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問題
如圖1,點A為線段BC外一動點,且BC=a,AB=b.
填空:當點A位于CB的延長線上時,線段AC的長取得最大值,且最大值為a+b(用含a,b的式子表示)
(2)應用
點A為線段BC外一動點,且BC=3,AB=1,如圖2所示,分別以AB,AC為邊,作等邊三角形ABD和等邊三角形ACE,連接CD,BE.
①請找出圖中與BE相等的線段,并說明理由;
②直接寫出線段BE長的最大值.
(3)拓展:如圖3,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點A的坐標為(2,0),點B的坐標為(5,0),點P為線段AB外一動點,且PA=2,PM=PB,∠BPM=90,請直接寫出線段AM長的最大值及此時點P的坐標.

分析 (1)根據(jù)點A位于CB的延長線上時,線段AC的長取得最大值,即可得到結論;
(2)①根據(jù)等邊三角形的性質得到AD=AB,AC=AE,∠BAD=∠CAE=60°,推出△CAD≌△EAB,根據(jù)全等三角形的性質得到CD=BE;②由于線段BE長的最大值=線段CD的最大值,根據(jù)(1)中的結論即可得到結果;
(3)連接BM,將△APM繞著點P順時針旋轉90°得到△PBN,連接AN,得到△APN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根據(jù)全等三角形的性質得到PN=PA=2,BN=AM,根據(jù)當N在線段BA的延長線時,線段BN取得最大值,即可得到最大值為2$\sqrt{2}$+3;過P作PE⊥x軸于E,根據(jù)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質,即可得到結論.

解答 解:(1)∵點A為線段BC外一動點,且BC=a,AB=b,
∴當點A位于CB的延長線上時,線段AC的長取得最大值,且最大值為BC+AB=a+b,
故答案為:CB的延長線上,a+b;

(2)①CD=BE,
理由:∵△ABD與△ACE是等邊三角形,
∴AD=AB,AC=AE,∠BAD=∠CAE=60°,
∴∠BAD+∠BAC=∠CAE+∠BAC,
即∠CAD=∠EAB,
在△CAD與△EAB中,
$\left\{\begin{array}{l}{AD=AB}\\{∠CAD=∠EAB}\\{AC=AE}\end{array}\right.$,
∴△CAD≌△EAB(SAS),
∴CD=BE;
②∵線段BE長的最大值=線段CD的最大值,
∴由(1)知,當線段CD的長取得最大值時,點D在CB的延長線上,
∴最大值為BD+BC=AB+BC=4;

(3)如圖1,連接BM,
∵將△APM繞著點P順時針旋轉90°得到△PBN,連接AN,則△APN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PN=PA=2,BN=AM,
∵A的坐標為(2,0),點B的坐標為(5,0),
∴OA=2,OB=5,
∴AB=3,
∴線段AM長的最大值=線段BN長的最大值,
∴當N在線段BA的延長線時,線段BN取得最大值,
最大值=AB+AN,
∵AN=$\sqrt{2}$AP=2$\sqrt{2}$,
∴最大值為2$\sqrt{2}$+3;
如圖2,過P作PE⊥x軸于E,
∵△APN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PE=AE=$\sqrt{2}$,
∴OE=BO-AB-AE=5-3-$\sqrt{2}$=2-$\sqrt{2}$,
∴P(2-$\sqrt{2}$,$\sqrt{2}$).

點評 本題屬于三角形綜合題,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質以及旋轉的性質的綜合應用.注意等腰直角三角形是一種特殊的三角形,具有所有三角形的性質,還具備等腰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的所有性質.正確的作出輔助線構造全等三角形是解題的關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0.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個角為50°,則其定角為50°或8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下列圖形標志中,不是軸對稱圖形的(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春天來了,小明騎自行車從家里出發(fā)到野外郊游,從家出發(fā)0.5小時后到達甲地,游玩一段時間后按原速前往乙地,小明離家1小時20分鐘后,媽媽駕車沿相同路線前往乙地,如圖是他們離家的路程y(km)與小明離家時間x(h)的函數(shù)圖象.已知媽媽駕車的速度是小明騎車速度的3倍.
(1)直接寫出小明開始騎車的0.5小時內所對應的函數(shù)解析式y(tǒng)=20x.
(2)小明從家出發(fā)多少小時后被媽媽追上?此時離家多遠?
(3)若媽媽比小明早12分鐘到達乙地,求從家到乙地的路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小聰與同桌小明在課下學習中遇到這樣一道數(shù)學題:“如圖(1),在等邊三角形ABC中,點E在AB上,點D在CB的延長線上,且ED=EC,試確定線段AE與DB的大小關系,并說明理由”.小敏與小穎討論后,進行了如下解答:

(1)取特殊情況,探索討論:
當點E為AB的中點時,如圖(2),確定線段AE與DB的大小關系,請你寫出結論:AE=DB(填“>”,“<”或“=”),并說明理由.
(2)特例啟發(fā),解答題目:
解:題目中,AE與DB的大小關系是:AE=DB(填“>”,“<”或“=”).理由如下:如圖(3),過點E作EF∥BC,交AC于點F.(請你將剩余的解答過程完成)
(3)拓展結論,設計新題:
在等邊三角形ABC中,點E在直線AB上,點D在直線BC上,且ED=EC,若△ABC的邊長為1,AE=2,則CD的長為3或1.(請你畫出圖形,并直接寫出結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5.如圖,⊙O 的半徑為1,PA,PB是⊙O的兩條切線,切點分別為A,B.連接OA,OB,AB,PO,若∠APB=60°,則△PAB的周長為3$\sqrt{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已知:關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6x-m=0有兩個實數(shù)根.
(1)求m的取值范圍;
(2)如果m取符合條件的最小整數(shù),且一元二次方程x2-6x-m=0與x2+nx+1=0有一個相同的根,求常數(shù)n的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如圖所示,直線AB、CD相交于點O,OM⊥AB.
(1)若∠1=∠2,判斷ON與CD的位置關系,并說明理由;
(2)若∠1=$\frac{1}{4}$∠BOC,求∠MOD的度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0.將數(shù)578000用科學記數(shù)法表示為5.78×105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