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十堰)已知拋物線C1:y=-x2+2mx+n(m,n為常數(shù),且m≠0,n>0)的頂點為A,與y軸交于點C;拋物線C2與拋物線C1關于y軸對稱,其頂點為B,連接AC,BC,AB.
注:拋物線y=ax2+bx+c(a≠0)的頂點坐標為
(1)請在橫線上直接寫出拋物線C2的解析式:______;
(2)當m=1時,判定△ABC的形狀,并說明理由;
(3)拋物線C1上是否存在點P,使得四邊形ABCP為菱形?如果存在,請求出m的值;如果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答案】分析:(1)根據軸對稱的性質可得:關于y軸對稱,縱坐標不變,橫坐標互為相反數(shù),即可求得;
(2)根據軸對稱的性質可得:AC=BC等腰三角形,借助于輔助線,又可求得∠ACy=45°,可得△ABC為等腰直角三角形;
(3)首先假設成立,根據菱形的性質求解,求得m=±,所以存在.
解答:解:(1)y=-x2-2mx+n.(2分)

(2)當m=1時,△ABC為等腰直角三角形.(3分)
理由如下:如圖:
∵點A與點B關于y軸對稱,點C又在y軸上,
∴AC=BC.(4分)
過點A作拋物線C1的對稱軸交x軸于D,過點C作CE⊥AD于E.
∴當m=1時,頂點A的坐標為A(1,1+n),
∴CE=1.
又∵點C的坐標為(0,n),
∴AE=1+n-n=1.
∴AE=CE.
從而∠ECA=45°,
∴∠ACy=45度.
由對稱性知∠BCy=∠ACy=45°,
∴∠ACB=90度.
∴△ABC為等腰直角三角形.(7分)

(3)假設拋物線C1上存在點P,使得四邊形ABCP為菱形,則PC=AB=BC.
由(2)知,AC=BC,
∴AB=BC=AC.
從而△ABC為等邊三角形.(8分)
∴∠ACy=∠BCy=30度.
∵四邊形ABCP為菱形,且點P在C1上,
∴點P與點C關于AD對稱.
∴PC與AD的交點也為點E,
因此∠ACE=90°-30°=60度.
∵點A,C的坐標分別為A(m,m2+n),C(0,n),
∴AE=m2+n-n=m2,CE=|m|.
在Rt△ACE中,tan60°===
∴|m|=,∴m=±
故拋物線C1上存在點P,使得四邊形ABCP為菱形,
此時m=±.(12分)
說明:只求出m的一個值扣(2分).
點評:此題考查了二次函數(shù)與四邊形以及軸對稱圖形的綜合知識,解題時要注意輔助線選擇與應用,還要注意數(shù)形結合思想的應用.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2006年全國中考數(shù)學試題匯編《一次函數(shù)》(02)(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2006•十堰)已知直線L經過第一、二、四象限,則其解析式可以為    (寫出一個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2006年湖北省十堰市中考數(shù)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2006•十堰)已知直線L經過第一、二、四象限,則其解析式可以為    (寫出一個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2009年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qū)中考模擬數(shù)學試卷(新圍初中2 楊利金) (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2006•十堰)已知拋物線C1:y=-x2+2mx+n(m,n為常數(shù),且m≠0,n>0)的頂點為A,與y軸交于點C;拋物線C2與拋物線C1關于y軸對稱,其頂點為B,連接AC,BC,AB.
注:拋物線y=ax2+bx+c(a≠0)的頂點坐標為
(1)請在橫線上直接寫出拋物線C2的解析式:______;
(2)當m=1時,判定△ABC的形狀,并說明理由;
(3)拋物線C1上是否存在點P,使得四邊形ABCP為菱形?如果存在,請求出m的值;如果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2009年廣西桂林市中考數(shù)學模擬試卷(縣聯(lián)考)(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2006•十堰)已知拋物線C1:y=-x2+2mx+n(m,n為常數(shù),且m≠0,n>0)的頂點為A,與y軸交于點C;拋物線C2與拋物線C1關于y軸對稱,其頂點為B,連接AC,BC,AB.
注:拋物線y=ax2+bx+c(a≠0)的頂點坐標為
(1)請在橫線上直接寫出拋物線C2的解析式:______;
(2)當m=1時,判定△ABC的形狀,并說明理由;
(3)拋物線C1上是否存在點P,使得四邊形ABCP為菱形?如果存在,請求出m的值;如果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