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在某一時刻測定一器官的動脈和靜脈血液內三種物質的含量,其相對數值如圖所示,該器官是( )
A. 肺 B. 腦 C. 小腸 D. 肌肉
【答案】C
【解析】試題從圖示中可以看出,血液流經該器官后,血液中的氧氣減少,二氧化碳增加,葡萄糖增加,即由動脈血變成靜脈血.血液進入肺的應是含氧氣較少的靜脈血,經過肺泡與血液的氣體交換后,離開時是含氧氣較多的動脈血,不符合題意.大腦的活動需要能量,需要通過呼吸作用分解有機物釋放能量,所以說葡萄糖的含量離開時應減少而不是增加,不符合題意.小腸是吸收營養(yǎng)物質的主要器官,飯后食物經過消化后,營養(yǎng)物質被吸收進入小腸絨毛的毛細血管和毛細淋巴管,由于小腸的生命活動需要能量,能量是細胞呼吸作用釋放的,細胞的呼吸作用消耗了氧氣,產生了二氧化碳,因而流經小腸的血液中,氧氣減少,二氧化碳增多;因而由小腸流出的血液養(yǎng)料豐富,氧氣少的靜脈血,符合題意.肌肉活動需要能量,需要通過呼吸作用分解有機物釋放能量,所以說葡萄糖的含量離開時應減少而不是增加,不符合題意.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霏霏和東東將一盆天竺葵放置在黑暗中一晝夜后,選取其中一個葉片,用三角形的黑紙片將葉片的上下兩面遮蓋起來(如圖一所示),置于陽光下照射一段時間后,摘下該葉片,去掉黑紙片,經過酒精脫色、漂洗,最后用碘液檢驗,請分析實驗過程,并回答下列相關問題:
(1)將天竺葵在黑暗中放置一晝夜的目的是_____,進而排除對實驗的干擾.
(2)葉片一部分遮光,一部分不遮光,這樣的遮光處理可起到_____作用.
(3)圖二是對葉片脫色的裝置,正確的是_____(選填:甲、乙).該圖中代表酒精的是標號_____.
(4)在脫色過程中,盛有葉片的燒杯中液體逐漸變成_____色.脫色后的葉片呈現(xiàn)的顏色是_____色.
(5)在脫色后的葉片上滴加碘液,圖一中_____部分變藍,說明該部分含有_____.
(6)通過該實驗霏霏和東東得出的結論是:_____是綠色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條件.
(7)霏霏告訴東東,通過該實驗還可以得出的結論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下面左邊是綠色植物葉片的結構示意圖,下面右邊是植物細胞內進行生命活動的示意圖,甲為細胞內有關結構,a、b分別表示某種氣體。請據圖分析回答:
(1)植物吸收的水絕大部分通過_______作用散失,其失水的“門戶”________。
(2)若右圖a、b分別表示二氧化碳和氧氣,則甲代表的結構是______,此時細胞內正在進行的生命活動為_______作用,該項生命活動能合成貯存能量的_______。
(3)若b氣體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則右圖表示細胞內正在進行_______作用,其主要意義是為植物體的各項生命活動提供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圖為綠色植物的生理活動示意圖,請據圖回答問題:
(1)氣體a、b是通過葉表皮的氣孔進出的,氣孔由一對半月形的_______細胞構成。
(2)若圖表示植物體的光合作用,則a代表_________,b代表______。
(3)有機物由葉片運往其他地方的通道是_______(導管、篩管)。
(4)若c表示水分,則它在植物體內上升的動力主要來自________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為心臟結構模式圖,讀圖并回答下列問題:
(1)請寫出各序號所指結構的名稱:
①______、③_______、④_______、⑦_______、⑨_______。
(2)心臟連著許多血管,其中與心房相通的血管是②_______和⑥______,前者流著靜脈血,后者流著動脈血。
(3)同側心房與心室之間有⑧______,心室與動脈之間有______,使血液只能按一定方向流動,而不能倒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某中學生物興趣小組,在探究“饅頭在口腔中的變化”時,進行了如下實驗. 請分析解答下列問題:
(1)為了證明“唾液對饅頭有消化作用”,在②號試管的“?”處應加入________.
(2)三支試管都要放在________C的溫水中510分鐘,以保證酶的最大活性.
(3)為了證明“牙齒的咀嚼和舌的攪拌”對饅頭的消化有作用,應選用________兩支試管進行對照實驗.
(4)實驗結果是________號試管中的物質遇到碘液不變藍,原因是饅頭碎屑中的________被唾液淀粉酶分解成麥芽糖了.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