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小明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裝置如圖所示.
(1)實驗前,在擺放凸透鏡、蠟燭和光屏時要求三者的中心在同一水平高度的目的是
(2)實驗過程中,當燭焰距凸透鏡30cm時,移動光屏至某一位置,能在光屏上得到一個等大清晰的像,則透鏡的焦距為cm.
(3)當燭焰據(jù)凸透鏡35cm時,移動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個清晰、倒立、的實像.日常生活中利用這一原理制成的光學儀器是(填“照相機”“投影儀”或“放大鏡”)
(4)小明進一步學習知道了眼球的成像原理.一束來自遠處的光經(jīng)眼球的角膜和晶狀體折射后所成的像落在視網(wǎng)膜前,這就是近視眼,矯正方法是戴一副由(填“凸”或“凹”)透鏡片做的眼鏡.

【答案】
(1)使得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2)15
(3)縮;照相機
(4)凹
【解析】解:(1)在此實驗中,實驗器材的順序依次是蠟燭、凸透鏡、光屏.為使燭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央,需要使燭焰、凸透鏡、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2)凸透鏡成像時,物體放在距離凸透鏡30cm處時,光屏上得到倒立、等大的實像,所以30cm=2f,所以f=15cm.(3)當燭焰距凸透鏡35cm時,35cm>2f,物體處于2倍焦距以外,移動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個清晰、倒立、縮小的實像,日常生活中利用這一原理制成的光學儀器是照相機;(4)產(chǎn)生近視眼的原因是晶狀體太厚,折光能力太強,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長,因此來自遠處某點的光會聚在視網(wǎng)膜前,而利用凹透鏡能使光線發(fā)散的特點,在眼睛前面放一個凹透鏡,可使來自遠處物體的光會聚在視網(wǎng)膜上. 所以答案是:(1)使得像成在光屏的中央;(2)15;(3)縮小;照相機;(4)凹.
【考點精析】解答此題的關鍵在于理解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及其探究實驗的相關知識,掌握巧記凸透鏡成像的區(qū)分:物近像遠像變大, 一倍焦距分虛實,二倍焦距分大小, 實像總是倒立的.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大海深處發(fā)光的水母是光源

B. 霧天透過樹叢的光束是直的,表明光在均勻空氣中沿直線傳播

C. 彩色電視機畫面的顏色是由紅、黃、藍三種色光合成的

D. 英國物理學家牛頓用玻璃三棱鏡使太陽光發(fā)生色散,證明了太陽光是復色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電源電壓不變,電源電壓小于燈泡額定電壓,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只閉合S2 , 將P向左移動一段距離,電壓表示數(shù)的變化量與電流表示數(shù)的變化量的比值不變
B.只閉合S1 , 將P向右移動,燈泡消耗的功率增加
C.開關都閉合,將P移到最左端,電流表的示數(shù)最大
D.只閉合S1 , 將P向左移動,L與R2消耗的功率比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電磁現(xiàn)象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 用磁感線可以形象地描述磁場 B. 迅速變化的電流會產(chǎn)生電磁波

C. 電動機的原理是電磁感應現(xiàn)象 D. 電磁鐵的磁性強弱只由電流的大小決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一個瓶子最多能裝2kg的水。求:

(1)該瓶子的容積;

(2)用該瓶子裝食用油,最多能裝多少千克。=1.0×l03kg/m3,ρ=0.9×l03kg/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做法中,為了減小壓強的是( )
A.菜刀的刀口做得很薄
B.鐵路的鋼軌鋪在枕木上
C.注射器的針頭做得很尖
D.飲料吸管的—端做成尖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電磁鐵的鐵芯用鐵而不用鋼的主要原因是

A. 鐵的磁性比鋼的磁性保持的時間更長

B. 鐵通電后容易被磁化,斷電后鐵的磁性容易消失

C. 鋼在通電后有磁性,斷電后沒有磁性,為使電磁鐵長期具有磁性,所以不用鋼

D. 以上三個原因都不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們家中的電燈、電視機、音響之間的連接方式是

A. 電燈與音響串聯(lián),電燈與電視機并聯(lián)

B. 電燈與電視機串聯(lián),電燈與音響并聯(lián)

C. 電燈、電視機、音響之間都是串聯(lián)

D. 電燈、電視機、音響之間都是并聯(liá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甲、乙兩種物質(zhì)的mV圖像如圖所示,分析圖像可知( )

A.若甲、乙的質(zhì)量相等,則甲的體積較大;
B.若甲、乙的體積相等,則甲的質(zhì)量較小
C.兩物質(zhì)的密度之比為4∶1
D.兩物質(zhì)的密度之比為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