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cessing math: 100%
10.如圖甲、乙兩個實心正方體放在同一細沙面上,已知乙的重力為10牛、邊長為0.1米,沙面凹陷程度如圖所示,則甲的( �。�
A.重力一定大于10牛B.重力一定小于10牛
C.壓強一定大于1000帕D.壓強一定小于1000帕

分析 (1)首先根據(jù)圖示判斷甲乙對沙面的壓強大小,然后根據(jù)p=FS分析甲乙對沙面的壓力的大小,再結(jié)合甲乙對沙面的壓力等于其自身重力判斷甲的重力大小;
(2)利用p=FS求出乙對沙面的壓強,然后結(jié)合圖示判斷甲對沙面的壓強與乙對沙面的壓強的關系.

解答 解:AB、由圖可知,乙的作用效果比甲顯著,說明乙對沙面的壓強大于甲對沙面的壓強,
而乙的底面積小于甲的底面積,根據(jù)p=FS可知,甲對沙面的壓力可能可能小于乙,可能等于乙,
而甲乙對沙面的壓力等于其自身重力,乙的重力為10N,故AB錯誤;
CD、乙對沙面的壓強p=FS=GS=10N0.1m×0.1m=1000Pa,
由圖可知,乙的作用效果比甲顯著,說明乙對沙面的壓強大于甲對沙面的壓強,
所以,甲對沙面的壓強一定小于1000Pa.故C錯誤,D正確.
故選D.

點評 掌握壓力作用效果的影響因素,利用控制變量法和轉(zhuǎn)換法探究壓力作用效果的影響因素.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20.如圖所示,是-10℃的冰塊受熱熔化過程中溫度隨時間的變化圖象.
分析圖象可知:加熱后最初5min內(nèi)冰塊呈固態(tài);冰塊熔化過程持續(xù)10min,此過程溫度不變(選填“升高”、“不變”或“降低”),加熱25min時,冰全部變成10℃的水.由圖知冰是晶體.(填晶體或非晶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下列有關物態(tài)變化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蒸發(fā)和沸騰均屬于汽化現(xiàn)象,只是一個吸熱另一個放熱
B.所有的氣體只要將它的體積壓縮到一定程度都能液化并釋放出熱量
C.霜和雪的形成都是水蒸氣凝華的結(jié)果且要放熱
D.冬天為了保護桔苗,農(nóng)民常在傍晚時在桔樹灑水這是利用水凝固時放熱的性質(zh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8.(1)小明手上有一個1元硬幣,他對小剛說,這個硬幣的直徑應該怎么測量呢?小剛是這樣做的,如圖甲,小剛使用的長度的常用測量工具是刻度尺,這個硬幣的直徑是2.50cm.

(2)由于不方便攜帶,在購物時人們都不喜歡使用硬幣,原因之一就是太重.要想知道其質(zhì)量多大,可以使用的測量工具是托盤天平,用這種工具測量時讀數(shù)如圖乙,則1元硬幣的質(zhì)量是10.2g.
(3)如果沒有上題的工具,你還可以用彈簧測力計測出硬幣的重力,再計算出質(zhì)量.如圖丙,讀數(shù)是0.1N.
(4)小明還想知道這枚硬幣的密度,上面已經(jīng)測出了該硬幣的質(zhì)量,請你幫他想一個辦法測出該硬幣的體積,就可以知道其密度.
測量方法取10枚一元硬幣,把他們一齊放入量筒中測出這些硬幣的總體積,用總體積除以10即為一枚硬幣的體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小紅在學習中收集了一些與機械能有關的實例,如圖所示,其中機械能增大的是( �。�
A.
        火箭升空
B.
        小朋友慢慢滑下
C.
      汽車勻速行駛
D.
  衛(wèi)星繞地球轉(zhuǎn)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作圖題

15.如圖所示,物體A靜止在斜面上,對斜面產(chǎn)生了8牛的壓力.請用力的圖示法畫出物體A對斜面的壓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社會離不開實踐,生活離不開估測.以下估測中最接近實際的是(  )
A.教室里課桌的高度約為75dm
B.中學生的平均身高大約是155cm
C.脈搏跳動一次時間約為2s
D.課桌上的橡皮掉到地上的時間約為10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下列現(xiàn)象中與壓強有關的是( �。�
①坐在沙發(fā)上比坐在木椅上舒服  ②在皮帶傳動中把皮帶張緊
③固定螺絲下的墊圈            ④針和錐子的頭部都做得很尖.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20.端午節(jié),小紅觀看劃龍舟比賽,發(fā)令槍響,龍舟如離弦之箭向前疾行,小紅激動地說:“龍舟跑得真快��!”,她所選擇的參照物是河岸,劃槳運動員相對于他坐的龍舟是靜止的.(填“運動”或“靜止”)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