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如圖ABC,AB=AC,∠BAC=90°,PBC上的一動點AP=AQ,∠PAQ=90°,連接CQ

(1)求證:CQBC

(2)△ACQ能否是直角三角形?若能請直接寫出此時點P的位置;若不能,請說明理由.

(3)當點PBC上什么位置時,△ACQ是等腰三角形?請說明理由

【答案】(1)證明見解析;(2)PBC的中點或與點C重合時ACQ是直角三角形;(3)當點PBC的中點或與點C重合或BP=AB,ACQ是等腰三角形.

【解析】

(1)根據(jù)同角的余角相等求出∠BAP=∠CAQ,然后利用“邊角邊”證明△ABP和△ACQ全等,根據(jù)全等三角形對應角相等可得∠ACQ=∠B,再根據(jù)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質(zhì)得到∠B=∠ACB=45°,然后求出∠BCQ=90°,然后根據(jù)垂直的定義證明即可;
(2)分∠APB和∠BAP是直角兩種情況求出點P的位置,再根據(jù)△ABP和△ACQ全等解答;
(3)分BP=AB,AB=AP,AP=BP三種情況討論求出點P的位置,再根據(jù)△ABP和△ACQ全等解答.

解:(1)∵∠BAP+∠CAP=∠BAC=90°,∠CAQ+∠CAP=∠PAQ=90°,

∴∠BAP=∠CAQ,

△ABP△ACQ

,

∴△ABP≌△ACQ(SAS),

∴∠ACQ=∠B,

∵AB=AC,∠BAC=90°,

∴∠B=∠ACB=45°,

∴∠BCQ=∠ACB+∠ACQ=45°+45°=90°,

∴CQ⊥BC;

(2)當點PBC的中點或與點C重合時,△ACQ是直角三角形;

(3)①BP=AB,△ABP是等腰三角形;

AB=AP,P與點C重合;

AP=BP,PBC的中點

∵△ABP≌△ACQ,

當點PBC的中點或與點C重合或BP=AB,△ACQ是等腰三角形.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點O到△ABC的兩邊AB、AC所在直線的距離相等,且OB=OC.

(1)如圖1,若點OBC上,求證:△ABC是等腰三角形.

(2)如圖2,若點O在△ABC內(nèi)部,求證:AB=AC.

(3)若點O點在△ABC的外部,△ABC是等腰三角形還成立嗎?請畫圖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在矩形紙片ABCD中,AB=4,AD=3,折疊紙片使DA與對角線DB重合,點A落在點A′處,折痕為DE,則A′E的長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在△ABP中,C是BP邊上一點,∠PAC=∠PBA,⊙O是△ABC的外接圓,AD是⊙O的直徑,且交BP于點E.
(1)求證:PA是⊙O的切線;
(2)過點C作CF⊥AD,垂足為點F,延長CF交AB于點C,若ACAB=12,求AC的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在平面直角坐標系xOy,已知定點A(1,0)B(0,1).

(1)如圖1,若動點Cx軸上運動,則使ABC為等腰三角形的點C有幾個?

(2)如圖2,過點A,B向過原點的直線l作垂線,垂足分別為M、N,試判斷線段AM、BN、MN之間的數(shù)量關系,并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拋物線y=﹣x2+2bx+c與x軸交于點A、B(點A在點B的右側(cè)),且與y軸正半軸交于點C,已知A(2,0)
(1)當B(﹣4,0)時,求拋物線的解析式;
(2)O為坐標原點,拋物線的頂點為P,當tan∠OAP=3時,求此拋物線的解析式;
(3)O為坐標原點,以A為圓心OA長為半徑畫⊙A,以C為圓心, OC長為半徑畫圓⊙C,當⊙A與⊙C外切時,求此拋物線的解析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把一張矩形紙片ABC的按如圖方式折疊,使頂點B落在邊AD上(記為點B′),點A落在點A′處,折痕分別與邊AD、BC交于點E、F.
(1)試在圖中連接BE,求證:四邊形BFB′E是菱形;
(2)若AB=8,BC=16,求線段BF長能取到的整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已知正方形ABCD,點E在CB的延長線上,聯(lián)結(jié)AE、DE,DE與邊AB交于點F,F(xiàn)G∥BE且與AE交于點G.
(1)求證:GF=BF.
(2)在BC邊上取點M,使得BM=BE,聯(lián)結(jié)AM交DE于點O.求證:FOED=ODEF.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操作:“如圖1,P是平面直角坐標系中一點(x軸上的點除外),過點P作PC⊥x軸于點C,點C繞點P逆時針旋轉(zhuǎn)60°得到點Q.”我們將此由點P得到點Q的操作稱為點的T變換.

(1)點P(a,b)經(jīng)過T變換后得到的點Q的坐標為 ;若點M經(jīng)過T變換后得到點N(6,﹣ ),則點M的坐標為
(2)A是函數(shù)y= x圖象上異于原點O的任意一點,經(jīng)過T變換后得到點B.
①求經(jīng)過點O,點B的直線的函數(shù)表達式;
②如圖2,直線AB交y軸于點D,求△OAB的面積與△OAD的面積之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