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cessing math: 100%
精英家教網 > 初中物理 > 題目詳情
12.達瓦用如圖甲所示的實驗器材探究“電流與電阻的關系”.電源電壓恒為3V,滑動變阻器上標有“20Ω2A”字樣,阻值分別為5Ω、10Ω、20Ω、50Ω的定值電阻各一個.

(1)請你用筆畫線代替導線,把圖甲所示的實驗電路補充完整,并在方框畫出電路圖
(2)將5Ω定值電阻換成10Ω定值電阻,閉合開關,為了保持電壓表的示數不變,應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向A(選填“A”或“B”)移動,記錄此時各表的示數.
實驗次數定值電阻(Ω)電流表示數(A)
15
2100.18
3200.09
(3)將10Ω定值電阻換成20Ω定值電阻,重復步驟(3),最后得出結論,在電阻相同的時候,當電壓一定時,通過導體中的電流與電阻成反比.

分析 (1)電壓表與電阻并聯(lián),根據電源電壓確定電壓表量程;滑動變阻器要接一上一下;根據實物圖畫出電路圖;
(2)研究電流與電阻的關系時,應保持電壓表的示數不變,根據串聯(lián)電路電壓的規(guī)律和分壓原理,判斷滑片的移動方向;
(3)分析表中數據得出電流與電阻的關系.

解答 解:(1)電壓表與電阻并聯(lián),由于電源電壓為3V,所以應選擇0~3V的量程;滑動變阻器已接了下面一個接線柱,可再接上面任意一個接線柱,如圖所示:

電路圖如圖所示:

(2)將5Ω電阻換成10Ω后,根據串聯(lián)分壓原理,電壓表的示數會變大,因要控制電壓表示數不變,根據串聯(lián)電路電壓的規(guī)律,變阻器分得更多的電壓,應該增大滑動變阻器的阻值,即應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向A移動,使電壓表仍為原來的示數不變;
(3)分析表中數據知,當電阻變?yōu)樵瓉淼膸妆叮ㄟ^的電流變?yōu)樵瓉淼膸追种�,所以,電流和電阻的關系為:當電壓一定時,通過導體中的電流與電阻成反比.
故答案為:(1)如圖所示;(2)電壓;A;(3)當電壓一定時,通過導體中的電流與電阻成反比.

點評 此題是探究電流和電阻的關系實驗,考查了控制變量法的應用,同時考查了電壓表、滑動變阻器的接法.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2.1千瓦時的電使10盞“220V  25W”的電燈正常工作4小時.1kW•h=3.6×106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導體容易導電是由于其內部具有大量的( �。�
A.自由電子B.質子C.正負電荷D.自由電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如圖所示,固定斜面傾角為θ整個斜面分為AB、BC段,且2AB=BC,小物塊P(可視為質點)與AB、BC兩段斜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分別為μ1、μ2.已知P由靜止開始從A點釋放,恰好能滑動到C點而停下,那么θ、μ1、μ2間應滿足的關系是( �。�
A.tanθ=2μ12B.tanθ=2μ21C.tanθ=2μ1+μ23D.tanθ=μ1+2μ2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7.①我們在吃餅干時,自己聽到的聲音很清晰,但旁邊的人卻聽不清楚;
②把正在發(fā)聲的收音機密封在塑料袋里,然后放入水中,人們仍能聽到收音機發(fā)出的聲音;
③撥動吉他的弦發(fā)聲時,放在弦上的小紙片會被弦彈開;
④用電話撥打放在真空罩內的手機,手機顯示信號,卻聽不到聲音;
⑤登上月球的宇航員們即使相距很近也只能用無線電話交談;
⑥人們先看到閃電,再聽到遠處的雷聲;
⑦拉小提琴時,琴弦的松緊程度不同,發(fā)出的聲音不相同.
以上現(xiàn)象中,能說明聲音需要介質傳播的是④⑤,能說明物體振動發(fā)聲的是③,能說明固體傳聲比氣體傳聲效果好的是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7.完成下列兩小題
(1)如圖所示,根據分子動理論的知識進行解釋.

①說明分子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無規(guī)則運動;
②說明分子間分子間存在引力;
③說明分子間分子間存在空隙.
(2)實驗探究和推理都是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比如科學猜想,往往是以一定的事實和已有知識為依據,通過推理而提出來的.
①用放大鏡觀察素描炭筆的筆跡,觀察到微小的顆粒;麥粒碾成面粉,面粉揉成面團…大量類似事實,為我們想象物質的結構模型提供了依據,終于認識到:物質是由大量分子構成的.向冷、熱不同的清水中各滴一滴墨水,觀察到墨水擴散的快慢不一樣…大量類似現(xiàn)象使我們推想到:分子無規(guī)則運動的快慢與溫度有關.
②物理學把“物體內所有分子做無規(guī)則運動的動能和分子勢能的總和叫做物體的內能”.請你根據這個意思,結合所學知識,就“影響物體內能大小的因素”提出合理猜想,給出推理性結論,說明推理依據(參照示例).
示例:A.物體內能的大小可能與物體的溫度有關.推理性結論:一個物體的溫度越高,內能越大.
推理依據:溫度越高,分子運動越快,分子動能越大.
B.猜想:物體內能的大小還可能與物體的質量有關.
推理性結論:質量越大物體內能越大.
推理依據:物體質量越大,分子數目越多,所有分子動能、勢能的總和就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4.人們都說:“被100℃的水蒸氣燙傷,要比被100℃的熱水燙傷嚴重得多”.小明認為這是因為100℃的水蒸氣和100℃的熱水溫度雖然一樣,但100℃的水蒸氣變成100℃的熱水時,還需放出熱量.對此,小明設計了以下實驗證明自己的現(xiàn)點.
實驗過程:①將一定質量溫度為t1的冷水裝入一個雙層玻璃真空保溫杯中,液面如圖甲所示位置,標記為A;②向杯中插入導管,將100℃的水蒸氣通入保溫杯的冷水中(水蒸氣全部被吸收),發(fā)現(xiàn)杯中水面明顯上升;③一段時間后,停止通入水蒸氣,移出導管后,杯中液面位置如圖乙所示,標記為B,再測出此時杯中水的溫度為t2,比較發(fā)現(xiàn)t2高于tl
(1)杯中水面上升是通入的水蒸氣發(fā)生液化(填物態(tài)變化名稱)的結果;
(2)t2高于tl的原因是100℃的水蒸氣液化放熱給了冷水.
(3)小華認為小明的實驗還不足以證明他的觀點,并且寫出了自己改進辦法,小明看過后嘆服不已,小華的改進步驟如下,請補充完整:①再取一個相同的保溫杯,在保溫杯中倒入與第一個保溫杯中水量相同,溫度為tl的冷水;②然后向杯中倒入100℃的開水直至水面位置到達B位置(等高)處;③搖勻后測出此時保溫杯中的水溫t3,若t3低于t2(選填:“tl”或“t2”),則可以得出“被100℃的水蒸氣燙傷更嚴重”是因為100℃的水蒸氣變成100℃的熱水時,還需放出熱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小紅嘗試分別測兩燈泡串聯(lián)時的電功率.

(1)實驗原理:P=UI(填表達式)
(2)請根據圖1電路圖:用筆畫線代替導線連接圖2實物圖.
(3)如圖3所示電流表示數是0.32A,電壓表示數是1V.
(4)已知電源電壓恒為3V,小紅認為,不需要電壓表測量,也可知道燈L1兩端電壓,小明做出此判斷的依據是串聯(lián)電路電壓的關系:串聯(lián)電路的總電壓等于各部分電路兩端的電壓之和,請?zhí)顚懴铝斜砀瘢?br />
電路結構串聯(lián)
位置電源燈L1燈L2
電壓U(V)321
(5)根據以上測量數據,可計算出燈L1的電功率P1=0.64W,燈L2的電功率P2=0.32W,如果實驗過程通電1分鐘,請計算:
①燈L1消耗的電能是38.4J;
②整個電路消耗的電能是57.6J;
③燈L2的電阻是3.125Ω;
(6)若實驗過程中出現(xiàn)故障,兩燈突然不亮,電流表沒有示數.電壓表示數接近電表電壓3V,故障可能是L2斷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2.能量可以轉化,也可以轉移.如圖甲所示,是達•芬奇設想的永動機.你認為能實現(xiàn)嗎?不能;請說明理由:違背了能量守恒定律;如圖乙是汽車發(fā)動機的能量分配圖,汽車發(fā)動機的效率η=E4E1 (用圖中的符號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
閸忥拷 闂傦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