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習題
 0  34413  34421  34427  34431  34437  34439  34443  34449  34451  34457  34463  34467  34469  34473  34479  34481  34487  34491  34493  34497  34499  34503  34505  34507  34508  34509  34511  34512  34513  34515  34517  34521  34523  34527  34529  34533  34539  34541  34547  34551  34553  34557  34563  34569  34571  34577  34581  34583  34589  34593  34599  34607  211419 

科目: 來源: 題型:

(2011?蕪湖)人類的下列活動中,只有物理變化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2002?吉林)完全中和20g氫氧化鈉溶液,用去質(zhì)量分數(shù)為25%的稀硫酸4.9g.求氫氧化鈉溶液中溶質(zhì)的質(zhì)量分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2002?吉林)“有其他的物質(zhì)生成”是判斷物質(zhì)發(fā)生化學變化的依據(jù).但在實際化學反應中,常常根據(jù)反應伴隨的現(xiàn)象來確定化學反應是否發(fā)生.請根據(jù)你對化學變化的理解填寫下表:
實驗內(nèi)容 主要實驗現(xiàn)象
(1)在盛有硝酸汞溶液的試管里,浸入一根潔凈的銅絲
銅絲表面覆著一層銀白色的物質(zhì),溶液變成藍色
銅絲表面覆著一層銀白色的物質(zhì),溶液變成藍色
(2)
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
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
有白色沉淀產(chǎn)生
(3)
石灰石中加入稀鹽酸
石灰石中加入稀鹽酸
有氣泡產(chǎn)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2002?吉林)為了驗證鐵生銹的條件,某校化學興趣小組的成員進行了如下圖所示的實驗.十天后,發(fā)現(xiàn)B中鐵絲慢慢生銹,且水面處鐵絲生銹較嚴重,而A、C中鐵絲基本無變化.試根據(jù)圖中的實驗,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A中的鐵絲為什么沒有生銹?
(2)實驗C中的鐵絲基本無變化的原因是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2002?吉林)某同學設計了一套用電解水產(chǎn)生氫氣還原氧化銅,并收集氧氣的裝置(見圖).
根據(jù)裝置圖回答:B裝置中正極與負極產(chǎn)生氣體的體積比為
1:2
1:2
;圖中多余的裝置是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2002?吉林)實驗室只準備了以下儀器:燒杯、試管、鑷子、鐵架臺(帶鐵夾)、酒精燈、集氣瓶、毛玻璃片、水槽、橡皮管、玻璃導管、單孔橡皮塞和藥匙.從缺少儀器的角度考慮,不能進行的實驗應該是
(2)
(2)
 (填序號).
(1)制取氫氣    (2)粗鹽提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2002?吉林)給盛有硝酸鉀溶液和剩余硝酸鉀固體的試管緩緩加熱,邊加熱邊振蕩,可以看到原來不再溶解的硝酸鉀固體又能繼續(xù)溶解了;若向盛有氯化鈉溶液和剩余氯化鈉固體的試管中緩緩加入少量水,邊加邊振蕩,原來沒有溶解的氯化鈉固體又繼續(xù)溶解了.這兩個實驗,說明了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2002?吉林)(1)生命活動中離不開氧氣,請你說出自然界中氧氣的來源.
(2)空氣中雖然有氧氣,但我們還要在工業(yè)上和實驗室中制取純度較高的氧氣,以滿足生產(chǎn)和生活需要.請你根據(jù)所學的知識,寫出一種制取氧氣的方法(如果用化學方法,只需要寫出相應的化學反應方程式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某溶液中只含有Na2C03和Na2S04兩種溶質(zhì),欲證明其中CO32-、SO42-確實存在,選用的方案是:先取少量的原溶液滴加過量的
鹽酸(或硝酸)
鹽酸(或硝酸)
,發(fā)現(xiàn)有氣泡生成,再向其中加
氯化鋇(硝酸鋇也可以)
氯化鋇(硝酸鋇也可以)
溶液,出現(xiàn)白色沉淀,則可以證明CO32-、SO42-兩種離子的存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2002?吉林)家庭小實驗:如右圖所示,取一個玻璃杯,杯底放一支短蠟燭,并鋪一層純堿,把蠟燭點燃,沿杯壁倒入一些醋(主要成分是醋酸).首先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有氣泡產(chǎn)生,純堿逐漸減少,過一段時間我們會觀察到
燃著的蠟燭熄滅
燃著的蠟燭熄滅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