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所示三角形,不是下列立體圖形的左視圖
[     ]
A.
B.
C.
D.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37、如圖①所示,已知直線m∥n,A,B為直線n上的兩點,C,D為直線m上的兩點.
(1)寫出圖中面積相等的各對三角形
△ABC和△ABD,△AOC和△BOD,△CDA和△CDB

(2)如果A,B,C為三個定點,點D在m上移動,那么無論D點移動到任何位置,總有
△ABD
與△ABC的面積相等,理由是
平行線間的距離處處相等
;
解決以下問題:如圖②所示,五邊形ABCDE是張大爺十年前承包的一塊土地的示意圖,經(jīng)過多年開墾荒地,現(xiàn)已變成如圖③所示的形狀,但承包土地與開墾荒地的分界小路(即圖中的折線CDE)還保留著.張大爺想過E點修一條直路,使直路左邊的土地面積與承包時的一樣多,右邊的土地面積與開墾荒地面積一樣多.請你用相關(guān)的幾何知識,按張大爺?shù)囊笤O(shè)計出修路方案.(不計分界小路與直路的占地面積)
(3)寫出設(shè)計方案,并在圖③中畫出相應(yīng)的圖形;
(4)說明方案設(shè)計的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20、已知:如圖,AB是⊙O的直徑,P是AB上的一點(與A、B不重合),QP⊥AB,垂足為P,直線QA交⊙O于C點,過C點作⊙O的切線交直線QP于點D.則△CDQ是等腰三角形.
對上述命題證明如下:
證明:連接OC
∵OA=OC
∴∠A=∠1
∵CD切O于C點
∴∠OCD=90°
∴∠1+∠2=90°
∴∠A+∠2=90°
在RtQPA中,∠QPA=90°
∴∠A+∠Q=90°
∴∠2=∠Q
∴DQ=DC
即CDQ是等腰三角形.
問題:對上述命題,當點P在BA的延長線上時,其他條件不變,如圖所示,結(jié)論“△CDQ是等腰三角形”還成立嗎?若成立,請給予證明;若不成立,請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如圖所示,Rt△ABC是一張放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的紙片,點C與原點O重合,點A在x軸的正半軸上,點B在y軸的正半軸上,已知OA=3,OB=4.將紙片的直角部分翻折,使點C落在精英家教網(wǎng)AB邊上,記為D點,AE為折痕,E在y軸上.
(1)在如圖所示的直角坐標系中,求E點的坐標及AE的長.
(2)線段AD上有一動點P(不與A、D重合)自A點沿AD方向以每秒1個單位長度向D點作勻速運動,設(shè)運動時間為t秒(0<t<3),過P點作PM∥DE交AE于M點,過點M作MN∥AD交DE于N點,求四邊形PMND的面積S與時間t之間的函數(shù)關(guān)系式,當t取何值時,S有最大值?最大值是多少?
(3)當t(0<t<3)為何值時,A、D、M三點構(gòu)成等腰三角形?并求出點M的坐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問題背景:
在△ABC中,AB、BC、AC三邊的長分別為
5
、
10
、
13
,求這個三角形的面積.
小輝同學(xué)在解答這道題時,先建立一個正方形網(wǎng)格(每個小正方形的邊長為1),再在網(wǎng)格中畫出格點△ABC(即△ABC三個頂點都在小正方形的頂點處),如圖①所示.這樣不需求△ABC的高,而借用網(wǎng)格就能計算出它的面積.我們把上述求△ABC面積的方法叫做構(gòu)圖法.
(1)若△ABC三邊的長分別為
5
a,2
2
a,
17
a
(a>0),請利用圖②的正方形網(wǎng)格(每個小正方形的邊長為a)畫出相應(yīng)的△ABC,并求出它的面積.
思維拓展:
(2)若△ABC三邊的長分別為
m2+16n2
9m2+4n2
,2
m2+n2
(m>0,n>0,且m≠n),試運用構(gòu)圖法求出這三角形的面積.
探索創(chuàng)新:
(3)已知a、b都是正數(shù),a+b=3,求當a、b為何值時
a2+4
+
b2+25
有最小值,并求這個最小值.
(4)已知a,b,c,d都是正數(shù),且a2+b2=c2,c
a2-d2
=a2,求證: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