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物理 > 題目詳情
2.閱讀《探索微觀世界》回答問題.
探索微觀世界
世上萬物都是由分子、原子等組成的,科學家們探索微觀世界的歷程是從電子的發(fā)現開始的.
1897 年,英國科學家湯姆孫通過陰極射線實驗找到一種比氫原子還要小得多的帶負電的粒子,推斷這種帶負電的微小粒子是組成各種物質的原子中的一種粒子,人們后來把它叫作電子.電子的發(fā)現打破了自古以來認為的原子是不可再分的物質觀,開啟了人類探索原子世界的大門,湯姆孫也因此獲得了1906 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湯姆孫發(fā)現電子,在客觀上是由于高真空技術的發(fā)展,在主觀上與他敢于突破傳統觀念、勇于承認原子的可分性有重大關系.人們從電子發(fā)現的歷史認識到:發(fā)現的最大困難之一,在于擺脫一些傳統觀念.
電子帶負電,而原子是不顯電性的,因此那另外一些物質一定帶有正電荷.那么,原子中帶正電荷的那些物質是怎樣的呢?在湯姆孫發(fā)現電子之后,對于原子中正、負電荷如何分布的問題,科學界出現了許多見解,其中比較引人注意的是湯姆孫本人提出的一種原子模型.他認為原子中的正電荷均勻分布在整個原子內,而電子則嵌在其中,這就是著名的“棗糕模型”.1909年盧瑟福和他的學生用α粒子轟擊金箔時觀察到了散射現象,但用湯姆孫的原子模型無法解釋,1911年盧瑟福根據α粒子散射實驗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結構模型,認為在原子的中心有一個很小的核,叫原子核,原子的全部正電荷和幾乎全部質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帶負電的電子在核外空間運動.
1919 年,盧瑟福用α粒子轟擊氮核,發(fā)現了帶正電的質子.1932 年,盧瑟福的學生查德威克發(fā)現了不帶電的中子.由此確定了原子核就是由質子和中子組成的.
那么質子、中子這些粒子是否也具有復雜的內部結構呢?1964 年,美國物理學家蓋爾曼提出了夸克模型,認為質子、中子等是由夸克組成的.夸克是否還可以再分?科學家們對物質微觀結構的研究并沒有停止.
根據上述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1)從原子到夸克,各種微觀粒子按照空間尺度從大到小排列為原子、原子核、質子和中子、夸克.
(2)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BC.(至少有一個選項正確)
A.科學家們研究微觀世界通常是根據觀察到的現象,提出一種模型的猜想,收集證據證實猜想,從而弄清物質的內部結構
B.電子的發(fā)現說明原子核可再分,電子所帶負電荷數與質子所帶正電荷數相等,物體對外不顯電性
C.原子核式結構模型的實驗基礎是α粒子散射實驗
D.湯姆孫發(fā)現質子,從而揭示了原子是可再分的
(3)請根據文中對湯姆孫“棗糕模型”的描述,畫出該原子模型的示意圖.

分析 (1)物質是由分子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組成的,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及核外繞原子核轉動的電子組成;而原子核是由質子和中子組成的;質子和中子是由夸克組成的;
(2)閱讀材料,根據材料提供的信息作出選擇;
(3)根據材料中的描述畫出示意圖.

解答 解:
(1)物質由分子或原子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組成,原子核包括質子和中子兩部分,質子和中子由更小的微粒夸克組成,所以從原子到夸克,各種微觀粒子按照空間尺度從大到小排列為原子、原子核、質子和中子、夸克;
(2)A、科學家們研究微觀世界通常是根據觀察到的現象,提出一種模型的猜想,收集證據證實猜想,從而弄清物質的內部結構.故A正確;
B、由于原子對外不顯電性,湯姆孫發(fā)現電子后,人們認識到“電子帶負電,…因此那另外一些物質一定帶有正電荷”說明原子核可再分,并且電子所帶負電荷數與質子所帶正電荷數相等,物體對外不顯電性.故B正確;
C、“1911年盧瑟福根據α粒子散射實驗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結構模型”,故C正確;
D、由“1897 年,英國科學家湯姆孫通過陰極射線實驗找到一種比氫原子還要小得多的帶負電的粒子,推斷這種帶負電的微小粒子是組成各種物質的原子中的一種粒子,人們后來把它叫作電子”知,英國科學家湯姆孫最早發(fā)現的是電子.故D錯誤;
故選ABC;
(3)湯姆孫提出的原子模型認為原子中的正電荷均勻分布在整個原子內,而電子則嵌在其中,這就是著名的“棗糕模型”.如圖所示:

故答案為:(1)質子和中子;(2)ABC;(3)如上.

點評 此題考查的是我們對微觀世界探究過程及物質結構的認識,難度不大,從材料中找到有價值的信息是解答的關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2.為了探究物體溫度升高時吸收熱量的多少與哪些因素有關,實驗室中準備了以下儀器:
A.電加熱器、電源            
B.酒精燈、火柴
C.兩個相同的燒杯            
D.溫度計
E.秒表                      
F.鐵架臺               
G.適量的水和煤油.
(1)為了完成實驗,還需要的儀器有(托盤)天平.
(2)提供的上述兩種熱源中,選用A( A/B)能更準確地控制物體吸收熱量的多少.
(3)某小組記錄了多組實驗數據(如表所示),要研究相同質量的物體升高相同的溫度時,吸收熱量的多少與物質種類的關系,應該分析第2和4兩次的實驗數據.這樣的選擇用到了一種常用的研究方法叫控制變量法.
實驗次數物質質量/g升高的溫度
△t/℃
加熱時間t/min
1100102
2200104
3200208
4煤油200102
(4)進一步分析一數據可知煤油的比熱容為2100J/(kg•℃)(已知水的比熱容是4.2×103J/(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在國際單位制中,電阻的單位是(  )
A.安培B.伏特C.焦耳D.歐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如圖所示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 。
A.2.4NB.2.8NC.3.0ND.5.0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關于家庭電路的安全用電,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控制燈的開關接火線零線都可以
B.保險絲熔斷后,可以用銅絲替代
C.不能用濕布擦拭正在工作的用電器
D.家庭電路的電壓對人體而言是安全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下列關于粒子和宇宙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太陽是宇宙的中心B.光年是時間的單位
C.原子的直徑約為1010mD.原子核是由質子和中子組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1.如圖是小陽在實驗室用燒瓶做實驗的情景.圖中的燒瓶內只有空氣,燒瓶密封瓶塞內插有兩端開口的玻璃管,玻璃管一端套有氣球.將燒瓶依次浸在熱水、冷水中,出現了如圖所示的情景.請根據實驗現象,提出一個可探究的科學問題:氣體的體積與溫度有關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2.春節(jié)期間曉陸與家人到新政機場乘坐飛機外出旅游,在候機廳聽到從廣播里播報的航班 信息.使聲音從廣播里傳出,可以改變聲音的響度.細心的曉陸發(fā)現機場天花 板上凹凸不平的裝飾板,如圖所示,請你用物理知識分析這樣做的好處是防止聲音同時反射,減弱噪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