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如圖,在直角梯形ABCD中,AD∥BC,∠B=90°,CD=8,BC=12,∠ACB=30°,E為BC邊上一點,以BE為邊作正三角形BEF,使正三角形BEF和梯形ABCD在BC的同側(cè).
(l)當(dāng)正三角形BEF的頂點F恰好落在對角線AC上時,求BE的長;
(2)將(1)問中的正三角形BEF沿BC向右平移,記平移中的正三角形BEF為正三角形B′E′F′,當(dāng)點E與點C重合時停止平移.設(shè)平移的距離為x,正三角形B′E′F′的邊B′E′和E′F′分別與AC交于點M和點N,連接,DM,DN:
①設(shè)正三角形B′E′F′與△ABC重疊部分的面積為S,求S與x之間的函數(shù)關(guān)系式,并寫出自變量x的取值范圍,求當(dāng)DN取得最小值時,求出S的值;
②是否存在這樣的x,使三角形DMN是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x的值;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分析:(1)如圖1,作FQ⊥BC于Q,DH⊥BC于H,根據(jù)等邊三角形的性質(zhì)和直角三角形的性質(zhì)就可以求出BF的值,從而求出BE的值而得出結(jié)論;
(2))①如圖2,作NG⊥BC于G,根據(jù)直角三角形的性質(zhì)可以求出B′M、MC、E′N的值,再利用三角形的面積公式就可以求出S與x之間的函數(shù)關(guān)系式,當(dāng)DN⊥AC時,DN的值最小,在直角三角形中根據(jù)勾股定理就可以求出x的值,從而求出此時x的值;
(3)根據(jù)圖3、圖4三種情況當(dāng)∠DMN=90°、∠DNM=90°或∠MDN=90°時由直角三角形的性質(zhì)討論討論就可以求出x的值,從而得出結(jié)論.
解答:解:(1)如圖1,作FQ⊥BC于Q,DH⊥BC于H,
∴∠FQC=∠DHC=90°.
∵AD∥BC,
∴∠DAC=∠6=30°.
∵∠ABC=90°,∠ACB=30°,
∴∠3=60°.
∵BC=12,
∴AB=4
3
,AC=8
3
,
∴DH=4
3

∵CD=8,
∴cos∠7=
3
2

∴∠7=30°,
∴∠DCH=60°,
∴∠8=30°,
∴∠8=∠DAC,
∴AD=DC=8.
∵△BEF是等邊三角形,
∴∠1=∠4=60°,BF=BE=EF,
∴∠2=∠5=30°,
∴∠AFB=90°.
∴∠5=∠6,
∴EF=EC.
在Rt△ABF中,由勾股定理,得
AF=2
3
,BF=6,
∴BE=6.
(2)①如圖2,作NG⊥BC于G,
∴∠NGC=90°.
∵∠F′B′C=60°,∠ACB=30°,
∴∠B′MC=90°.
∵BB′=x,
∴B′C=12-x,CE′=12-6-x=6-x
∴B′M=6-
1
2
x,MC=6
3
-
3
2
x,E′N=6-x,
∴GE′=3-
1
2
x,GN=3
3
-
3
2
x,
∴S=
(6-
1
2
x)(6
3
-
3
2
x)
2
-
(6-x)(3
3
-
3
2
x)
2
,
S=-
3
8
x2
+9
3
,(0≤x≤6),
∵DN最小,
∴DN⊥AC,
在Rt△DNC中,由勾股定理,得
DN=4,CN=4
3

在Rt△GNC中,由勾股定理,得
GN=2
3
,
在Rt△GNE′中,由勾股定理,得
GE′=2,E′N=4.
∴CE′=4.
∴BB′=12-4-6=2.
∴S=-
3
8
×4+9
3
,
=9
3
-
3
2

=
17
2
3

②如圖3,當(dāng)DN⊥AC于N時,作NG⊥BC于G,
∴∠DNM=∠DNC=∠NGC=90°,
在Rt△DNC中,由勾股定理,得
DN=4,CN=4
3

在Rt△NGC中,由勾股定理,得
NG=2
3
,
在RtNGE′中,由勾股定理,得
GE′=2,NE′=4,
∴CE′=4,
∴x=12-6-4=2;
如圖4,當(dāng)DM⊥AC于M時,
∴∠AMC=90°,
在Rt△DMC中由勾股定理,得
DM=3,MC=4
3

∵∠F′B′E′=60°,∠ACB=30°,
∴∠B′MC=90°,
在Rt△B′MC中,由勾股定理,得
B′M=4,B′C=8,
∴x=12-8=4;
通過作圖為,當(dāng)∠MDN=90°時,直角三角形DMN不存在.
故x的值為:2或4.
點評:本題考查了平行線的性質(zhì),等邊三角形的性質(zhì),直角三角形的性質(zhì)及圖形運動的綜合運用,解答時抓住等邊三角形的性質(zhì)和直角三角形的性質(zhì)是重點.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2011年河南省周口市初一下學(xué)期相交線與平行線專項訓(xùn)練 題型:解答題

如圖,以Rt△ABO的直角頂點O為原點,OA所在的直線為x軸,OB所在的直線為y軸,建立平面直角坐標(biāo)系.已知OA=4,OB=3,一動點P從O出發(fā)沿OA方向,以每秒1個

單位長度的速度向A點勻速運動,到達(dá)A點后立即以原速沿AO返回;點Q從A點出發(fā)

沿AB以每秒1個單位長度的速度向點B勻速運動.當(dāng)Q到達(dá)B時,P、Q兩點同時停止

運動,設(shè)P、Q運動的時間為t秒(t>0).

(1) 試求出△APQ的面積S與運動時間t之間的函數(shù)關(guān)系式;

(2) 在某一時刻將△APQ沿著PQ翻折,使得點A恰好落在AB邊的點D處,如圖①.

求出此時△APQ的面積.

(3) 在點P從O向A運動的過程中,在y軸上是否存在著點E使得四邊形PQBE為等腰梯

形?若存在,求出點E的坐標(biāo);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4) 伴隨著P、Q兩點的運動,線段PQ的垂直平分線DF交PQ于點D,交折線QB-BO-OP于點F. 當(dāng)DF經(jīng)過原點O時,請直接寫出t的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xué) 來源:2011年河南省周口市初一下學(xué)期平移專項訓(xùn)練 題型:解答題

如圖,以Rt△ABO的直角頂點O為原點,OA所在的直線為x軸,OB所在的直線為y軸,建立平面直角坐標(biāo)系.已知OA=4,OB=3,一動點P從O出發(fā)沿OA方向,以每秒1個

單位長度的速度向A點勻速運動,到達(dá)A點后立即以原速沿AO返回;點Q從A點出發(fā)

沿AB以每秒1個單位長度的速度向點B勻速運動.當(dāng)Q到達(dá)B時,P、Q兩點同時停止

運動,設(shè)P、Q運動的時間為t秒(t>0).

(1) 試求出△APQ的面積S與運動時間t之間的函數(shù)關(guān)系式;

(2) 在某一時刻將△APQ沿著PQ翻折,使得點A恰好落在AB邊的點D處,如圖①.

求出此時△APQ的面積.

(3) 在點P從O向A運動的過程中,在y軸上是否存在著點E使得四邊形PQBE為等腰梯

形?若存在,求出點E的坐標(biāo);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4) 伴隨著P、Q兩點的運動,線段PQ的垂直平分線DF交PQ于點D,交折線QB-BO-OP于點F. 當(dāng)DF經(jīng)過原點O時,請直接寫出t的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