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與人類生活關系密切的細菌和真菌,請分析回答:
(1)圖中的甲屬于________,乙、丙、丁屬于________.
(2)細菌是________細胞生物(選填單或多),細菌有細胞壁、________、細胞質(zhì)等基本結構,有遺傳物質(zhì)________集中的區(qū)域,卻沒有成形的________,是原核生物.
(3)真菌與細菌的繁殖方式不同,通過產(chǎn)生大量的________(圖丁中代碼a所示的結構)來繁殖后代.
(4)細菌和真菌的細胞中都沒有葉綠體,大多只能利用現(xiàn)成的有機物生活,營養(yǎng)方式為________(自養(yǎng)/異養(yǎng))。
(5)在人類生活中,圖________代表的酵母菌被利用于釀酒和饅頭等食品的制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生物體能從小長大的原因敘述最全面的是
A. 細胞的分裂和體積的增大 B. 細胞的數(shù)目增多
C. 細胞的體積不斷增大 D. 營養(yǎng)狀況的好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分析如圖,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 此圖表示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組成
B. 圖中的生物構成了食物網(wǎng)
C. 此圖表示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生物部分
D. 圖中的鳥和蟲所需能量最終都來自于植物體內(nèi)的有機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某研究小組為探究植物對空氣中塵埃粒子有何影響,進行了以下實驗;
①在甲乙兩個相同的房間內(nèi),在甲房間內(nèi)置入綠色植物10株,乙房間不放植物。
②同時向甲、乙兩個房間內(nèi)釋放等量的較大顆粒物,制造有塵埃粒子空氣環(huán)境。
③每隔1小時對甲、乙房間內(nèi)空氣中的塵埃粒子數(shù)進行檢測。
請分析回答:
(1)本實驗的假設是___。
(2)原開始時,甲、乙兩個房間塵埃粒子的檢測值有較明顯差異,檢測人員解釋這是此時顆粒物尚未分布均勻所致.那么,此時該如何檢測才能使實驗數(shù)據(jù)更加準確?___。
(3)如圖是釋放顆粒物1小時,在甲房間三個不同的位置檢測的結果,則此時甲房間的塵埃粒子數(shù)是____。
(4)在密閉的房間內(nèi),隨著時間的延長,大的顆粒物都會降落到地面,但最終檢測的結果是甲房間的塵埃粒子數(shù)遠遠少于乙房間的塵埃粒子數(shù),由此你推測植物能夠降低空氣中塵埃粒子的原因是___。
(5)植物在改善空氣質(zhì)量方面,除上述作用外,還具有___、___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圖為人體某處的血管結構和血流方向示意圖,下列有關敘述中正確的是
A. 若b為肺部毛細血管,則a內(nèi)流靜脈血,c內(nèi)流動脈血。
B. 若b為腎小球,則a內(nèi)流動脈血,c內(nèi)流靜脈血。
C. 若b為組織內(nèi)的毛細血管,則a內(nèi)流靜脈血,c內(nèi)流動脈血。
D. 若b為消化道壁的毛細血管,則a內(nèi)流靜脈血,c內(nèi)流動脈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的是幾種形態(tài)結構和生活環(huán)境各異的植物,請分析并回答下列問題:
(1)沒有根、莖、葉等器官分化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代號)類植物.
(2)_______(填字母代號)類植物可以作為檢測空氣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原因是其葉只有一層細胞,有毒氣體可以從背腹兩面浸入細胞.
(3)_______(填字母代號)類植物已具有根、莖、葉等器官的分化,并且體內(nèi)具有專門的輸導組織,所有該類植物同C類植物相比長得較為高大且結構也更為復雜.
(4)B、D、F三類植物的共同特點是都能產(chǎn)生______,F(xiàn)類植物與B、D類植物相區(qū)分的主要標準是_____________.
(5)ACE類植物的生殖細胞是_________,因此都屬于___________植物
(6)地球上90%的氧氣來自于[ ]___________進行光合作用制造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美國學者米勒模擬原始地球條件和大氣成分的實驗裝置,此實驗說明
A. 原始地球能形成原始生命
B. 原始地球條件下,無機小分子可以生成有機小分子
C. 生命起源于原始大氣
D. 紫外線等自然條件的長期作用形成原始生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用玉米幼苗作實驗材料,利用如圖實驗裝置進行探究活動,裝置中隔板與無色透明鐘罩之間以及隔板中央小孔與玉米莖之間都用凡士林密封,鐘罩內(nèi)放一小燒杯,分析并回答問題:
(1)將裝置放在陽光下一段時間,可見鐘罩內(nèi)壁上有許多小水珠,這些小水珠是通過玉米葉片上的___散失出來的。
(2)將裝置內(nèi)0點至24點之間二氧化碳濃度的連續(xù)變化情況,繪成曲線圖,分析0點到6點的曲線變化情況,可知該時間段內(nèi)植物主要進行__ 作用,從曲線圖可知,植物在__(時間)積累的有機物最多。
(3)若在裝置的小燒杯中加入澄清的石灰水,用來探究“玉米呼吸作用產(chǎn)生二氧化碳”,應將裝置放在___(明亮、黑暗)的環(huán)境中。
(4)若用裝置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可往小燒杯內(nèi)加入30mL氫氧化鈉溶液(氫氧化鈉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其對照實驗裝置中的小燒杯內(nèi)應加入___。
(5)將上述光合作用實驗后的玉米葉片摘下,放在盛有酒精小燒杯中隔水加熱,取出葉片漂洗后滴加碘液,只有對照裝置中的葉片變藍,說明光合作用還制造了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科普短文,回答問題。
2018年11月26日,南方科技大學生物系副教授賀建奎宣稱,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在中國誕生。此事件引起了全世界巨大的反響,很多科學工作者聯(lián)名抵制這種實驗的進行。利用基因編輯技術修改人類正常胚胎的基因,無論其目的為何,從倫理上來講都是全球科學界明令禁止的。
單論基因編輯技術來講,它比常規(guī)試管嬰兒多了一個步驟,即這個基因編輯是在體外受精(或者說實驗室培養(yǎng)皿受精)的過程中進行的。具體操作過程如下圖:
首先,要“清洗”精子,讓它從精液中分離出來。(因為HIV病毒有可能潛藏在精液中)
其次,在體外完成受精作用,形成一個胚胎,然后加入基因編輯工具,通過基因編輯技術修改CCR5 基因,使它控制的定位于白細胞表面的人體免疫相關的蛋白功能完全缺失,免受HIV感染。(白色人種中有1%的人天生具有CCR5的突變基因)
第三,當胚胎發(fā)育到3~5天時,移出幾個細胞,用來檢測基因編輯成功與否。
第四,將胚胎植入母親子宮完成發(fā)育。
請根據(jù)上述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1)露露和娜娜是一對雙胞胎姐妹,她們的體細胞中有46條染色體,那么她們的生殖細胞中的染色體可以表示成____________。
(2)正常情況下,受精的場所應該是圖中的[ ]_______,成功植入母體子宮后,胚胎發(fā)育所需要的氧氣和營養(yǎng)物質(zhì)可以通過________從母體獲得。
(3)“基因編輯嬰兒”是指通過______________技術修改CCR5基因,使其免受HIV感染。
(4)CCR5基因是有遺傳效應的_______片段,被修改后的CCR5基因_________(填“能”或“不能”)遺傳給后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