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實驗室常用蠟燭完成以下光學實驗
(1)如圖甲為小孔成像示意圖,小孔成像的原理是_____。
(2)利用如圖乙裝置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在水平桌面上鋪一張白紙,再將玻璃板豎立在白紙上,把一支點燃的蠟燭A放在玻璃板前面,再拿一支外形完全相同但不點燃的蠟燭B豎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動,直到看上去它跟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
(a)把光屏放在玻璃板后,無論如何移動,都不能承接到蠟燭A的像,說明平面鏡所成的像是_____像。
(b)如圖丙是小王某次測量蠟燭A到平面鏡的距離L為_____cm;將蠟燭靠近玻璃板,像的大小將_____。(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c)若將玻璃板向左傾斜,如圖丁所示,觀察到蠟燭A的像的大致位置在圖中的_____(選填“①”或“②”)處。
(3)如圖戊為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裝置。當蠟燭、凸透鏡和光屏處于如圖示位置時,可在光屏上得到淸晰的像。保持凸透鏡位置不變,將蠟燭向_____移動到35cm刻度線處,此時可將光屏向_____(選填“左”或“右”)移動適當距離能再次得到清晰的倒立、_____的實像;若不移動光屏,可在燭焰和透鏡之間放置一個適當?shù)?/span>_____透鏡(選填“凸”或“凹”)也能在光屏上得到一個清晰的像。
【答案】光的直線傳播; 虛; 3.50; 不變; ②; 右; 右; 放大; 凸。
【解析】
(1)[1]圖甲為小孔成像示意圖,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的直線傳播;
(2)[2]光屏不能接收虛像,只能接收到實像,而平面鏡所成的像是虛像,所以,光屏放在玻璃板后,無論如何移動,都不能承接到蠟燭A的像;
[3][4]由圖知道,刻度尺上1cm之間有10個小格,所以一個小格代表的長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為1mm;物體左側與0刻度線對齊,右側與3.5cm對齊,估讀為3.50cm;
平面鏡成像所成的像與物的大小相同,將點燃的蠟燭逐漸靠近玻璃板,它的像將不變;
[5]如下圖,作出蠟燭火焰關于平面鏡的對稱點,由此可知,若實驗中把平板玻璃向左傾斜(如圖丙),觀察到蠟燭的像的大致位置在圖中的②處;
(3)[6][7][8]由圖戊知道,此時u=v=20.0cm,即u=2f,光屏上呈現(xiàn)一個倒立等大的像,所以,
f=10cm;
因焦距為10cm,當蠟燭位于35cm刻度線處,物距為
50cm﹣35cm=15cm,
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個清晰的倒立、放大的實像;根據(jù)物距變小,像距變大,像變大,故此時可將光屏向右移動適當距離能再次得到清晰的倒立、放大實像;
[9]不移動光屏,可在燭焰和透鏡之間放置一個適當?shù)耐雇哥R,提前會聚,也能在光屏上得到一個清晰的像,故應放置一個凸透鏡。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在“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中:
(1)讓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是______。
(2)杠桿平衡后,小英同學在圖甲所示的A位置掛上兩個鉤碼,可在B位置掛上____個鉤碼,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
(3)取下B位置的鉤碼,改用彈簧測力計拉杠桿的C點,當彈簧測力計由位置1轉至位置2的過程中,杠桿在水平位置始終保持平衡(如圖乙),測力計示數(shù)如何變化______.
(4)在探究過程中,我們需要測量和記錄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四個物理量,在進行多次實驗的過程中,我們______(選填“可以”“不可以”)同時改變多個量,進行探究測量。
(5)完成實驗后,小英利用杠桿的平衡條件來測量杠桿的質(zhì)量。
①若以杠桿上的B位置為支點,在B的右側掛質(zhì)量為m的鉤碼,左右移動鉤碼的位置,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圖丙).
②用刻度尺測出此時鉤碼懸掛位置E到B的距離L1和______的距離L2.
③根據(jù)杠桿的平衡條件,可以計算出杠桿的質(zhì)量m桿=______(用題目中所給物理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洋洋同學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及應用”的活動中,選用了焦距未知的凸透鏡.
(1)將凸透鏡安裝在光具座上,用平行光作光源,移動光屏,在光屏上得到一個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圖甲所示,則該凸透鏡的焦距為________cm.
(2)將蠟燭、凸透鏡、光屏依次安裝在光具座上,并調(diào)整蠟燭火焰、凸透鏡及光屏三者的中心,使其大致在________上,為實驗探究做好準備.
(3)如圖乙所示,將點燃的蠟燭移到標尺10 cm處,再移動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得到一個清晰的像為止.生活中________就是利用這一成像原理來工作的.
(4)在圖乙所示情況下,保持光屏和凸透鏡的位置不變,將蠟燭向左移動一段距離后,為了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應在凸透鏡左側附近安裝一個焦距適當?shù)?/span>________.
A.凸透鏡 B.凹透鏡
(5)若保持凸透鏡位置不變,將蠟燭移動到標尺35 cm處,會在光屏上得到一個倒立________的實像.
(6)如果用不透明紙板將凸透鏡上半部分遮住,結果________.
A.沒有影響 B.不能成像
C.成一半的像 D.仍能成完整的像,但亮度變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殲—20”作為我國新一代隱形戰(zhàn)機,改進了形狀與材料方面的技術,能有效避開雷達的探測,如圖所示為其在珠海航展上的首次公開亮相.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 戰(zhàn)機起飛時以戰(zhàn)機為參照物,跑道兩旁的植被是靜止的
B. 戰(zhàn)機獲得升力的原理是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
C. 戰(zhàn)機的輪胎上刻有許多花紋是為了減小壓強
D. 戰(zhàn)機可以隱身的原因是可以吸收雷達發(fā)出的超聲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小張和小吳從同一地點,沿同一直線,以大小相等的速度,同時向相反方向勻速行走1min后兩人相距60m。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以小張為參照物,小吳是靜止的
B.如果說小張是靜止的,則選擇的參照物是地面
C.以地面為參照物,小張的速度是1m/s
D.以小吳為參照物,小張的速度是1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甲乙兩位同學各持一根光滑的圓木棍,相距 1m 持棍相對站立;丙同學取一段繩子,將 繩子的一端拴在右側木棍上,按如圖所示依次繞過兩根木棍.若丙同學用 20N 的力向左勻 速拉繩子,左側圓木棍不動,右側圓木棍向左靠近 10cm,則甲同學要用的力是_______ N,此 時丙同學拉力做的功是_________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甲所示是“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的實驗裝置。
取兩支完全相同的蠟燭,是為了探究像與物的_____關系;
將點燃的蠟燭A放在玻璃板前,移動玻璃板后的蠟燭B直至與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記錄蠟燭A、蠟燭B的位置,改變蠟燭A的位置,重復上述實驗,實驗記錄如圖乙所示,蠟燭A位于2位置時的像在_____點;蠟燭A由2位置移到3位置,像的大小_____(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在“測量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的實驗中,用同一滑輪組進行了三次實驗(如圖所示),實 驗數(shù)據(jù)記錄如下表.
(1)在表格中的①處應填________-;
(2)實驗時,應_______拉動彈簧測力計,使掛在動滑輪下的物體緩慢上升.
(3)在第2次實驗中,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_______-(保留一位小數(shù))
(4)第3次實驗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未填,由圖可知,第三次拉力做的功是______J.
(5)根據(jù)本次實驗數(shù)據(jù)分析可知,影響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因素有_______.
(6)使用實驗中的滑輪組再次將重 3N 的物體勻速提升 10cm,此時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可能 為_________(填序號)
(1)82.6% (2)86.3% (3)9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甲所示是探究電磁感應現(xiàn)象的裝置.
(1)閉合開關,讓導體AB沿水平方向左右運動,觀察到靈敏電流計的指針偏轉;若讓導體AB由圖示位置沿豎直方向上下運動,則靈敏電流計的指針 ________(選填“偏轉”或”不偏轉”).
(2)利用此裝置,探究感應電流方向與磁場方向和切割磁感線方向之間的關系,觀察到的實驗現(xiàn)象記錄如下:
在上述實驗中,比較 ________兩次實驗,可知感應電流方向與磁場方向有關;比較 ________兩次實驗,可知同時改變磁場方向和切割磁感線方向則感應電流方向不變.
(3)在探究中還發(fā)觀,導體AB水平同左(或向右)緩慢運動時,靈敏電流汁的指針偏轉角度較。粚wAB水平向左(或向右)快速運動時,靈敏電流計的指針偏轉角度較大,說明感應電流的大小與_____有關.
(4)有同學還想探究感應電流的大小是否與磁場強弱有關,請寫出簡要做法: ________;如何判斷: ________
(5)如圖乙所示是實驗室用到的手搖發(fā)電機模型,將小電燈換成靈敏電流汁,慢慢搖動手柄,觀察到靈敏電流計的指針 ________(選填“左右擺動”或“向一側擺動”),這表明該發(fā)電機模型發(fā)出的電是 ________(選填“交流電”或“直流電”).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