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數學 > 題目詳情

正方形ABCD與正方形OEFG中,點D和點F的坐標分別為(-3,2)和(1,-1),則這兩個正方形的位似中心的坐標為________.

(-1,0)或(5,-2).
分析:由圖形可得兩個位似圖形的位似中心必在x軸上,連接AF、DG,其交點即為位似中心,進而再由位似比即可求解位似中心的坐標.
解答:解:當位似中心在兩正方形之間,
連接AF、DG,交于H,如圖所示,則點H為其位似中心,且H在x軸上,
∵點D的縱坐標為2,點F的縱坐標為1,
∴其位似比為2:1,
∴CH=2HO,即OH=OC,
又C(-3,0),∴OC=3,
∴OH=1,
所以其位似中心的坐標為(-1,0);
當位似中心在正方形OEFG的右側時,如圖所示,連接DE并延長,連接CF并延長,
兩延長線交于M,過M作MN⊥x軸,
∵點D的縱坐標為2,點F的縱坐標為1,
∴其位似比為2:1,
∴EF=DC,即EF為△MDC的中位線,
∴ME=DE,又∠DEC=∠MEN,∠DCE=∠MNE=90°,
∴△DCE≌△MNE,
∴CE=EN=OC+OE=3+1=4,即ON=5,MN=DC=2,
則M坐標為(5,-2),

綜上,位似中心為:(-1,0)或(5,-2).
故答案為:(-1,0)或(5,-2)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了位似變換以及坐標與圖形結合的問題,能夠熟練運用位似的性質求解一些簡單的位似計算問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數學 來源: 題型:

如圖,直線l1:y=-x+1與兩直線l2:y=2x,l3:y=x分別相交于M、N兩點.設點P為x軸上的一點,過點P的直線l:y=-x+b與直線l2、l3分別交于A、C兩點,以線段AC為對角線作正方形ABCD.
(1)寫出正方形ABCD各頂點的坐標(用b表示);
(2)當點P從原點O出發(fā),沿著x軸的正方向運動時,設正方形ABCD和△OMN重疊部分的面積為S,求S與b之間的函數關系式,并寫出自變量b的取值范圍.
精英家教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學 來源: 題型:

(2013•恩施州)如圖所示,在直角坐標系中放置一個邊長為1的正方形ABCD,將正方形ABCD沿x軸的正方向無滑動的在x軸上滾動,當點A離開原點后第一次落在x軸上時,點A運動的路徑線與x軸圍成的面積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學 來源: 題型:

如圖,已知正方形ABCD的邊長為4,將正方形置于平面直角坐標系xOy中,使AB在x軸的負半軸上,A點的坐標是(-1,0).
(1)若經過點C的直線y=-
125
x-8
與x軸交于點E,求四邊形AECD的面積;
(2)是否存在經過點E的直線l將正方ABCD分成面積相等的兩部分?若存在,求出直線l的解析式;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學 來源:江蘇省徐州市2007年初中畢業(yè)、升學考試數學試題 題型:044

如圖,直線l1∶y=-x+1與兩直線l2∶y=2x、l3∶y=x分別交于M、N兩點.設點P為x軸上的一點,過點P的直線l∶y=-x+b與直線l2l3分別交于A、C兩點,以線段AC為對角線作正方形ABCD.

(1)寫出正方形ABCD個頂點的坐標(用b表示);

(2)當點P從原點O出發(fā),沿著x軸的正方向運動時,設正方形ABCD與△OMN重疊部分的面積為S,求S與b之間的函數關系式,并寫出相應自變量的取值范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學 來源: 題型:

如圖,直線與直線分別交于M、N兩點,設P為軸上的一點,過點P的直線與直線、分別交于A、C兩點,以線段AC為對角線作正方形ABCD.

    (1)寫出正方形ABCD各頂點的坐標(用b表示);

    (2)當點P從原點O出發(fā),沿著軸的正方向運動時,設正方形ABCD與△OMN重疊部分的面積為S,求S與b之間的函數關系式,并寫出相應自變量b的取值范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