錯誤,應(yīng)為0.8N
測力計讀數(shù)錯誤,應(yīng)為0.8N

(2)小紅在小強實驗的基礎(chǔ)上多使用一個滑輪也做了實驗,如圖乙所示.小紅多使用一個滑輪,目的是為了改變
拉力的方向
拉力的方向

(3)這兩位同學(xué)使用各自的滑輪組提升相同的重物時,若忽略繩重及摩擦,它們的機械效率
相同
相同
(選填“相同”或“不相同”),理由是:
動滑輪重力相同,提升重物也相同
動滑輪重力相同,提升重物也相同

(4)如果這兩位同學(xué)用彈簧測力計拉著物體加速上升,測得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將會
偏低
偏低
(選填“偏高”、“偏低”或“不變”)
(5)如果將重大于2N的鉤碼掛在圖甲中滑輪組下,根據(jù)題中已有的信息可以判斷出這時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應(yīng)在
83.3~97.3%
83.3~97.3%
范圍內(nèi).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用彈簧測力計拉著物體在水平桌面上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是2N,則物體受到的滑動摩擦力大小是
2
2
N,方向是
向左
向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011?錦州模擬)如圖所示是小明“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guān)”的實驗.銅塊和木塊的大小和形狀完全相同,實驗時彈簧測力計拉著物體沿水平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
(1)比較(甲)、(乙)兩圖,可得到的結(jié)論是
粗糙程度一定時,壓力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
粗糙程度一定時,壓力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
;
(2)圖(乙)、(丙)中銅塊和木塊疊在一起的目的是使
壓力大小
壓力大小
相同.
(3)圖(乙)中彈簧測力計的讀數(shù)是
3
3
 N.
(4)實驗時,小明先在豎直方向上對彈簧測力計調(diào)零,然后用彈簧測力計拉著物體沿水平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則測出的摩擦力
小于
小于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實際摩擦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