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北京一模)在做“測滑輪組的機(jī)械效率”實驗時,對同一滑輪組進(jìn)行了兩次實驗,得到如下的數(shù)據(jù)(g=10N/kg):
(1)計算兩次實驗的機(jī)械效率填入表內(nèi).
55.6%
55.6%
83.3%
83.3%
(結(jié)果保留一位小數(shù))
實驗次數(shù) 1 2
鉤碼質(zhì)量(g) 100 200
鉤碼上升的高度(m) 0.1 0.2
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N) 0.6 0.8
彈簧測力計上升的高度(m) 0.3 0.6
機(jī)械效率η    
(2)本實驗用了
1
1
只定滑輪和
1
1
動滑輪.
(3)兩次實驗測得的機(jī)械效率的值不同的原因是
B
B
(填字母序號)
A.鉤碼上升的高度不同
B.所掛鉤碼的個數(shù)不同
C.彈簧測力計向上做勻速運(yùn)動的速度不同
D.彈簧測力計上升的高度.
分析:(1)①滑輪組克服被提升物體重力做的功稱為有用功,用W有用=Gh計算;
②滑輪組繩子末端拉力做的功稱為總功,用W=FS計算;
③機(jī)械效率等于有用功和總功的比值,即η=
W有用
W
×100%=
Gh
FS
×100%.
(2)物體被提高的高度為h,繩子末端移動的距離為S,繩子段數(shù)n=
S
h
,繩子段數(shù)的最大值等于定滑輪和動滑輪的個數(shù)加1;
(3)影響滑輪組機(jī)械效率的因素有被提升物體的重力、動滑輪重力、繩子重力和摩擦等.
解答:解:(1)①第1次實驗提升物體的重力G=mg=0.1kg×10N/kg=1N,
∴滑輪組的機(jī)械效率:η=
W有用
W
×100%=
Gh
FS
×100%=
1N×0.1m
0.6N×0.3m
×100%=55.6%;
②第2次實驗提升物體的重力G=mg=0.2kg×10N/kg=2N,
∴滑輪組的機(jī)械效率:η=
W有用
W
×100%=
Gh
FS
×100%=
2N×0.2m
0.8N×0.6m
×100%=83.3%.
(2)第1次實驗中,物體被提高的高度為h=0.1m,繩子末端移動的距離為S=0.3m,
∴與動滑輪相連的繩子段數(shù)n=
S
h
=
0.3m
0.1m
=3
∵繩子段數(shù)的最大值等于定滑輪和動滑輪的個數(shù)加1,
∴需要1個定滑輪和1個動滑輪就行.
(3)影響滑輪組機(jī)械效率的因素有被提升物體的重力、動滑輪重力、繩子重力和摩擦等,這兩次實驗中鉤碼的重力(質(zhì)量)明顯不同,第2次比第1次大,因此機(jī)械效率不同.
故答案為:(1)55.6%、83.3%;
(2)1、1;
(3)B.
點評:(1)滑輪組做的有用功是提升物體重力做的功,額外功是克服動滑輪重力和繩子重力及摩擦做的功,總功是拉力做的功,機(jī)械效率等于有用功和總功的比值;
(2)影響滑輪組機(jī)械效率的因素有被提升物體的重力、動滑輪重力、繩子重力和摩擦等,同一滑輪組,提升的物體越重,機(jī)械效率越大.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010?北京一模)下表為一臺空調(diào)銘牌上的有關(guān)數(shù)據(jù),關(guān)于這臺空調(diào),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電源
電壓
頻率 額定制冷功率 額定制熱功率
220V 50Hz 1200W 1320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010?北京一模)小剛的媽媽常常用軟棉布擦拭電視機(jī)的熒光屏,邊擦便嘮叨:電視機(jī)的熒光屏上怎么這么容易粘灰塵呀!小剛連忙給媽媽解釋說,這是因為電視機(jī)工作時,屏幕上帶有
電荷
電荷
而具有了
吸引輕小物體
吸引輕小物體
的性質(zh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010?北京一模)生活中我們常常會遇到這樣的囧境:如圖所示,斧頭的刃不鋒利,劈不開木頭.這是因為在壓力一定的情況下,通過增大
受力面積
受力面積
,減小了
壓強(qiáng)
壓強(qiáng)
的緣故;兩個大小相近的瓷碗扣在一起,總是分不開,原因是兩個瓷碗之間的縫隙里有少許水而
空氣被排出
空氣被排出
,
大氣壓作用
大氣壓作用
使其難以分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010?北京一模)深水炸彈簡稱深彈.它是一種入水后下潛到一定深度爆炸的水中兵器,主要用于攻擊潛艇.深水炸彈到了一定的深度就會自動爆炸,以炸毀被擊對象.對于其爆炸原理說法正確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2010?北京一模)下列是某同學(xué)在進(jìn)行中考實驗操作考查時,利用伏安法測量某未知電阻后完成的一份《試驗報告》,請你仔細(xì)閱讀后幫他進(jìn)一步完善:
試驗報告
試驗?zāi)康模簻y量未知電阻R的值
電壓 電流 電阻
3.5V 0.5A
試驗步驟:(1)據(jù)試驗?zāi)康漠嬰娐穲D;
(2)依照電路圖連接電路,調(diào)節(jié)滑動變阻器,使電路中的電阻最大;
(3)閉合開關(guān),讀出兩表示數(shù);
(4)據(jù)測得的U、I值,算出R的電阻值.
試驗記錄:
試驗結(jié)論:通過計算得出待測電阻R的電阻值.
回答問題:
(1)完整的試驗報告應(yīng)包括:
實驗?zāi)康�、實驗原理、實驗器材、實驗步驟、實驗記錄、實驗結(jié)論
實驗?zāi)康�、實驗原理、實驗器材、實驗步驟、實驗記錄、實驗結(jié)論
;此報告中缺
實驗原理和實驗器材
實驗原理和實驗器材

(2)從試驗步驟看,主要缺陷是
未多次測量求平均值
未多次測量求平均值
,因而不夠精確;
(3)若該同學(xué)剛一“試觸”,就發(fā)現(xiàn)電流表指針迅速擺動到最大刻度,其原因可能是:
電流表A量程過��;電源電壓過高;滑動變阻器處于最小值
電流表A量程過小;電源電壓過高;滑動變阻器處于最小值

(4)就此電路而言,假如電壓表的電阻不是很大,則電阻值的測量結(jié)果將偏
;原因是:
電壓表測電阻兩端的電壓U,由于電壓表分流,電流表測量的電流I偏大,由R=
U
I
知電阻測量值偏小
電壓表測電阻兩端的電壓U,由于電壓表分流,電流表測量的電流I偏大,由R=
U
I
知電阻測量值偏小

(5)表格中的空格內(nèi)應(yīng)該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