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2016浙江省衢州市)如圖1,在直角坐標系xoy中,直線l:y=kx+b交x軸,y軸于點E,F,點B的坐標是(2,2),過點B分別作x軸、y軸的垂線,垂足為A、C,點D是線段CO上的動點,以BD為對稱軸,作與△BCD或軸對稱的△BC′D.
(1)當∠CBD=15°時,求點C′的坐標.
(2)當圖1中的直線l經(jīng)過點A,且時(如圖2),求點D由C到O的運動過程中,線段BC′掃過的圖形與△OAF重疊部分的面積.
(3)當圖1中的直線l經(jīng)過點D,C′時(如圖3),以DE為對稱軸,作于△DOE或軸對稱的△DO′E,連結O′C,O′O,問是否存在點D,使得△DO′E與△CO′O相似?若存在,求出k、b的值;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答案】(1)C′(,1);(2);(3)存在,k=,b=1.
【解析】試題(1)利用翻折變換的性質(zhì)得出∠CBD=∠C′BD=15°,C′B=CB=2,進而得出CH的長,進而得出答案;
(2)首先求出直線AF的解析式,進而得出當D與O重合時,點C′與A重合,且BC′掃過的圖形與△OAF重合部分是弓形,求出即可;
(3)根據(jù)題意得出△DO′E與△COO′相似,則△COO′必是Rt△,進而得出Rt△BAE≌Rt△BC′E(HL),再利用勾股定理求出EO的長進而得出答案.
試題解析:(1)∵△CBD≌△C′BD,∴∠CBD=∠C′BD=15°,C′B=CB=2,∴∠CBC′=30°,如圖1,作C′H⊥BC于H,則C′H=1,HB=,∴CH=,∴點C′的坐標為:(,1);
(2)如圖2,∵A(2,0),,∴代入直線AF的解析式為:,∴b=,則直線AF的解析式為:,∴∠OAF=30°,∠BAF=60°,∵在點D由C到O的運動過程中,BC′掃過的圖形是扇形,∴當D與O重合時,點C′與A重合,且BC′掃過的圖形與△OAF重合部分是弓形,當C′在直線上時,BC′=BC=AB,∴△ABC′是等邊三角形,這時∠ABC′=60°,∴重疊部分的面積是:=;
(3)如圖3,設OO′與DE交于點M,則O′M=OM,OO′⊥DE,若△DO′E與△COO′相似,則△COO′必是Rt△,在點D由C到O的運動過程中,△COO′中顯然只能∠CO′O=90°,∴CO′∥DE,∴CD=OD=1,∴b=1,連接BE,由軸對稱性可知C′D=CD,BC′=BC=BA,∠BC′E=∠BCD=∠BAE=90°,在Rt△BAE和Rt△BC′E中,∵BE=BE,AB=BC′,∴Rt△BAE≌Rt△BC′E(HL),∴AE=C′E,∴DE=DC′+C′E=DC+AE,設OE=x,則AE=2﹣x,∴DE=DC+AE=3﹣x,由勾股定理得:,解得:x=,∵D(0,1),E(,0),∴,解得:k=,∴存在點D,使△DO′E與△COO′相似,這時k=,b=1.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在矩形ABCD中,P是AD上一動點,O為BD的中點,連接PO并延長,交BC于點Q.
(1) 求證:四邊形PBQD是平行四邊形
(2) 若AD=6cm,AB=4cm, 點P從點A出發(fā),以1cm/s的速度向點D運動(不與點D重合),設點P運動時間為t s , 請用含t的代數(shù)式表示PD的長,并求出當t為何值時,四邊形PBQD是菱形。并求出此時菱形的周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甲、乙兩人分別從相距100km的A、B兩地同時出發(fā)相向而行,并以各自的速度勻速行駛.甲出發(fā)2h后到達B地立即按原路返回,返回時速度提高了30km/h,回到A地后在A地休息等乙,乙在出發(fā)5h后到達A地.(友情提醒:可以借助用線段圖分析題目)
(1)乙的速度是_______,甲從A地到B地的速度是_______,甲在出發(fā)_______小時到達A地.
(2)出發(fā)多長時間兩人首次相遇?
(3)出發(fā)多長時間時,兩人相距30千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上有個點A(﹣1,0),點A第1次向上跳動1個單位至點A1(﹣1,1),緊接著第2次向右跳動2個單位至點A2(1,1),第3次向上跳動1個單位至點A3,第4次向左跳動3個單位至點A4,第5次又向上跳動1個單位至點A5,第6次向右跳動4個單位至點A6,……,依此規(guī)律跳動下去,點A第2019次跳動至點A2019的坐標是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菱形ABCD的頂點A在x軸負半軸上,頂點B在x軸正半軸上.若拋物線p=ax2-10ax+8(a>0)經(jīng)過點C、D,則點B的坐標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在△ABC中,AB=AC,D為BC中點,AE∥BD,且AE=BD.
(1)求證:四邊形AEBD是矩形;
(2)連接CE交AB于點F,若BE=2,AE=2,求EF的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材料,并回答下列問題
如圖1,以AB為軸,把△ABC翻折180°,可以變換到△ABD的位置;
如圖2,把△ABC沿射線AC平移,可以變換到△DEF的位置.像這樣,其中的一個三角形是另一個三角形經(jīng)翻折、平移等方法變換成的,這種只改變位置,不改變形狀大小的圖形變換,叫三角形的全等變換.班里學習小組針對三角形的全等變換進行了探究和討論
(1)請你寫出一種全等變換的方法(除翻折、平移外), .
(2)如圖2,前進小組把△ABC沿射線AC平移到△DEF,若平移的距離為2,且AC=5,則DC= .
(3)如圖3,圓夢小組展開了探索活動,把△ABC紙片沿DE折疊,使點A落在四邊形BCDE內(nèi)部點A′的位置,且得出一個結論:2∠A′=∠1+∠2.請你對這個結論給出證明.
(4)如圖4,奮進小組則提出,如果把△ABC紙片沿DE折疊,使點A落在四邊形BCDE外部點A′的位置,此時∠A′與∠1、∠2之間結論還成立嗎?若成立,請給出證明,若不成立,寫出正確結論并證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平行四邊形ABCD中,點O是對角線AC的中點,點E在邊AB上,連接DE,取DE的中點F,連接EO并延長交CD于點G.若BE=3CG,OF=2,則線段AE的長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問題情境)一節(jié)數(shù)學課后,老師布置了一道課后練習題:
如圖:已知在Rt△ABC中,AC=BC,∠ACB=90°,CD⊥AB于點D,點E、F分別在A和BC上,∠1=∠2,FG⊥AB于點G,求證:△CDE≌△EGF.
(1)閱讀理解,完成解答
本題證明的思路可用下列框圖表示:
根據(jù)上述思路,請你完整地書寫這道練習題的證明過程;
(2)特殊位置,證明結論
若CE平分∠ACD,其余條件不變,求證:AE=BF;
(3)知識遷移,探究發(fā)現(xiàn)
如圖,已知在Rt△ABC中,AC=BC,∠ACB=90°,CD⊥AB于點D,若點E是DB的中點,點F在直線CB上且滿足EC=EF,請直接寫出AE與BF的數(shù)量關系.(不必寫解答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