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物理 > 題目詳情
如圖所示,請將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M、N間,(1)要求滑片P向右移動時,電流表的讀數變小,應如何接線?(2)若將DB分別與M、N相接,則滑片P向右移動時,電流表的讀數如何變化?

 

答案:(1) M與A相連,N與C或D相連(不唯一)(2)電流表的讀數應增大
解析:

1)電流表的讀數變小,說明滑動變阻器連入電路中的電阻值應增大,即連入電路的一段電阻線變長,而且要求在P向右滑動時達到以上要求,故滑動變阻器連入電路的下方接線柱只能是A,即MA相連,NCD相連;或者NA相連,MCD相連也行.

2)若D、B分別與MN相連,則變阻器接入電路的一段電阻線是PB,當滑片P向右移動時,PB段長度在減小,連入電路的電阻也在減小,電路中電流將增大,所以電流表的讀數應增大.

 


提示:

分清連入電路的是哪一段電阻線是解題關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010?金平區(qū)模擬)在伏安法測電阻的實驗中,電源電壓為4.5V,RX≈10Ω.
(1)請根據實驗要求,畫出相應的電路圖.
實驗次數 電壓U/V 電流I/A 電阻R/Ω    被測電阻值   
1 2.1 0.22 9.5 Rx=
Ω
2 2.5 0.26 9.6
3 2.8
(2)老師提醒同學們,電壓表選用3V的量程.那么,電流表應選用
0.6A
0.6A
的量程.這樣做的優(yōu)點是
使測量結果更精確,減小誤差
使測量結果更精確,減小誤差

(3)小胖同學已將前兩次實驗的數據記入了上表中,第3次實驗的電流表指針如圖所示,請將讀數填入上表中,并完成表中的有關計算.
(4)實驗過程中小胖同學發(fā)現移動滑片時兩電表示數都不變,且都較小,其原因可能是
滑動變阻器接了下面的兩個接線柱
滑動變阻器接了下面的兩個接線柱

(5)同一物理實驗中,經常需要測多組數據.以下四個實驗中:
①探究串聯電路中的電流規(guī)律          ②伏安法測定小燈泡的額定功率
③探究杠桿平衡的條件                ④探究使用定滑輪的特點
其中測多組數據目的相同的實驗有
①③④
①③④
(選填序號),其目的是
使結論更具有普遍性
使結論更具有普遍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小明和小華合作測量額定電壓為2.5V小燈泡的功率,已知燈絲電阻大約10Ω,現有下列器材:干電池三節(jié),電流表(0~0.6A,0~3A)、電壓表(0~3V,0~15V)、滑動變阻器(15Ω,1.5A)、開關各一個、導線若干.

(1)欲使滑動變阻器滑片向右移動時,燈泡變亮,請你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將如圖所示的電路連接完整.
實驗次數 燈泡兩端電壓U/V 通過燈絲電流I/A
1 2.2 0.26
2 2.5
3 3.0 0.30
(2)他們測得的三次數據如上表,其中第二次測量時電流表示數如圖所示,請將數據填入表格中
0.28
0.28
,所以該小燈泡的額定功率為
0.7
0.7
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李明想測量一個電阻器的阻值大小,他選用了電流表、電壓表、規(guī)格為“20Ω 1.5A”的滑動變阻器、電壓為6V的電源、開關和導線.
(1)圖是李明在實驗中未完成連接的實物電路,請你替李明完成電路的連接.
(2)電路連接好后,李明應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移動到
(選填“左”或“右”)端,再閉合開關進行實驗.
(3)閉合開關后,李明發(fā)現電流表無示數,電壓表有示數,任意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電壓表示數不變,產生這一故障的原因可能是
定值電阻斷路
定值電阻斷路

(4)故障排除后,李明測得的實驗數據如下表,其中第3次測量時,電壓表示數如圖所示,請將讀得的電壓值和計算出的電阻值填在表格中.
實驗次數 1 2 3 4
電壓(V) 2.5 3 6
電流(A) 0.25 0.32 0.4 0.59
電阻(Ω)
(5)若將上面實驗中的定值電阻換成小燈泡,在多次測電阻的過程中,發(fā)現當電壓表的示數逐漸增大時,電壓表與電流表示數的比值也逐漸增大,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是
燈泡電阻隨溫度升高而增大
燈泡電阻隨溫度升高而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某同學在做“用電壓表和電流表測電阻”的實驗時,將所給器材連接如圖.
(1)請對照電路圖將實物圖連接完整.
(2)若按所給電路圖連接,當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動時,電壓表的示數將
 
(填“變大”或“變小”)
(3)第一次正確測量時,兩電表示數如圖所示.請將度數填入記錄表中.
精英家教網
測量次數 電壓表讀數(V) 電流表讀數(A)
1
 
 
2 1.8 0.40
3 1.2 0.26
(4)我們可以將多次測量所得到的
 
作為待測電阻R的值,根據表中測量數據求得待測電阻R的值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