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操作 | 現(xiàn)象 | 實驗操作 | 現(xiàn)象 | |||||||||||||||||||||||||||||||||||||||||||||||
[1]用酒精燈火焰燒魚骨 | 骨變?yōu)榛野咨?/TD> | 用解剖針敲擊 | 易碎 | |||||||||||||||||||||||||||||||||||||||||||||||
[2]用鹽酸浸泡魚骨 | 魚骨逐漸變軟 | 對折彎曲 | 骨很柔軟,不會折斷(1)實驗研究表明骨的成分主要是:水分. (2)如果將操作[1]和[2]所剩下的物質進行稱重,操作[1]中剩下X克,操作[2]剩下為Y克,則,X:Y大約是 (3)骨又被稱為人體的 (4)青少年要注意正確的坐立行的姿勢,因為這個時期的骨的特點是 分析:此題考查的是骨的組成成分與其特性的關系.無機物有使骨硬脆的特點;而有機物能使骨變得柔韌.據(jù)此答題. 解答:解:骨的成分包括有機物和無機物,常用煅燒法和鹽酸脫鈣法來驗證. (1)煅燒法:將魚骨用火燒,有機物能燃燒,且有焦糊的味道,煅燒能除去有機物,剩余物為無機物中的無機鹽,不易燃燒,骨會慢慢變成灰白色,變得脆硬,用鑷子輕敲煅燒后的骨,骨會碎裂,為骨的煅燒.實驗研究表明骨的成分主要是:水分、無機鹽、有機物.其中無機鹽使骨質堅硬,有機物使骨柔韌. (2)骨的成分包括有機物和無機物,有機物越多,骨的柔韌性越強,無機物越多,骨的硬度越大;在不同時期,骨的成分不同,如下表: ![]() 參照人的骨的成分,可知如果將操作[1]和[2]所剩下的物質進行稱重,操作[1]中剩下為無機鹽約為X克,操作[2]剩下為有機物約為Y克,則X:Y大約是2:1. (3)、鈣在體內主要以羥基磷酸鈣的形式存在于骨胳和牙齒中,形成了人體堅硬的結構支架,因此,骨骼又稱為人體的鈣庫,因為人體的99%的 鈣集中在骨骼和牙齒中;因此,幼兒在發(fā)育階段由于缺少這些物質,會患佝僂�。� (4)青少年要注意正確的坐立行的姿勢,因為這個時期的骨的特點是 彈性大,硬度小,易變形. 故答案為: (1)無機物;有機物 (2)2:1 (3)鈣庫 鈣 (4)彈性大,硬度小,易變形 點評: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點:有機物能燃燒,無機鹽溶于某些酸. ![]() ![]()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