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山西)已知:如圖AB是⊙O的直徑,PB切⊙O于點B,PA交⊙O于點C,PF分別交AB、BC于E、D,交⊙O于F、G,且BE、BD恰好是關于x的方程x2-6x+(m2+4m+13)=0(其中m為實數(shù))的兩根.
(1)求證:BE=BD.
(2)若GE•EF=6,求∠A的度數(shù).

【答案】分析:(1)要證明BE=BD,就要根據(jù)BE、BD恰好是關于x的方程x2-6x+(m2+4m+13)=0(其中m為實數(shù))的兩根,來判斷,是它的兩根,可見此方程有根,所以求出△,必須≥0.利用這求出m的值.從而求出這個方程的一般式,然后解方程求出根,即是BE、BD的長度;
(2)要求∠A的度數(shù)就要利用直角三角形的角邊關系,求出在Rt△ACB中sinA的值,要求sinA的值,就要求BC,AB的值.這就要利用題中給出的條件利用相似三角形來求.
解答:(1)證明:∵BE、BD是關于x的方程x2-6x+(m2+4m+13)=0的兩根,
∴△=(-6)2-4(m2+4m+13)=-4(m+2)2≥0,∴m=-2,(2分)
原方程為x2-6x+9=0,
解之,得x1=x2=3,
∴BE=BD=3;(4分)

(2)解:由相交弦定理得AE•BE=GE•FE=6
∴AE=2(5分)
∵PB切⊙O于點B,AB為⊙O的直徑
∴∠ABP=∠ACB=90°
又∵BE=BD=3,
∴∠1=∠2
∵∠1=∠A+∠4,∠2=∠3+∠5
又∵∠5=∠A,
∴∠3=∠4(7分)
方法一:易證△PBD∽△PAE,

△PDC∽△PEB
(9分)
(10分)
在Rt△ACB中,
∴∠A=60°;(12分)

方法二:易證△PBC∽△PAB,

∵△PBD∽△PAE
(9分)
(10分)

∴∠A=60°(12分)
點評:本題綜合考查了學生圓的有關知識,及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別式的性質.本題的綜合性質很強,所以學生在學習時思維一定要開闊,要把各知識系統(tǒng)起來.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2003年全國中考數(shù)學試題匯編《圖形的相似》(03)(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2003•山西)已知:如圖AB是⊙O的直徑,PB切⊙O于點B,PA交⊙O于點C,PF分別交AB、BC于E、D,交⊙O于F、G,且BE、BD恰好是關于x的方程x2-6x+(m2+4m+13)=0(其中m為實數(shù))的兩根.
(1)求證:BE=BD.
(2)若GE•EF=6,求∠A的度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2003年全國中考數(shù)學試題匯編《圓》(06)(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2003•山西)已知⊙O的半徑為5,AB是弦,P是直線AB上的一點,PB=3,AB=8,則tan∠OPA的值為( )
A.3
B.
C.
D.3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2003年全國中考數(shù)學試題匯編《反比例函數(shù)》(01)(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2003•山西)已知反比例函數(shù)(k≠0),當x>0時,y隨x的增大而增大,那么一次函數(shù)y=kx-k的圖象經(jīng)過( )
A.第一、第二、三象限
B.第一、二、四象限
C.第一、三、四象限
D.第二、三、四象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2003年全國中考數(shù)學試題匯編《一次函數(shù)》(01)(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2003•山西)已知反比例函數(shù)(k≠0),當x>0時,y隨x的增大而增大,那么一次函數(shù)y=kx-k的圖象經(jīng)過( )
A.第一、第二、三象限
B.第一、二、四象限
C.第一、三、四象限
D.第二、三、四象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2003年山西省中考數(shù)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2003•山西)已知a2-6a+9與|b-1|互為相反數(shù),則式子()÷(a+b)的值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