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兩地相距240千米,乙車從地駛向地,行駛80千米后,甲車從地出發(fā)駛向地,甲車行駛5小時到達地,并原地休息.甲、乙兩車勻速行駛,乙車速度是甲車速度的倍.

1)甲車的行駛速度是 千米/時,乙車的行駛速度是 千米/時;

2)求甲車出發(fā)后幾小時兩車相遇;(列方程解答此問)

3)若乙車到達地休息一段時間后按原路原速返回,且比甲車晚1小時到達地.乙車從地出發(fā)到返回地過程中,乙車出發(fā) 小時,兩車相距40千米.

【答案】1)48,80 (2)1.25 (3)2.5

【解析】

1)根據(jù)速度等于路程除以時間即可求出甲車的行駛速度,從而得到乙車的行駛速度;

2)設甲車出發(fā)后x小時兩車相遇,根據(jù)題意列出方程求解即可;

3)算出乙車從開始返回到甲車到達B地所需的時間,再算出甲車到達B地后,乙車的行駛時間,兩個時間相加即可求解.

1)甲車的行駛速度:(千米/小時)

乙車的行駛速度:(千米/小時);

2)設甲車出發(fā)后x小時兩車相遇

解得

故甲車出發(fā)后1.25小時兩車相遇;

3)∵乙車比甲車晚1小時到達

∴甲車到達B地時,乙車距B地80千米

∴在乙車從A地返回B地的過程中,兩車的距離不斷地縮短

故在甲車到達B地后,乙車再行駛0.5小時,兩車相距40千米

∴乙車行駛時間小時

故乙車出發(fā)2.5小時,兩車相距40千米.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垂足為點,相交于點.

1)求的度數(shù).

2)求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ABC中,∠BAC=90°,AB=AC,點D為直線BC上一動點(點D不與B,C重合),以AD為邊在AD右側作正方形ADEF,連接CF.

(1)觀察猜想

如圖1,當點D在線段BC上時,

①BC與CF的位置關系為:   

②BC,CD,CF之間的數(shù)量關系為:   ;(將結論直接寫在橫線上)

(2)數(shù)學思考

如圖2,當點D在線段CB的延長線上時,結論①,②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請給予證明;若不成立,請你寫出正確結論再給予證明.

(3)拓展延伸

如圖3,當點D在線段BC的延長線上時,延長BA交CF于點G,連接GE.若已知AB=2,CD=BC,請求出GE的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直線y=2x與反比例函數(shù) (k≠0x>0)的圖象交于點A(1,m),B(n,t)是反比例函數(shù)圖象上一點n=2t。

(1)k的值和點B坐標

(2)若點Px軸上,使得△PAB的面積為2,直接寫出點P坐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在綜合與實踐課上,同學們以“一個含的直角三角尺和兩條平行線”為背景開展數(shù)學活動,如圖,已知兩直線和直角三角形,.

操作發(fā)現(xiàn):

1)在如圖1中,,求的度數(shù);

2)如圖2,創(chuàng)新小組的同學把直線向上平移,并把的位置改變,發(fā)現(xiàn),說明理由;

實踐探究:

3)縝密小組在創(chuàng)新小組發(fā)現(xiàn)結論的基礎上,將如圖中的圖形繼續(xù)變化得到如圖,平分,此時發(fā)現(xiàn)又存在新的數(shù)量關系,請直接寫出的數(shù)量關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將正面分別寫著數(shù)字1,2,3的三張卡片(注:這三張卡片的形狀、大小、質(zhì)地,顏色等其他方面完全相同,若背面上放在桌面上,這三張卡片看上去無任何差別)洗勻后,背面向上放在桌面上,從中先隨機抽取一張卡片,記該卡片上的數(shù)字為x,再把剩下的兩張卡片洗勻后,背面向上放在桌面上,再從這兩張卡片中隨機抽取一張卡片,記該卡片上的數(shù)字為y.

(1)用列表法或樹狀圖法(樹狀圖也稱樹形圖)中的一種方法,寫出(x,y)所有可能出現(xiàn)的結果.

(2)求取出的兩張卡片上的數(shù)字之和為偶數(shù)的概率P.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將矩形ABCD沿直線AE折疊,頂點D恰好落在BC邊上F點處,已知AD10cm,BF6cm

(1)DE的值;

(2)求圖中陰影部分的面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已知ABCD,現(xiàn)將一直角三角形PMN放入圖中,其中P=90°,PM交AB于點E,PN交CD于點F

(1)當PMN所放位置如圖所示時,則PFD與AEM的數(shù)量關系為   ;

(2)當PMN所放位置如圖所示時,求證:∠PFD﹣∠AEM=90°;

(3)在(2)的條件下,若MN與CD交于點O,且∠DON=30°,∠PEB=15°,求N的度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等腰三角形ABC的底邊BC長為4,面積是16,腰AC的垂直平分線EF分別交AC,AB邊于EF若點DBC邊的中點,點M為線段EF上一動點,則周長的最小值為  

A. 6 B. 8 C. 10 D. 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