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058
小實驗
用托盤天平稱量一藥匙食鹽的質量.有下列操作:①將游碼移到0刻度;②調節(jié)平衡螺母直至平衡;③稱量一個小燒杯的質量;④稱量食鹽和燒杯的質量總和;⑤記錄.正確的操作程序為________.(填序號,序號可以重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058
某些地區(qū)的農民將玉米秸稈粉碎后放在密閉的沼生池內發(fā)酵制沼氣,發(fā)酵后的殘余物可做農家肥。沼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化學式為CH4),據(jù)此化學小組的同學圍繞撚衩捉嶄閻饕?贍男┰?刈槌蓴?shù)膯栴}展開了以下探究活動。
[
猜想與假設]根據(jù)沼氣的成分猜想玉米秸稈中主要含有碳元素、氫元素。[
設計方案進行探究]
探究步驟 |
預計現(xiàn)象 |
相關結論 |
用坩堝坩夾持一小段烘干的玉米秸稈,點燃后伸入盛有氧氣的集氣瓶中 |
玉米秸稈劇烈燃燒,火焰熄滅后能夠觀察到瓶壁上有水珠 |
產物中有______ |
向集氣瓶中滴入少量____________ |
能夠觀察到______________ |
產物中有CO2 |
[
結論與解釋]⑴將玉米秸稈烘干的目的是:①干燥,使其容易燃燒;②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根據(jù)以上探究,同學們得出結論,秸稈中含有C、H、O三種元素。
[
反思與評價]你認為同學們得出的結論是否正確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拓展與應用]農村的大部分地區(qū)處理玉米秸稈的方式是直接燒掉,試從環(huán)境、原料利用等方面說明將玉米秸稈制成沼氣的重要意義是(答出一點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058
根據(jù)如所示儀器圖形回答下列有關問題:
(1)寫出儀器名稱: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用儀器編號回答下列問題:
①用于洗滌玻璃儀器的用具是________;②用作熱源的儀器是________;③可盛放反應物作反應儀器的是________;④用于盛放和貯存液體試劑的儀器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058
在一支試管里放三根火柴(不要多放!),火柴頭向下,用橡皮塞輕輕塞住管口(不要塞緊!).用試管夾夾持試管,用酒精燈在試管底部均勻加熱(如圖)(加熱時,試管口不能朝向任何人!).實驗中發(fā)生了什么現(xiàn)象?怎樣解釋這個現(xiàn)象?(注意:本實驗應按要求操作,以保證安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058
家庭小實驗:點燃一根蠟燭,經一段時間后熄滅.請你寫出從點燃到熄滅過程中你觀察到的實驗現(xiàn)象(至少寫出4條):
(1)________;
(2)________;
(3)________;
(4)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058
根據(jù)圖,化學變化中常伴隨哪些現(xiàn)象?________.判斷化學變化的主要依據(jù)是________;列舉有如上現(xiàn)象發(fā)生的物理變化實例(各一個)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058
小實驗
鎂是一種重要的金屬,通過下列實驗,可以探究它的某些變化和性質.
①觀察它的外觀,試試看是否容易被折彎、扭斷.
②用砂紙打磨鎂帶,它的外觀有什么變化?把它折成兩小段備用.
③取一段鎂帶,用坩堝鉗夾持,置于酒精燈外焰上加熱.當鎂帶開始燃燒時,移到石棉網(wǎng)上方,讓它繼續(xù)燃燒,觀察燃燒的現(xiàn)象和燃燒后的產物(如圖).
④取另一段鎂帶,放入食醋中,看看有什么現(xiàn)象發(fā)生.
依據(jù)實驗情況填寫下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058
取一塊木炭做如下實驗,并做好實驗記錄:①觀察木炭的顏色、狀態(tài);②另取一塊體積相仿的煤塊比較它們的質量;③點燃木炭并檢驗生成物是二氧化碳;④把木炭砸碎;⑤把木炭放入水中.上述各項中發(fā)生的變化,只屬于物理變化的是(填序號)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屬于化學變化的是(填序號)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由此實驗可知木炭的物理性質有________,化學性質有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