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光合作用的實質是( )
A.分解有機物,釋放能量
B.分解有機物,貯存能量
C.合成有機物,釋放能量
D.合成有機物,貯存能量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鳥類生殖和發(fā)育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親鴿不需喂養(yǎng)雛鴿 B. 卵細胞由胚盤、卵黃、卵黃膜構成
C. 雌雄異體、體外受精 D. 卵生,所有親鳥都有孵卵和育雛行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扦插是茶的主要繁殖方法,下列與此繁殖方式不同的是( )
A. 馬鈴薯塊莖繁殖 B. 月季的嫁接繁殖
C. 草莓的組織培養(yǎng) D. 豌豆的種子繁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閱讀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尿液的排出受神經(jīng)系統(tǒng)支配,過程如圖1所示:當膀胱儲存的尿液達到一定量時,膀胱壁的感受器受到刺激而興奮。興奮沿盆神經(jīng)傳導到脊髓的低級排尿中樞;同時,興奮還沿著脊髓中的神經(jīng)纖維向上傳導,依次到達腦中各級排尿中樞,并在大腦皮層產(chǎn)生“尿意”。做好準備后,大腦皮層發(fā)出神經(jīng)沖動向下傳導,控制脊髓低級排尿中樞產(chǎn)生興奮,興奮再由盆神經(jīng)傳出,最終尿液排出體外。
脊髓損傷常導致膀胱功能障礙,是國內外長期以來的醫(yī)學難題。我國外科專家侯春林教授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首創(chuàng)“跟腱-脊髓中樞-膀胱”人工反射弧重建術,為解決該醫(yī)學難題作出重大貢獻。具體做法如圖2所示:分別剪斷患者支配跟腱及膀胱的傳出神經(jīng),然后將二者進行顯微手術縫合,獲得一個新的完整的“跟腱-脊髓中樞-膀胱”反射弧。術后 8-10 個月,患者通過敲擊跟腱引起反射促發(fā)膀胱排尿。 人工反射弧重建成功的關鍵在于,圖2中①處所示的神經(jīng)元從縫合點開始重新再生出軸突,并沿著②處所示傳出神經(jīng)生長到膀胱,這大約需要 8-10個月的時間。
(1)圖1中,盆神經(jīng)主要負責膀胱與脊髓的興奮傳入和傳出聯(lián)系,屬于_____系統(tǒng)。各級排尿中樞分別位于_____內。
(2)“尿意”是在_____產(chǎn)生的。脊髓損傷的病人_(能/不能)感覺到尿意,這是因為____。
(3)觀察圖2所示重建的完整“跟腱-脊髓中樞-膀胱”人工反射弧,其感受器位于_____(填字母),神經(jīng)中樞位于_____(填字母)。敲擊患者跟腱促發(fā)膀胱排尿屬于_____(條件/非條件)反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日常生活中有時會發(fā)生一些危急情況或意外傷害,如吃錯藥、煤氣中毒、跌傷出血等。因此,掌握一些安全用藥的知識和急救的方法,對于保障身體健康、挽救生命具有重要意義。結合下面的圖文資料,分析回答問題。
(1)圖一中你是否贊同小偉同學的想法并說明原因_____,右側方框內是小偉同學服用藥物的說明書,據(jù)此判斷此藥是否需要職業(yè)醫(yī)師開具處方?_____。
(2)圖二中,某人因煤氣中毒造成呼吸、心跳驟停,在救護車到達之前,首先要_____,同時還需要對患者進行____。
(3)圖三中,表示靜脈出血的是_____,對于大靜脈出血,,要盡快撥打急救電話“_____”緊急呼救,同時壓迫傷口的_____端止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的景象已經(jīng)越來越少,下列哪項不是造成蛙類大量減少的原因
A.傳染病的流行 B.棲息地和繁殖環(huán)境遭到破壞
C.環(huán)境污染日趨嚴重 D.人類大量的捕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世界上第一例試管嬰兒于1978年在英國誕生,中國內地第一例試管嬰兒于1988年在北京誕生。
(1)自然受精是指精子和卵細胞在[ ]________結合,形成________。試管嬰兒技術則是通過手術直接從[ ]________內取出成熟的卵細胞,用人工方法讓卵細胞和精子在體外受精并進行早期胚胎發(fā)育,然后移植到母體[ ]________內發(fā)育。胎兒通過__________從母體獲得氧氣和營養(yǎng)物質。
(2)由圖二可知,嬰兒的性別是________,其體細胞染色體組成是________。
(3)試管嬰兒與自然受精嬰兒的生殖方式均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