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如圖所示是學生自制的簡易密度計,它是在木棒的一端纏繞一些銅絲制成的.將其放入盛有不同液體的甲乙兩個燒杯中,它會豎直立在液體中.關于密度計受到的浮力和甲乙液體密度的關系說法正確的是(  )
A.密度計在甲杯液體中受到的浮力大B.密度計在乙杯液體中受到的浮力大
C.甲杯液體密度大D.乙杯液體密度大

分析 (1)從圖可知,密度計放在甲、乙液體中都漂浮,受到的浮力都等于密度計受到的重力,從而可以判斷受到浮力的大小關系.
(2)從圖可以得出密度計排開液體體積的大小關系,再根據(jù)阿基米德原理分析液體的密度大小關系.

解答 解:AB、同一個密度計放在甲、乙液體中都漂浮,則根據(jù)漂浮條件可知:
F浮乙=F浮丙=G;
密度計在甲、乙兩種液體中受到的浮力都等于密度計受到的重力G,則AB錯誤;
CD、由圖知密度計排開液體的體積V排甲>V排乙,
又FVg,浮力相等,
則ρ<ρ,因此C錯誤,D正確.
故選D.

點評 本題考查了學生對阿基米德原理和物體的漂浮條件的掌握和運用,利用好密度計測液體密度時漂。‵=G)是本題的關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5.手機間是利用電磁波傳遞信號的.在陶瓷、鐵、玻璃中,屬于導體的是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下列有關實例與其所運用的物理知識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自行車坐墊呈馬鞍型,是為了增大受力面積減小臀部所受的壓力
B.三峽船閘是大氣壓強知識的應用
C.修盤山公路,利用了高度一定時斜面越長越省力的道理
D.駕駛員系安全帶是為了減小行駛中人的慣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3.中國汽車業(yè)發(fā)展迅速,成為拉動中國經(jīng)濟的主力.小滿家購買某型號四輪汽車的質量為1.6×103kg,每個輪子與地面的接觸面積為20cm2.當它以54km/h的速度在平直路面上勻速行駛時,受到的阻力為600N,每行駛100km消耗汽油量為7.5L.完全燃燒1L汽油釋放的能量為4×107J,g=10N/kg,求:
(1)汽車靜止時對路面的壓強.
(2)汽車以54km/h的速度勻速行駛時,牽引力的功率.
(3)汽車以54km/h的速度勻速行駛時,汽車的效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20.2014年2月15日,在索契冬奧會上,我國選手周洋以2分19秒成功衛(wèi)冕獲得短道速滑女子1500米冠軍,如圖為周洋沖過終點后能夠繼續(xù)滑行是因為周洋具有慣性,全程周洋的平均速度大約是10.8m/s(結果保留一位小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0.小剛和小麗在研究串聯(lián)電路的電壓的關系時,用三節(jié)干電池串聯(lián)做電源,兩只小燈泡的規(guī)格不同.
①小剛用電壓表測量L1兩端的電壓時,直接選用0~3V的量程,小麗說這樣不行,規(guī)范的操作方法應該是先選用0~15V的量程試觸,如果示數(shù)小于3V,再改用0~3V量程進行測量;
②他們在測量L2兩端的電壓時,兩燈突然熄滅,電壓表示數(shù)變?yōu)?,小剛用電壓表檢測L1兩端的電壓,示數(shù)為電源電壓.由此判斷出L1處的故障是L1發(fā)生斷路.
L1兩端電壓/VL2兩端電壓/V串聯(lián)總電壓/V
1.43.14.5
(3)他們排除故障后繼續(xù)實驗,得出了上表所示的一組數(shù)據(jù).小強同學依據(jù)本次實驗數(shù)據(jù)可以得出的實驗結論是:串聯(lián)電路的總電壓等于各個用電器兩端的電壓之和(選填“等于”或“不等于”).這個實驗在設計方案上存在的不足之處只憑一組實驗數(shù)據(jù)得出結論帶有偶然性,不能得出正確規(guī)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夏天吹電扇的人感到?jīng)鏊,主要是扇來的風( 。
A.扇了冷風B.帶走了熱空氣C.降低空氣溫度D.加快汗蒸發(f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某同學利用如圖所示裝置來研究凸透鏡成像.

(1)實驗時,應調整燭焰、凸透鏡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像成在光屏中央;
(2)如圖1所示,當凸透鏡位于光具座上A處時,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成的是倒立 (選填:“正立”或“倒立”)的像.若將燭焰遮去一半,光屏上的像與原來相比原來一半(選填:“原來一半”或“仍完整”).蠟燭燃燒一段時間后,燭焰的像將位于光屏中心的上方(選填:“上”、“下”、“左”或“右”);
(3)在保持(2)中蠟燭和光屏位置不變的情況下,將凸透鏡向右移到B處(圖中未標出).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成的是縮小  (選填“放大”、“縮小”或“等大”)的像;
(4)在上述探究括動中,若已知蠟燭與光屏間的距離為L0,與凸透鏡第一次所在位置A間的距離為L,如圖2所示.則該透鏡焦距f< L(選填:“>”、“<”或“=”).透鏡先后兩次所在位置A、B之間的距離s=L0-2L.(用L0、L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6.小明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實驗中.
(1)如圖甲所示,讓平行光經(jīng)過凸透鏡后,在光屏上出現(xiàn)一個最小最亮的光斑,由此可知,凸透鏡的焦距是10.0cm.
(2)實驗前需調節(jié)燭焰、透鏡、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比較規(guī)范的是B(填選項前的字母)
A.將三者分散排列,然后用目測的方法調節(jié)
B.將三者靠攏,然后用目測的方法調節(jié)
(3)為了方便從不同方向觀察光屏上的像,光屏應選用較粗糙(選填“粗糙”或“光滑”)的玻璃板.
(4)如圖乙所示,用該凸透鏡做成像實驗,把蠟燭放在距凸透鏡18cm的位置,移動光屏,在光屏上形成清晰的像.若撤去光屏,人眼在圖乙所示的位置能(選填“能”或“不能”)觀察到蠟燭的像;當給凸透鏡戴上近視眼鏡后,為使光屏上再次呈清晰像,應將光屏向右(選填“左”或“右”)移動.
(5)若把蠟燭放在距凸透鏡25cm的位置,移動光屏,在光屏上形成清晰的像“A”;接著把蠟燭放在距凸透鏡28cm的位置,再移動光屏,在光屏上形成清晰的像“B”.由實驗可知像“A”大于(選填“大于”或“小于”)像“B”.
(6)當燭焰通過凸透鏡在光屏上成一實像時,小明用不透明的紙擋住透鏡下半部分,則光屏上所成的像完整(選填“完整”或“不完整”).
(7)將透鏡及蠟燭、光屏置于光具座上(如圖丙),做成像實驗,記錄每次成實像的物距u,像距v.物像間距L(u+v),繪出圖線。ㄒ詅為長度單位),由圖可知,要想成實像,蠟燭與光屏的間距應滿足L≥4f(或不小于4f).經(jīng)“百度”發(fā)現(xiàn),物理學中,有一個凸透鏡成像的“新概念”:放大率n=$\frac{A′B′}{AB}$=$\frac{v}{u}$,結合丙、丁兩圖,可知當物距u=3f時,n=0.5.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