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已知⊙O的半徑為5,且點O在直線l上,小明用一個三角板學具(∠ABC=90°,AB=BC=8)做數(shù)學實驗:
(1)如圖①,若A、B兩點在⊙O上滑動,直線BC分別與⊙O,L相交于點D,E.
①求BD的長;②當OE=6時,求BE的長;

(2)如圖②,當點B在直線l上,點A在⊙O上,BC與⊙O相切于點P時,則切線長PB=

【答案】
(1)解:如圖所示:連接AD.

∵∠ABD=90°,

∴AD是圓O的直徑.

∴AD=10.

在Rt△ABD中,BD= =6.

②如圖1所示:過點O作OF⊥BD,垂足為F.

∵OF⊥BD,BD=6,

∴BF=FD=3.

在Rt△ODF中,OF= =4.

在Rt△OFE中,EF= =2

∴BE=FB+EF=3+2


(2)4
【解析】解:(2)如圖②中,連接PO,并延長交⊙O于點Q,連接AQ,AP,

∵BC是⊙O的切線,PQ是直徑
∴∠CPO=∠CBA=∠PAQ=90°,
∴PQ∥AB,
∴∠PAB=∠APQ,
∵∠PAQ=∠PBA=90°,
∴△PAQ∽△ABP,
= ,
∴PA2=80,
在RT△PAB中,PB= = =4.
所以答案是4.
【考點精析】本題主要考查了切線的性質定理的相關知識點,需要掌握切線的性質:1、經過切點垂直于這條半徑的直線是圓的切線2、經過切點垂直于切線的直線必經過圓心3、圓的切線垂直于經過切點的半徑才能正確解答此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我縣實施新課程改革后,學生的自主字習、合作交流能力有很大提高.張老師為了了解所教班級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具體情況,對本班部分學生進行了為期半個月的跟蹤調査,并將調査結果分成四類,A:特別好;B:好;C:一般;D:較差;并將調査結果繪制成以下兩幅不完整的統(tǒng)計圖,請你根據(jù)統(tǒng)計圖解答下列問題:

(1)本次調查中,張老師一共調査了名同學,其中C類女生有名,D類男生有名;
(2)將上面的條形統(tǒng)計圖補充完整;
(3)為了共同進步,張老師想從被調査的A類和D類學生中分別選取一位同學進行“一幫一”互助學習,請用列表法或畫樹形圖的方法求出所選兩位同學恰好是一位男同學和一位女同學的概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正方形ABCD和正方形OEFG中,點A和點F的坐標分別為(3,2),(﹣1,﹣1),則兩個正方形的位似中心的坐標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在破殘的圓形殘片上,弦AB的垂直平分線交弧AB于點C,交弦AB于點D,已知AB=8 cm,CD=2 cm.求破殘的圓形殘片的半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校課外活動小組采用簡單隨機抽樣的方法,對本校九年級學生的睡眠時間(單位:h)進行了調查,并將所得數(shù)據(jù)整理后繪制出頻數(shù)分布直方圖的一部分(如圖).設圖中從左至右前5個小組的頻率分別是0.04,0.08,0.24,0.28,0.24,第2小組的頻數(shù)為4.(每組只含最小值,不含最大值)

(1)該課外活動小組抽取的樣本容量是多少?請補全圖中的頻數(shù)分布直方圖;
(2)樣本中,睡眠時間在哪個范圍內的人數(shù)最多?這個范圍的人數(shù)是多少?
(3)設該校九年級學生900名,若合理的睡眠時間范圍為7≤h<9,你對該校九年級學生的睡眠時間做怎樣的分析、推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點E,F分別是等邊△ABC中AC,AB邊上的中點,以AE為邊向外作等邊△ADE.

(1)求證:四邊形AFED是菱形;
(2)連接DC,若BC=10,求四邊形ABCD的面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計算: +( 1﹣2cos60°+(3﹣π)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方程 ,且關于x的不等式組 只有4個整數(shù)解,那么b的取值范圍是(
A.﹣1<b≤3
B.2<b≤3
C.8≤b<9
D.3≤b<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1,在△ABC中,CD為AB邊上的中線,點E、F分別在線段CD、AD上,且 .點G是EF的中點,射線DG交AC于點H.

(1)求證:△DFE∽△DAC;
(2)請你判斷點H是否為AC的中點?并說明理由;
(3)若將△ADH繞點D順時針旋轉至△A′DH′,使射線DH′與射線CB相交于點M(不與B,C重合.圖2是旋轉后的一種情形),請?zhí)骄俊螧MD與∠BDA′之間所滿足的數(shù)量關系,并加以證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