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數學 > 題目詳情
探究問題:
已知AD、BE分別為△ABC 的邊BC、AC上的中線,且AD、BE交于點O.
(1)△ABC為等邊三角形,如圖1,則AO:OD=______;
(2)當小明做完(1)問后繼續(xù)探究發(fā)現,若△ABC為一般三角形(如圖2),(1)中的結論仍成立,請你給予證明.
(3)運用上述探究的結果,解決下列問題:
如圖3,在△ABC中,點E是邊AC的中點,AD平分∠BAC,AD⊥BE于點F,若AD=BE=4.求:△ABC的周長.

【答案】分析:(1)連接DE,由三角形中位線性質,即可得DE∥AB,DE=AB,則可證得△ODE∽△OAB,然后由相似三角形的對應邊成比例,即可求得AO:OD的值;
(2)同(1),連接DE,由三角形中位線性質,即可得DE∥AB,DE=AB,則可證得△ODE∽△OAB,然后由相似三角形的對應邊成比例,即可求得AO:OD的值;
(3)過點C作CG∥BE,交AB延長線于點G,并延長AD交CG于點H,易證得△ABE與△ACG是等腰三角形,利用(2)的結論與勾股定理,即可求得AB、BC、AC的長.
解答:(1)解:連接DE,
∵AD、BE分別為△ABC的邊BC、AC上的中線,
∴DE∥AB,DE=AB,
∴△ODE∽△OAB,
∴AO:OD=AB:DE=2:1.
故答案為:2:1;

(2)證明:連接DE,
∵D、E為AC、BC中點,
∴DE∥AB,DE=AB,
∴△DOE∽△AOB,
∴AO:OD=AB:DE=2:1.

(3)解:過點C作CG∥BE,交AB延長線于點G,并延長AD交CG于點H.
∵E是邊AC的中點,
∴B是邊AG的中點,
∴BE是△ACG中位線,
∵AD平分∠BAC,AD⊥BE于點F,
∴∠BAF=∠EAF,∠AFB=∠AFE=90°,
在△ABF和△AEF中,
,
∴△ABF≌△AEF(AAS),
∴AB=AE,
∵BE∥CG,
∴AB:AG=AE:AC,
∴AG=AC,
∵AF⊥BE,
∴AH⊥CG,
∴H為CG中點,
由上述結果可知:AD:DH=2:1,CD:DB=2:1,
∴DH=AD=×4=2,
∴AH=AD+DH=6,
∵CG=2BE=8,
∴CH=GH=4,
∵BE為中位線,
∴AF=FH=AH=3,
∴DF=AD-AF=4-3=1,
在Rt△DHC中,CD===2,
∴BD=CD=
∴BC=BD+CD=3,
在Rt△AHC中,AC===2,
∴AB=AG=AC=
∴△ABC周長為:AB+BC+AC=+3+2=3+3
點評:此題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與性質、三角形的中位線的性質、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與性質以及勾股定理等知識.此題難度較大,注意掌握輔助線的作法,注意掌握數形結合思想的應用.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數學 來源: 題型:

我們知道三角形三條中線的交點叫做三角形的重心.經過證明我們可得三角形重心具備下面的性質:重心到頂點的距離與重心到該頂點對邊中點的距離之比為2﹕1.請你用此性質解決下面的問題.
已知:如圖,點O為等腰直角三角形ABC的重心,∠CAB=90°,直線m過點O,過A、B、C三點分別作直線m的垂線,垂足分別為點D、E、F.
(1)當直線m與BC平行時(如圖1),請你猜想線段BE、CF和AD三者之間的數量關系并證明;
(2)當直線m繞點O旋轉到與BC不平行時,分別探究在圖2、圖3這兩種情況下,上述結論是否還成立?若成立,請給予證明;若不成立,線段AD、BE、CF三者之間又有怎樣的數量關系?請寫出你的結論,不需證明.
精英家教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學 來源: 題型:

20、問題:已知△ABC中,∠BAC=2∠ACB,點D是△ABC內的一點,且AD=CD,BD=BA.探究∠DBC與∠ABC度數的比值.
請你完成下列探究過程:
先將圖形特殊化,得出猜想,再對一般情況進行分析并加以證明.
(1)當∠BAC=90°時,依問題中的條件補全右圖;
觀察圖形,AB與AC的數量關系為
相等
;當推出∠DAC=15°時,可進一步推出∠DBC的度數為
15°
;可得到∠DBC與∠ABC度數的比值為
1:3

(2)當∠BAC<90°時,請你畫出圖形,研究∠DBC與∠ABC度數的比值是否與(1)中的結論相同,寫出你的猜想并加以證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2012•大興區(qū)一模)閱讀下列材料:
小明遇到一個問題:已知:如圖1,在△ABC中,∠BAC=120°,∠ABC=40°,試過△ABC的一個頂點畫一條直線,將此三角形分割成兩個等腰三角形.
他的做法是:如圖2,首先保留最小角∠C,然后過三角形頂點A畫直線交BC于點D.將∠BAC分成兩個角,使∠DAC=20°,△ABC即可被分割成兩個等腰三角形.
喜歡動腦筋的小明又繼續(xù)探究:當三角形內角中的兩個角滿足怎樣的數量關系時,此三角形一定可以被過頂點的一條直線分割成兩個等腰三角形.
他的做法是:如圖3,先畫△ADC,使DA=DC,延長AD到點B,使△BCD也是等腰三角形,如果DC=BC,那么∠CDB=∠ABC,因為∠CDB=2∠A,所以∠ABC=2∠A.于是小明得到了一個結論:
當三角形中有一個角是最小角的2倍時,則此三角形一定可以被過頂點的一條直線分割成兩個等腰三角形.
請你參考小明的做法繼續(xù)探究:當三角形內角中的兩個角滿足怎樣的數量關系時,此三角形一定可以被過頂點的一條直線分割成兩個等腰三角形.請直接寫出你所探究出的另外兩條結論(不必寫出探究過程或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學 來源: 題型:

(2012•房山區(qū)二模)探究問題:
已知AD、BE分別為△ABC 的邊BC、AC上的中線,且AD、BE交于點O.
(1)△ABC為等邊三角形,如圖1,則AO:OD=
2:1
2:1

(2)當小明做完(1)問后繼續(xù)探究發(fā)現,若△ABC為一般三角形(如圖2),(1)中的結論仍成立,請你給予證明.
(3)運用上述探究的結果,解決下列問題:
如圖3,在△ABC中,點E是邊AC的中點,AD平分∠BAC,AD⊥BE于點F,若AD=BE=4.求:△ABC的周長.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