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物理 > 題目詳情
(2008?寧波)如圖所示,物體甲靜止在水平桌面上,當物體乙輕放到甲上后,下列現(xiàn)象不可能發(fā)生的是(  )
分析:解答此題的關鍵是從摩擦力的方向、力與運動的關系以及能量守恒定律等幾個方面去分析.
解答:解:物體甲靜止在水平桌面上,當物體乙輕放到甲上后,若甲相對于桌面保持靜止狀態(tài),我們可以看成甲與桌面合在一起,可以判斷A、B、C可能發(fā)生;
若甲相對于桌面向右運動,而乙相對于甲靜止,此時沒有對兩個物體做功,甲、乙勢能沒有減少,則甲不會有動能.所以D與能量守恒定律相背.
故選D.
點評:此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摩擦力的方向和力與運動的關系的理解和掌握,同時考查了對能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和掌握.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如圖所示的是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杭州灣跨海大橋,全長36千米,設計時速100千米.已于2008年5月1日通車,至此上海到寧波的陸路距離縮短了120多千米.
精英家教網
(1)若某轎車以60千瓦的功率、按大橋設計時速勻速通過,則通過整座大橋需要
 
小時,轎車在行駛過程中受到的阻力為
 
牛頓.
(2)大橋施工時,要向海中沉放大量的施工構件,假設一正方體構件被緩緩吊入海水中(如圖甲所示),在沉入過程中,其下表面到水面的距離h逐漸增大,隨著h的增大,正方體構件所受浮力F1、鋼繩拉力F2的變化如圖乙所示.圖中反映鋼繩拉力F2隨h變化的圖線是
 
(填序號).該正方體構件所受的最大浮力為
 
牛頓.(海水的密度取1.03×103千克/米3,g=10N/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2008?寧波)小科在觀看2009世界冰壺錦標賽時猜想:冰壺在冰面上的滑行距離,除了與離手時的速度大小、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外,還可能與質量有關.
為了驗證這一猜想,小科、小敏和小思做了如下實驗(如圖所示):在木塊上加放數(shù)量不等的鉤碼后,讓木塊從O點靜止滑下,記錄木塊和鉤碼的總質量m和它在水平面的滑行距離S,記錄數(shù)據(jù)如下(各組在A點時初速度均相同):
質量m/kg0.100.150.200.250.300.350.40
滑行距離s/m0.420.410.430.420.430.420.42
(1)從上述數(shù)據(jù)分析,可以得到的結論是:在初速度和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的條件下,物體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離與物體的質量大小
無關
無關
;
(2)小敏認為:木塊及鉤碼的質量越大,對水平面的壓力越大,則滑行中受到的摩擦阻力也越大,滑行距離就會越短.因此,他認為數(shù)據(jù)有問題,于是對上表數(shù)據(jù)做了如下改動:

請你評判小敏的做法并闡述理由:
小敏的做法是錯誤的.我們做實驗記錄數(shù)據(jù)時要尊重客觀事實,不能隨便更改數(shù)據(jù)
小敏的做法是錯誤的.我們做實驗記錄數(shù)據(jù)時要尊重客觀事實,不能隨便更改數(shù)據(jù)
;
(3)小思同學反思上述實驗后認為:在初速度和所受到的摩擦阻力大小相同的條件下,物體的質量越大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離將越遠,因為:
在初速度和所受到的摩擦阻力大小相同的條件下,木塊及鉤碼的質量越大,木塊和鉤碼的慣性也隨之變大,不容易改變其運動狀態(tài),速度減小的就慢,滑行的距離也就越長
在初速度和所受到的摩擦阻力大小相同的條件下,木塊及鉤碼的質量越大,木塊和鉤碼的慣性也隨之變大,不容易改變其運動狀態(tài),速度減小的就慢,滑行的距離也就越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008?沈陽二模)2008年5月1日15時40分,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杭州灣跨海大橋通車.如圖所示,大橋全長36千米.通車后,上海到寧波的陸路距離將縮短120多千米.一輛小轎車以100千米/小時行駛,則上海到寧波的行車時間可以大約減少
1.2
1.2
小時.橋下凈空高、流速急,北通道為3500噸海輪留下了航道,南通道為3000噸以下海輪留出了航道.這兩條航道上端將出現(xiàn)鉆石型雙塔及A型單塔兩座造型橋塔,成為“長橋臥波”橋型中兩處跌宕起伏的高潮路段,錢塘潮也就自然通過了.那么總重量為2800噸的海輪在此受到的浮力為
2.8×107
2.8×107
N.(g取l0N/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008?安溪縣質檢)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杭州灣跨海大橋(如圖)于2008年5月1日通車.它是一座由我國自行設計、自行管理、自行建造、自行投資的特大型交通設施.杭州灣跨海大橋北起嘉興市海鹽縣,南止寧波慈溪市,全長36km,雙向六車道,設計速度為100km/h.請問在遵守交通規(guī)則的前提下,汽車通過該大橋最快要幾分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