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14日“嫦娥三號”成功著陸月球,次日其所攜月球車“玉兔號”順利達到月球表面,開展科學探測工作.
(1)“玉兔號”的設(shè)計,既要減小質(zhì)量,又要能夠抵抗月球表面高達330℃的晝夜溫差,所以在選材時要用密度較 ,熱脹冷縮較 (選填“明顯”或“不明顯”)的材料;
(2)“玉兔號”的車輪采用網(wǎng)狀材質(zhì),加入多個鋸齒形機構(gòu),可以增大 ,有助于“玉兔”抓穩(wěn)月面,它在月面行走時,印出一道深深的印痕,說明力能改變物體的 ,這個過程中它相對于“嫦娥三號”是 的;
(3)“玉兔號”肩部有兩片可以打開的太陽能電池帆板,可以將太陽能轉(zhuǎn)化為 能.上方裝有一個地月對話通訊天線,它可以發(fā)射 (選填“電磁波”或“超聲波”),保證月球車與地球的通信.
解:
(1)“玉兔號”的設(shè)計,既要減小質(zhì)量,又要能夠抵抗月球表面高達330℃的晝夜溫差,所以在選材時要用密度較小,熱脹冷縮較不明顯的材料;
(2)“玉兔號”的車輪采用網(wǎng)狀材質(zhì),加入多個鋸齒形機構(gòu),增大了與月球表面接觸的粗糙程度,在壓力一定時,可以增大摩擦力,有助于“玉兔”抓穩(wěn)月面;
它在月面行走時,印出一道深深的印痕,說明力能改變物體的形狀;
這個過程中它相對于“嫦娥三號”的位置是變化的,所以是運動的;
(3)“玉兔號”肩部有兩片可以打開的太陽能電池帆板,可以將太陽能轉(zhuǎn)化為電能.
上方裝有一個地月對話通訊天線,它可以發(fā)射電磁波,保證月球車與地球的通信.
故答案為:
(1);不明顯;
(2)摩擦力;形狀;運動;
(3)電;電磁波.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在“測量物體運動的平均速度”實驗中,當小車自斜面頂端滑下時開始計時,滑至斜面底端時停止計時.如圖所示,此過程中小車的平均速度是( )
A. 10cm/s B. 9cm/s C.8cm/s D. 7c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在“測量小燈泡的電功率”實驗中,小燈泡的額定電壓為2.5V.
(1)在圖甲上補畫導線,使其陳偉完整的實驗電路.要求: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動時,小燈泡變亮;
(2)連接電路時,開關(guān)應(yīng) ,滑動變阻器的滑片應(yīng)滑到 端(選填“A”或“B”);
(3)當燈泡正常發(fā)光時,電流表的示數(shù)如圖乙所示為 A,該燈泡的額定功率是 W;
(4)某同學閉合開關(guān)后,發(fā)現(xiàn)小燈泡不亮,但電流表有示數(shù),為找出原因,接下來他應(yīng)進行的操作是 .
A.更換燈泡
B.檢查電路是否斷路
C.移動滑動變阻器滑片,觀察小燈泡是否發(fā)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小剛家廚房里有一把多功能剪刀,圖3中標注了該剪刀的相關(guān)用途,對于它的使用,以下分析正確的是
A.做啟瓶器使用時:它是一個費力杠桿
B.做剪刀使用時:物體越靠近O點越省力
C.做削皮刀使用時:刀刃很鋒利,是為了增大壓力把果皮削掉
D.做擠壓鉗使用時:擠壓齒尖銳,是為了減小壓強把果殼擠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的實驗中,小剛選用了焦距為10cm的凸透鏡。
(1)他將蠟燭、凸透鏡、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并調(diào)節(jié)到如圖13所示的位置時,光屏上出現(xiàn)了倒立、 (填“放大”、“縮小”或“等大”)的燭焰的像。
(2)若圖13中的點劃線為凸透鏡的主光軸,A點為燭焰上的一點,請通過作圖確定凸透鏡的一個焦點F和A點在光屏上的像A’的位置。
(3)小剛又把蠟燭移到光具座上35cm刻度線處,屏上的像變模糊了,此時他摘下自己的眼睛,放在蠟燭和凸透鏡之間,只適當調(diào)整眼鏡的位置,光屏上又出現(xiàn)了清晰的像,則小剛戴的是 (填“近視”或“遠視”)眼鏡。
(4)接著他取下這個眼鏡,保持此時蠟燭和凸透鏡的位置不變,若使光屏上的像仍然清晰,應(yīng)將光屏移至光具座上 cm刻度線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如圖所示,是小琪同學家電能表,表盤示數(shù)是上月末電能表讀數(shù),若本月使用電費55元(0.4元/kW•h),則本月抄表時示數(shù)為 kW•h.從電能表上看出,小琪家接入用電器的電功率最多允許達到 W.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