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如圖所示,電源電壓恒定,定值電阻R2=20Ω,滑動變阻器R0上標有“50Ω,0.5A”的字樣,電流表A的量程為0﹣0.6A,電壓表V的量程為0﹣15V,當開關(guān)S打到1位置且滑片P在A端時,電壓表的示數(shù)為8V,當開關(guān)S打到2位置且滑片P在中點時,滑動變阻器R0的功率為P0=4w,求:
(1)電源電壓U
(2)定值電阻R1的阻值;
(3)當電路接通時,在確保電路元件安全的前提下,試討論何時電路的總功率最小,最小功率是多少;何時電路的總功率最大,最大功率又是多少?
【答案】【解答】解:
(1)當開關(guān)S打到2位置及滑片的位置且滑片P在中點時,電路連接如圖:
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電阻為R′=R0=×50Ω=25Ω,
因為P=I2R,
所以電路電流為I′===0.4A,
串聯(lián)電路總電阻為R串=R2+R′=20Ω+25Ω=45Ω,
因為I= ,
所以電源電壓為U=I′R串=0.4A×45Ω=18V;
(2)當開關(guān)S打到1位置且滑片P在A端時,電路連接如圖:
滑動變阻器兩端電壓為U0=U﹣U1=18V﹣8V=10V,
因為 ,
所以 ,
解得R1=40Ω;
(3)當開關(guān)S打到1位置且滑片P在A端時,電路總電阻最大,為R最大=R1+R0=40Ω+50Ω=90Ω,
此時的電路總功率最小,為P最小===3.6W;
當電路電流達到滑動變阻器允許通過的最大電流I最大=0.5A時,
電路總功率最大,為P最大=UI最大=18V×0.5A=9W.
答:
(1)電源電壓為18V;
(2)定值電阻R1的阻值為40Ω;
(3)電路的總功率最小是3.6W;最大功率是9W.
【解析】解:
(1)當開關(guān)S打到2位置及滑片的位置且滑片P在中點時,電路連接如圖:
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電阻為R′=R0=×50Ω=25Ω,
因為P=I2R,
所以電路電流為I′===0.4A,
串聯(lián)電路總電阻為R串=R2+R′=20Ω+25Ω=45Ω,
因為I= ,
所以電源電壓為U=I′R串=0.4A×45Ω=18V;
(2)當開關(guān)S打到1位置且滑片P在A端時,電路連接如圖:
滑動變阻器兩端電壓為U0=U﹣U1=18V﹣8V=10V,
因為 ,
所以 ,
解得R1=40Ω;
(3)當開關(guān)S打到1位置且滑片P在A端時,電路總電阻最大,為R最大=R1+R0=40Ω+50Ω=90Ω,
此時的電路總功率最小,為P最小===3.6W;
當電路電流達到滑動變阻器允許通過的最大電流I最大=0.5A時,
電路總功率最大,為P最大=UI最大=18V×0.5A=9W.
答:
(1)電源電壓為18V;
(2)定值電阻R1的阻值為40Ω;
(3)電路的總功率最小是3.6W;最大功率是9W.
【考點精析】解答此題的關(guān)鍵在于理解歐姆定律及其應用的相關(guān)知識,掌握歐姆定律的應用: ① 同一個電阻,阻值不變,與電流和電壓無關(guān) 但加在這個電阻兩端的電壓增大時,通過的電流也增大.(R=U/I) ② 當電壓不變時,電阻越大,則通過的電流就越。↖=U/R) ③ 當電流一定時,電阻越大,則電阻兩端的電壓就越大.(U=IR),以及對電功率的計算公式的理解,了解計算電功率公式:P =W/t ;P=UI ; 式中單位P→瓦(w);W→焦;t→秒;U→伏(V);I→安(A)計算電功率還可用公式:P=I2R和P= U2/R.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小明家電能表上個月月底表盤數(shù)字是 , 這個月月底表盤數(shù)字如圖所示,可知他家本月用電 度.他只讓某電水壺工作,發(fā)現(xiàn)在10min內(nèi)該電能表轉(zhuǎn)盤轉(zhuǎn)過了600轉(zhuǎn),則該電水壺的實際功率為 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在如圖所示的電路中,下列分析不正確的是( )
A.只閉合S1時,L1發(fā)光、L2不發(fā)光,A1測L1的電流,A2無示數(shù)
B.只閉合S3時,L1、L2都發(fā)光,A1、A2的示數(shù)相等
C.閉合S1、S2時,L1、L2都發(fā)光,A1有示數(shù),A2無示數(shù)
D.閉合S1、S3時,L1、L2都發(fā)光,A1、A2均有示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無人駕駛汽車是智能汽車的一種,也稱為輪式移動機器人,主要依靠車內(nèi)的以計算機系統(tǒng)為主的智能駕駛儀來實現(xiàn)無人駕駛。如圖所示,一款質(zhì)量為2t的無人駕駛汽車以72km/h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勻速行駛了20min,無人駕駛汽車在這個過程中的功率為4×104W.求在這段時間內(nèi)(g取10N/kg):
(1)無人駕駛汽車對平直公路的壓力;
(2)無人駕駛汽車行駛的距離;
(3)無人駕駛汽車的牽引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實驗小組做“測量小燈泡電功率”的實驗電路如圖甲所示.已知電源電壓為3V,小燈泡的額定電壓為2.5V.
(1)閉合開關(guān)前,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應置于 端(選填“A”或“B”),目的是 .
(2)試驗中,閉合開關(guān),如果小燈泡與燈座接觸不良,則會看到電壓表 示數(shù),電流表 示數(shù).(均選填“有”或“無”)
(3)排除電路故障后,閉合開關(guān),移動滑片P到某位置時,電壓表的時數(shù)為2.2V,若想測量小燈泡的額定功率,應將滑片P向 (選填“A”或“B”)端移動,使電壓表的示數(shù)為 V,這時電流表的示數(shù)如圖乙所示,讀數(shù)為 A,則小燈泡的額定功率為 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可繞O點轉(zhuǎn)動的輕質(zhì)杠桿,在D點掛一個重為G的物體M,用一把彈簧測力計依次在A,B,C三點沿圓O相切的方向用力拉,都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讀出三次的示數(shù)分別為F1、F2、F3 , 它們的大小關(guān)系是( 。
A.F1<F2<F3<G
B.F1>F2>F3>G
C.F1=F2=F3=G
D.F1>F2=F3=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圖(a)是探究“物體動能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guān)”的實驗裝置,實驗中讓同一鋼球從斜面上不同的高度由靜止?jié)L下,碰到同一木塊上;圖(b)是探究“牛頓第一定律”的實驗裝置,實驗中讓同一小車從斜面上相同的高度由靜止滑下,在粗糙程度不同的平面上運動,請回答一下問題:
(1)圖(a)實驗的目的是探究鋼球動能的大小與________的關(guān)系.通過木塊被推動距離的大小,說明鋼球?qū)δ緣K做功的多少,從而判斷鋼球動能的大小,這種常用的實驗方法是________.
(2)圖(b)實驗中讓同一小車從斜面上相同的高度由靜止滑下的目的是:________.
水平面越光滑,小車受到的摩擦力越________(填“大”或“小”),根據(jù)小車運動距離的遠近,推理得出:運動的物體如果不受外力作用,將永遠做________.
(3)小明同學想在圖(a)基礎(chǔ)上繼續(xù)探究物體動能的大小與質(zhì)量的關(guān)系,請你幫他設(shè)計實驗,寫出簡要的實驗步驟及論證方法: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小明在吉他演奏中發(fā)現(xiàn),琴弦發(fā)出的音調(diào)與弦線的長度、粗細有關(guān).于是他想利用弦線做研究,如圖所示,其中a、b、c、d四根弦線的松緊程度相同.
(1)若他選擇b、d兩根弦線做實驗,則研究的目的是探究音調(diào)與弦線___________的關(guān)系.
(2)若他要研究音調(diào)與弦線粗細的關(guān)系,則應選擇_______和_______兩根弦線做實驗.
(3)小明研究后得出結(jié)論: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弦線越長,發(fā)出的音調(diào)越_____;弦線越粗,發(fā)出的音調(diào)越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為制作彈簧測力計,小明對彈簧的伸長與拉力的關(guān)系作了探究.如表是小明利用甲、乙兩根不同的彈簧做實驗時所記錄的數(shù)據(jù).
(1)分析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
①在一定條件下,彈簧伸長的長度與它所受的拉力成________;
②在拉力相同的情況下,甲彈簧伸長的長度比乙彈簧________(填“大”或“小”).
(2)如圖所示的A、B兩彈簧測力計分別使用了甲、乙兩彈簧,它們的外殼相同,刻度線分布情況相同.分析如表數(shù)據(jù)可知:量程較大的是________(填“A”或“B”)測力計,精度較高的是________(填“A”或“B”)測力計.
(3)經(jīng)實驗探究發(fā)現(xiàn):在拉力相同的情況下,彈簧伸長的長度與彈簧的材料、粗細、原長(彈簧不受外力時的長度)等均有關(guān)系,請設(shè)計一個簡單實驗,證實彈簧伸長的長度與彈簧原長有關(guān).答: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