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列關于函數(shù) 的四個命題:①當 時, 有最小值10;② 為任意實數(shù), 時的函數(shù)值大于 時的函數(shù)值;③若 ,且 是整數(shù),當 時, 的整數(shù)值有 個;④若函數(shù)圖象過點 ,其中 , ,則 .其中真命題的序號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C
【解析】解:①錯,理由:當x=時,y取得最小值;
②錯,理由:因為 , 即橫坐標分別為x=3+n , x=3n的兩點的縱坐標相等,即它們的函數(shù)值相等;
③對,理由:若n>3,則當x=n時,y=n2 6n+10>1,
當x=n+1時,y=(n+1)2 6(n+1)+10=n24n+5,
則n24n+5-(n2 6n+10)=2n-5,
因為當n為整數(shù)時,n2 6n+10也是整數(shù),2n-5也是整數(shù),n24n+5也是整數(shù),
故y有2n-5+1=2n-4個整數(shù)值;
④錯,理由:當x<3時,y隨x的增大而減小,所以當a<3,b<3時,因為y0<y0+1,所以a>b,故錯誤;
故答案選C.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C,D為線段AB上的兩點,M,N分別是線段AC,BD的中點.

(1)如果CD=5cm,MN=8cm,求AB的長;

(2)如果AB=a,MN=b,求CD的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有一包長方體的東西,用三種不同的方法打包,哪一種方法使用的繩子最短?哪一種方法使用的繩子最長?(a+b>2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四邊形ABCD為正方形,已知點A(﹣6,0),D(﹣7,3),點B、C在第二象限內.

(1)求點B的坐標。

(2)將正方形ABCD以每秒1個單位的速度沿x軸向右平移t秒,若存在某一時刻t,使在第一象限內點B、D兩點的對應點B′、D′正好落在某反比例函數(shù)的圖象上,請求出此時t的值以及這個反比例函數(shù)的解析式;

(3)在(2)的情況下,問是否存在x軸上的點P和反比例函數(shù)圖象上的點Q,使得以P、Q、B′、D′四個點為頂點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若存在,請直接寫出符合題意的點P、Q的坐標;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矩形ABCD的兩條對稱軸為坐標軸,點A的坐標為(2,1).一張透明紙上畫有一個點和一條拋物線,平移透明紙,這個點與點A重合,此時拋物線的函數(shù)表達式為y=x2 , 再次平移透明紙,使這個點與點C重合,則該拋物線的函數(shù)表達式變?yōu)椋?)
A.y=x2+8x+14
B.y=x2-8x+14
C.y=x2+4x+3
D.y=x2-4x+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某日的錢塘江觀潮信息如表:


按上述信息,小紅將“交叉潮”形成后潮頭與乙地之間的距離 (千米)與時間 (分鐘)的函數(shù)關系用圖3表示,其中:“11:40時甲地‘交叉潮’的潮頭離乙地12千米”記為點 ,點 坐標為 ,曲線 可用二次函數(shù) , 是常數(shù))刻畫.
(1)求 的值,并求出潮頭從甲地到乙地的速度;
(2)11:59時,小紅騎單車從乙地出發(fā),沿江邊公路以 千米/分的速度往甲地方向去看潮,問她幾分鐘后與潮頭相遇?
(3)相遇后,小紅立即調轉車頭,沿江邊公路按潮頭速度與潮頭并行,但潮頭過乙地后均勻加速,而單車最高速度為 千米/分,小紅逐漸落后,問小紅與潮頭相遇到落后潮頭1.8千米共需多長時間?(潮水加速階段速度 , 是加速前的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順次連接對角線相等的四邊形的四邊中點,所得的四邊形一定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糧庫已存有糧食100噸,本周內糧庫進出糧食的紀錄如下(運進記為正,運出記為負):

(1)通過計算,說明本周內哪天糧庫剩下的糧食最多?

(2)若運進的糧食為購進的,購買的價格為每噸2000元,運出的糧食為賣出的,賣出的價格為每噸2300元,則這周的利潤為多少?

(3)若每周平均進出的糧食大致相同,則再過幾周糧庫存的糧食可達到200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一個正方體禮盒如圖所示,六個面分別寫有”“”“”“”“”“”,其中的對面是”,“的對面是”,則它的表面展開圖可能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