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電風(fēng)扇使用一段時間后需要除塵,這是因為風(fēng)扇的扇葉在轉(zhuǎn)動過程中與空氣摩擦帶上了電,可以吸引輕小物體,所以灰塵會附著在扇葉上.端午濃情,粽葉飄香.煮粽子時,聞到了粽子的香味,這是擴散現(xiàn)象.吃粽子時,粽葉上總是粘有米粒,米粒和粽葉不容易分開,這表明分子之間存在吸引力.如圖,將一根塑料繩一端扎緊,把繩盡可能撕成細絲,用手不停地捋塑料細絲,會越捋越蓬松(選填”蓬松”或”靠攏”),是因為同種電荷相互排斥.

分析 (1)物體相互摩擦可以帶上電荷,這是摩擦起電;帶電物體可以吸引輕小物體;
(2)物體的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guī)則運動,分子的運動無法用肉眼直接看到,但可以通過氣味、顏色的變化來體現(xiàn);分子動理論內(nèi)容為:物質(zhì)是由大量分子組成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無規(guī)則運動,分子間存在相互的作用力;
(3)用手摩擦塑料繩時,由于摩擦生電而使塑料繩帶上同種電荷,由電荷間的相互作用可知張開的原因.

解答 解:
(1)電風(fēng)扇使用一段時間后需要除塵,這是因為電風(fēng)扇的扇葉在轉(zhuǎn)動過程中與空氣摩擦帶上了電荷,可以吸引輕小物體,所以灰塵會附著在扇葉上;
(2)由于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guī)則運動,所以我們會聞到粽子的香味,這就是擴散現(xiàn)象;
由于分子間存在相互的引力而使米粒和粽葉粘在一起;
(3)通過摩擦后,塑料繩帶上了同種電荷,因同種電荷相互排斥從而使細絲張開.
故答案為:吸引輕小物體;擴散;分子之間存在吸引力;蓬松;同種電荷相互排斥.

點評 本題考查了摩擦起電知識,是一道基礎(chǔ)題,掌握基礎(chǔ)知識即可正確解題.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2.小明在“測小車的平均速度”的實驗中,設(shè)計了如圖的實驗裝置:小車從帶刻度(分度值為1mm)的斜面頂端由靜止下滑,圖中的圓圈是小車到達A、B、C三處時電子表的顯示(數(shù)字分別是“小時:分:秒”)
(1)該實驗是根據(jù)公式v=$\frac{s}{t}$進行測量的.
(2)實驗中為了方便計時,應(yīng)使斜面坡度較。ㄌ睢按蠡蛐 保
(3)請根據(jù)圖中所給信息回答:
sAB=5.00cm,tBC=1s,vAC=0.0333m/s.
(4)實驗前必須學(xué)會熟練使用電子表,如果讓小車過了A點后才開始計時,則會使所測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大(填“大或小”)
(5)該小車是在做變速運動.(填“勻速”或“變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3.小明在戶外撿到一塊較大的石塊,他想知道石塊的密度是多少,請同他一起完成測量過程.

小明用天平(含砝碼)、燒杯、水進行測量.
①用天平測量小石塊的質(zhì)量,右盤中的砝碼和標尺上的游碼如圖甲所示,則石塊的質(zhì)量為32g.
②由于該石塊無法放進量筒內(nèi),小明按如圖乙的方法測小石塊的體積:
A、往燒杯中加入適量的水,用天平測得燒杯和水的總質(zhì)量為142g;
B、將小石塊浸沒在水中(水未溢出),在水面的位置做標記;
C、取出小石塊,往燒杯中加水,直到水面達到標記處,測得此時的質(zhì)量為152g.
③計算小石塊密度為3.2×103kg/m3
④按照上述方法,由于取出小石塊時帶出一部分水,會使小石塊的密度的測量值與實際值相比相等.(選填“偏大”、“偏小”或“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20.同樣重的兩個銅塊甲和乙,甲浸沒在水中,乙浸沒在煤油里,甲(填甲或乙)受的浮力大?同樣重的鋁塊和銅塊,都浸沒在煤油中鋁(填銅或鋁)受的浮力大?(ρ>ρ;  ρ>ρ煤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小明在上體育課時,通過一些活動聯(lián)想到學(xué)過的物理知識,你認為下列聯(lián)想錯誤的是( 。
A.“引體向上”的同學(xué)握住單杠懸空靜止,這時該同學(xué)受力平衡
B.“踢足球”利用了力使物體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改變的道理
C.“仰臥起坐”利用了大氣壓的道理
D.“單杠表演時手上搓鎂粉”利用了增大摩擦的道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7.小軍和小紅利用圖甲所示裝置探究二力平衡條件.實驗時,它們發(fā)現(xiàn)在左盤和右盤同時加入一個質(zhì)量相等的砝碼時,木塊A處于靜止狀態(tài).若將一個質(zhì)量較小的砝碼輕輕放在右盤后,觀察到木塊A仍然處于靜止狀態(tài),為了避免這種現(xiàn)象發(fā)生,小軍用圖乙中所示的小車B替換木塊A進行實驗;小紅用圖丙中所示的硬紙板C替換木塊A進行實驗.
(1)小軍、小紅分別用小車B和硬紙板C替換木塊B進行實驗的目的是減小摩擦力對實驗的影響;
(2)小紅在實驗中應(yīng)使用輕質(zhì)硬紙板.(選填“輕質(zhì)”、“厚重”)

(3)小紅將系于小卡片兩對角的線分別跨過左右支架上的滑輪,在兩側(cè)托盤內(nèi)放上砝碼,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兩個拉力方向相反,并通過調(diào)整托盤內(nèi)砝碼的數(shù)量來改變拉力的大小.
(4)當小卡片平衡時,小紅將小卡片轉(zhuǎn)過一個角度,松手后小卡片不能(選填“能”或“不能”)平衡.設(shè)計此實驗步驟的目的是為了探究兩個力不在同一條直線上是否能夠平衡.
(5)為了驗證只有作用在同一物體上的兩個力才能平衡,在完成以上操作后,小紅下一步的操作是:用剪刀將紙片剪開.
(6)小明同學(xué)也對同一問題進行了探究,但他使用了如圖丁所示的器材,且在左右支架上裝配兩個滑輪時沒有安裝成相同高度,你認為能否用小明的裝置進行實驗?zāi)埽ㄟx填“能“或“不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作圖題

4.如圖物體A放在小車上并隨車一起在水平面上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作出物體A的受力示意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圖中鉛筆的長度是4.70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如圖所示,用刻度尺測量一長方體木塊的長度,方法正確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