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在△ABC中,AB=AC=2,∠A=90°,P為BC的中點,E、F分別是AB、AC上的動點,∠EPF=45°.
(1)求證:△BPE∽△CFP.
(2)設(shè)BE=x,△PEF的面積為y,求y關(guān)于x的函數(shù)解析式,并寫出x的取值范圍.
(3)當(dāng)E、F在運動過程中,∠EFP是否可能等于60°?若可能求出x的值,若不可能請說明理由.

【答案】分析:(1)由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質(zhì)求得∠B=∠C=45°;然后由三角形內(nèi)角和定理、鄰補角的定義求得∠BPE=∠CFP,則由“兩角法”證得結(jié)論;
(2)S△PEF=S△ABC-S△BPE-S△PFC-S△AEF;
(3)利用反證法證明.假設(shè)當(dāng)E、F在運動過程中,∠EFP是等于60°.如圖,過點E作EM⊥FP于點M.設(shè)FM=a.構(gòu)造兩個直角三角形,通過解圖中的兩個直角三角形分別求得EM=a.PM=a,EP=a,則==;再利用(1)中的全等三角形的對應(yīng)邊成比例得到=,解得x的值符合(2)中的取值范圍時,假設(shè)成立.反之,假設(shè)不成立.
解答:解:(1)如圖,∵在△ABC中,AB=AC=2,∠A=90°,
∴∠B=∠C=45°.
又∵∠1=180°-∠EPF-∠3,∠EPF=45°,∠C+∠2+∠3=180°,
∴∠1=135°-∠3,∠2=135°-∠3,
∴∠2=∠3,
∴△BPE∽△CFP.

(2)如圖,∵在△ABC中,AB=AC=2,∠A=90°,P為BC的中點,
∴BP=CP=
由(1)知△BPE∽△CFP,則=,即=,
解得,CF=
則S△PEF=S△ABC-S△BPE-S△PFC-S△AEF
=×2×2-×x×sinB-×××sinC-×(2-x)×(2-
=2-×-×××-×(2-x)×(2-
=-1++,即y=-1++(1≤x≤2);

(3)當(dāng)E、F在運動過程中,∠EFP可能等于60°.理由如下:
假設(shè)當(dāng)E、F在運動過程中,∠EFP是等于60°.
如圖,過點E作EM⊥FP于點M.
設(shè)FM=a.
在Rt△EMF中,EM=a.
在Rt△EMP中,得到PM=a,EP=a,
==,
∵△BPE∽△CFP,
=,
∴x=3-
∵1≤x≤2,
∴x=3-符合題意,
∴當(dāng)E、F在運動過程中,∠EFP可能等于60°.
點評:本題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與性質(zhì)、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質(zhì).在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對應(yīng)邊成比例來解題時,一定要找準(zhǔn)“對應(yīng)邊”.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20、如圖,在△ABC中,∠BAC=45°,現(xiàn)將△ABC繞點A逆時針旋轉(zhuǎn)30°至△ADE的位置,使AC⊥DE,則∠B=
75
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精英家教網(wǎng)如圖,在△ABC中,∠ACB=90°,AC=BC=1,取斜邊的中點,向斜邊作垂線,畫出一個新的等腰三角形,如此繼續(xù)下去,直到所畫出的直角三角形的斜邊與△ABC的BC重疊,這時這個三角形的斜邊為
( 。
A、
1
2
B、(
2
2
7
C、
1
4
D、
1
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2、如圖,在△ABC中,DE∥BC,那么圖中與∠1相等的角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精英家教網(wǎng)如圖,在△ABC中,AB=AC,且∠A=100°,∠B=
 
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14、如圖,在△ABC中,AB=BC,邊BC的垂直平分線分別交AB、BC于點E、D,若BC=10,AC=6cm,則△ACE的周長是
16
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