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泰州)閱讀下列材料,然后根據(jù)材料提供的信息,設計一個相關的物理問題并進行解答.
2003年10月15日9時整,我國自行研制的“神舟五號”載人飛船發(fā)射成功,準確進入預定軌道,航天員楊利偉被順利送上太空,并于次日6時左右成功返回.當火箭點火后,火箭發(fā)動機內(nèi)部燃料燃燒產(chǎn)生高溫、高壓氣體從尾部向后噴出,對火箭產(chǎn)生巨大推力,火箭變得更高、更快.
飛船升入太空后,首先是沿著橢圓形軌道繞地球運行,經(jīng)過一定時間后,通過噴射燃氣來實施變軌,變軌后飛船進入距離地球表面350km高度的圓形軌道作圓周運動,平均1.5h可繞地球飛行一周(地球的半徑約為6400km).
楊利偉在太空中為我們演示了奇妙的失重實驗:他松開手,原先握住的航天手冊和筆就漂浮在空中…
問題:
解答:
分析:(1)可以進行平均速度的計算,主要信息如下:變軌后飛船進入距離地球表面350km高度的圓形軌道作圓周運動.
(2)火箭升空時動能增加重力勢能增加.
(3)火箭升空時,化學能轉(zhuǎn)化為機械能.
(4)在變軌的過程中是力改變了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
(5)飛船在由近地點到遠地點運行過程中,動能轉(zhuǎn)化為重力勢能.
(6)從遠地點到近地點運行過程中,重力勢能轉(zhuǎn)化為動能.
(7)失重現(xiàn)象,可以考慮信息如下:楊利偉在太空中為我們演示了奇妙的失重實驗:他松開手,原先握住的航天手冊和筆就漂浮在空中…等等.
解答:解:問題1:飛船在圓軌道上運動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解:根據(jù)v=
s
t
得,v=
2πR
t
=
2×3.14×(6400+350)km
1.5h
=28260km/h
            答:飛船在圓軌道上運動的平均速度是 28260km/h.
    問題2:火箭升空時能量是如何變化的?
            答:動能增加重力勢能增加,機械能增加.
    問題3:火箭升空時,能量是如何轉(zhuǎn)化的?
            答:化學能轉(zhuǎn)化為機械能(化學能轉(zhuǎn)化為內(nèi)能再轉(zhuǎn)化為機械能,內(nèi)能轉(zhuǎn)化為機械能).
    問題4:在變軌的過程中為什么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改變?
            答:因為受力,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
    問題5:“神舟五號”載人飛船衛(wèi)星在由近地點到遠地點運行過程中,動能和重力勢能是如何轉(zhuǎn)化的?
            答:從近地點到遠地點,動能轉(zhuǎn)化為重力勢能.
    問題6:從遠地點到近地點運行過程中,動能和重力勢能是如何轉(zhuǎn)化的?
            答:從遠地點到近地點時,重力勢能轉(zhuǎn)化為動能.
    問題7:在太空中楊利偉處于什么狀態(tài)?
            答:處于失重狀態(tài),如:他松開手,原先握住的航天手冊和筆就漂浮在空中.
點評:提出問題并不是漫無邊際地隨便發(fā)問,要根據(jù)題意盡量提出一些有價值的問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004?泰州)為了研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小明同學在老師的指導下做了一系列實驗.以下是部分實驗步驟(實驗過程中保持長木板水平且固定).
第1次:把木塊平放在長木板上,用彈簧測力計水平拉木塊,使木塊做勻速直線運動(如圖1),讀出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并記入下表中;
第2次:把木塊側(cè)放在長木板上,用同樣的方法拉木塊(如圖2),記下相應的示數(shù);
第3次:把兩塊相同木塊疊在一起平放在長木板上,再用同樣的方法拉木塊(如圖3),
記下相應的示數(shù).
實驗次數(shù) 木塊對木板的壓力/N 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N 滑動摩擦力/N
1 4.0
2 4.0
3 8.0
(1)若已知木塊質(zhì)量為2kg,請你幫助小明填全表格內(nèi)的數(shù)據(jù).
(2)比較
1、2
1、2
兩次實驗數(shù)據(jù),可以發(fā)現(xiàn)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積無關.
(3)比較第1、3兩次實驗數(shù)據(jù),可以初步得出的結(jié)論是:
摩擦力大小與壓力大小有關,壓力越大,摩擦力越大(或摩擦力大小與壓力大小成正比)
摩擦力大小與壓力大小有關,壓力越大,摩擦力越大(或摩擦力大小與壓力大小成正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下表(在1標準大氣壓下一些物質(zhì)的熔點和沸點),回答問題:
物質(zhì) 水銀
熔點t/℃ -39 0 1535 3441 232 -218
沸點t/℃ 357 100 2750 / / -183
(1)-200℃時,氧處于
液態(tài)
液態(tài)
態(tài).
(2)水銀溫度計的理論測量范圍是
-39℃到357℃
-39℃到357℃

(3)白熾燈發(fā)光時,燈絲溫度高達2500℃,如果讓你選擇,應該用
做燈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004?泰州)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認真閱讀下表,你一定能有所發(fā)現(xiàn),請寫出其中的任意兩條:
物質(zhì)名稱 密度(Kg/m3 物質(zhì)名稱 密度(Kg/m3
0.9×103 煤油 0.8×103
0.9×103 酒精 0.8×103
純水 1.0×103 空氣 1.29
植物油 0.9×103 氫氣 0.09
(1)
水銀是液體,但密度比一些固體大
水銀是液體,但密度比一些固體大

(2)
冰是固體,但密度比液態(tài)的水要小
冰是固體,但密度比液態(tài)的水要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