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生物 > 題目詳情
按照自然選擇學說的理論,達爾文對在南美洲加拉帕戈斯群島上生活的14種“達爾文地雀”多樣性的解釋是:
(1)14種地雀有著共同的祖先,它們的祖先在個體之間大小、喙形、棲息場所和食性等方面存在著差異.這表明了生物的變異一般是
 
的,變異是
 
的基礎.
(2)自然界從各個方面對生物進行了
 
,因此具有
 
個體,得到積累和加強.
(3)
 
是通過
 
來實現的.于是,長期的發(fā)展便成為許多新種.
分析:達爾文認為:生物具有過度繁殖的傾向,而在自然界,生物賴以生存的食物和空間是非常有限的,這樣就必然存在生存斗爭;在生存斗爭過程中,具有有利變異的個體,就容易生存,具有不利變異的個體,就被淘汰.生物的進化是自然選擇的結果.
解答:解:(1)生物的變異是隨機產生的是不定向的,產生的變異可能對生物的生存是有利的,也可能對生物的生存是不利的.不是環(huán)境的改變使生物產生適應性變異,而是環(huán)境的改變對生物產生的變異進行了選擇.遺傳和變異是自然選擇的物質基礎,是生物進化的前提之一.自然選擇是建立在遺傳和變異的基礎上的,沒有變異就不存在生物的多樣性,也就沒有選擇的對象,就沒有生物的進化;如果沒有遺傳,生物不能延續(xù)繁衍,自然選擇也就失去了意義.因此14種地雀有著共同的祖先,它們的祖先在個體之間大小、喙形、棲息場所和食性等方面存在著差異.這表明了生物的變異一般是不定向的,變異是自然選擇的基礎.
(2)生物在繁衍過程中,個體之間會在許多性狀方面如大小、喙形、食性等方面產生變異,其中的許多變異是能夠遺傳的.地雀的喙產生了變異不是為了適應環(huán)境.生物具有過度繁殖的傾向,生物在生存過程中,要為獲得足夠的食物和生存空間而進行生存斗爭,在生存斗爭中,具有有利變異的個體容易生存下去,即適者生存;具有不利變異的個體則會死亡,即不適者被淘汰.能夠遺傳的有利變異,經過許多代的選擇、積累,便形成了許多新品種.因此自然界從各個方面對生物進行了選擇,因此具有有利于生存變異的個體,得到積累和加強.
(3)自然選擇主要是通過生存斗爭來實現的.能夠遺傳的有利變異,經過許多代的選擇、積累發(fā)展,便形成了許多新品種.
故答案為:
(1)不定向; 自然選擇;  
(2)選擇;有利于生存變異的;  
(3)自然選擇;生存斗爭.
點評: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理解掌握自然選擇的過程.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2011?成都)達爾文自然選擇學說的理論告訴我們,自然選擇是通過
生存競爭
生存競爭
實現的,生物的多樣性和
適應
適應
性是自然選擇的結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2007?泰安)自然界中現存的生物,都是經過漫長的年代進化而來的.下面有關進化的論述中,不科學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2008?成都)達爾文自然選擇學說的理論告訴我們
生存競爭
生存競爭
是自然選擇的途徑,環(huán)境的定向選擇作用決定著生物進化的
方向
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2010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達爾文自然選擇學說的理論告訴我們,自然選擇是通過    實現的,生物的多樣性和    性是自然選擇的結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