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如圖,在矩形ABCD中,AD=6,AE⊥BD,垂足為E,ED=3BE,點P、Q分別在BD,AD上,則AP+PQ的最小值為(

A.2
B.
C.2
D.3

【答案】D
【解析】解:
設BE=x,則DE=3x,
∵四邊形ABCD為矩形,且AE⊥BD,
∴△ABE∽△DAE,
∴AE2=BEDE,即AE2=3x2 ,
∴AE= x,
在Rt△ADE中,由勾股定理可得AD2=AE2+DE2 , 即62=( x)2+(3x)2 , 解得x=
∴AE=3,DE=3
如圖,設A點關于BD的對稱點為A′,連接A′D,PA′,
則A′A=2AE=6=AD,AD=A′D=6,
∴△AA′D是等邊三角形,
∵PA=PA′,
∴當A′、P、Q三點在一條線上時,A′P+PQ最小,
又垂線段最短可知當PQ⊥AD時,A′P+PQ最小,
∴AP+PQ=A′P+PQ=A′Q=DE=3 ,
故選D.

【考點精析】關于本題考查的矩形的性質和軸對稱-最短路線問題,需要了解矩形的四個角都是直角,矩形的對角線相等;已知起點結點,求最短路徑;與確定起點相反,已知終點結點,求最短路徑;已知起點和終點,求兩結點之間的最短路徑;求圖中所有最短路徑才能得出正確答案.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在同一坐標系中,函數(shù)y=ax2+bx與y= 的圖象大致是圖中的(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古代《易經》一書中記載,遠古時期,人們通過在繩子上打結來記錄數(shù)量,即“結繩計數(shù)”.如圖,一位母親在從右到左依次排列的繩子上打結,滿七進一,用來記錄孩子自出生后的天數(shù),由圖可知,孩子自出生后的天數(shù)是( )

A.84
B.336
C.510
D.132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線段AD=10 cm,B、C都是線段AD上的點,AC=7 cm,BD=4 cm,E、F分別是AB、CD的中點,求線段EF的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O是線段AB上的點,C,D分別是線段OA,OB的中點,小明很輕松地求得CD=AB.他在反思過程中突發(fā)奇想:若點O在線段AB的延長線上或在直線AB,則原有的結論“CD=AB”仍然成立嗎?請幫小明解決此問題(當點O在線段AB的延長線上時,請畫圖分析該結論是否成立,并說明理由;當點O在直線AB外時,作出圖形,通過度量說明該結論是否成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們規(guī)定:若 =(a,b), =(c,d),則 =ac+bd.如 =(1,2), =(3,5),則 =1×3+2×5=13.
(1)已知 =(2,4), =(2,﹣3),求 ;
(2)已知 =(x﹣a,1), =(x﹣a,x+1),求y= ,問y= 的函數(shù)圖象與一次函數(shù)y=x﹣1的圖象是否相交,請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計算:(﹣ 1+3tan30°﹣ +(﹣1)201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反比例函數(shù)y=
(1)若該反比例函數(shù)的圖象與直線y=kx+4(k≠0)只有一個公共點,求k的值;
(2)如圖,反比例函數(shù)y= (1≤x≤4)的圖象記為曲線C1 , 將C1向左平移2個單位長度,得曲線C2 , 請在圖中畫出C2 , 并直接寫出C1平移至C2處所掃過的面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港口B位于港口O正西方向120km處,小島C位于港口O北偏西60°的方向.一艘游船從港口O出發(fā),沿OA方向(北偏西30°)以vkm/h的速度駛離港口O,同時一艘快艇從港口B出發(fā),沿北偏東30°的方向以60km/h的速度駛向小島C,在小島C用1h加裝補給物資后,立即按原來的速度給游船送去.

(1)快艇從港口B到小島C需要多長時間?
(2)若快艇從小島C到與游船相遇恰好用時1h,求v的值及相遇處與港口O的距離.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