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和收集氧氣,簡要分為以下幾步:①裝藥品;②檢查裝置氣密性;③排水法收集氣體;④固定裝置;⑤加熱;⑥把導管從水槽中取出;⑦停止加熱。實驗操作順序正確的是( )
A.①②③④⑤⑥⑦ B.②①③⑤④⑥⑦
C.②①④⑤③⑥⑦ D.①④②③⑤⑦⑥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揚州市2019-2020學年九年級上學期12月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采取正確的措施,能夠避免火災發(fā)生或減少災害損失。下列滅火方法不恰當?shù)氖?/p>
A.油鍋起火——用鍋蓋蓋滅 B.電器著火——迅速切斷電源
C.汽車油箱著火——用水澆滅 D.森林起火——砍伐樹木形成隔離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東省湛江市2019-2020學年九年級上學期12月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填空題
水是人類最寶貴的自然資源。圖所示是電解水的實驗裝置,在電解水的實驗中,正極產(chǎn)生_______,負極產(chǎn)生_______,兩者的體積比為____。檢驗正極產(chǎn)生氣體的方法是__________。寫出該反應(yīng)的文字表達式: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陜西省咸陽市2020屆九年級上學期第二次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計算題
某鋼鐵廠每周計劃生產(chǎn)生鐵(含F(xiàn)e 97%)30000t。若用含F(xiàn)e2O3 70%的赤鐵礦生產(chǎn),起碼需_________噸礦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陜西省咸陽市2020屆九年級上學期第二次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生活中的現(xiàn)象,可用分子的知識加以解釋,其中正確的是( )
選項 | 生活中的現(xiàn)象 | 解釋 |
A | 氣體易被壓縮 | 因為氣體分子間隔很小 |
B | 在花園中可聞到花的香味 | 因為分子在不斷運動 |
C | 熱脹冷縮 | 因為分子大小隨溫度而改變 |
D | 水結(jié)成冰 | 因為分子發(fā)生了變化 |
A.A B.B C.C 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陜西省咸陽市2020屆九年級上學期第二次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我們的祖先創(chuàng)造了輝煌的古代文明,在對金屬的運用和金屬冶煉上也作出了巨大的成就.如我國是現(xiàn)代濕法冶金術(shù)的先驅(qū),早在西漢時期劉安在《淮南萬畢術(shù)》中寫到“曾青得鐵則化為銅”,符合這句話的化學方程式是( )
A.Zn+CuSO4=Cu+ZnSO4
B.Fe+CuSO4=Cu+FeSO4
C.Cu+2AgNO3=2Ag+Cu(NO3)2
D.CO+CuOCu+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福建省泉州市等四校2019-2020學年九年級上學期12月聯(lián)考化學試卷 題型:填空題
初中化學實驗中,鐵釘多次亮相。下圖展示了光亮鐵釘?shù)囊幌盗凶兓?/p>
(1)①中發(fā)生反應(yīng)的化學方程式可以是_____。
(2)②中,鐵釘主要與空氣中的_____和_____發(fā)生反應(yīng)。
(3)如果用a、b分別代表光亮鐵釘和銹蝕鐵釘,則它們的質(zhì)量關(guān)系是:a_____b(填“>”、“=”或“<”)。
(4)下圖是利用CO還原氧化鐵(鐵銹的主要成分)的實驗裝置圖,玻璃管中發(fā)生反應(yīng)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澄清的石灰水中發(fā)生反應(yīng)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處理尾氣的方法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甘肅省定西市臨洮縣2019-2020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中化學試卷 題型:實驗題
如圖為測定水的組成的實驗裝置圖,根據(jù)觀察到的實驗現(xiàn)象回答:
(1)電源正極為_____ ,用火柴點燃甲試管中的氣體,可以看到產(chǎn)生淡藍色火焰,這種氣體是_____;
(2)水通電后,發(fā)生變化的文字表達式為_____ 。
(3)由以上的實驗事實可得出結(jié)論:水是由_____組成的;分子與原子的區(qū)別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遼寧省葫蘆島市2019-2020學年九年級上學期第二次段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生活飲用水的水質(zhì)必須達到國家規(guī)定的相應(yīng)指標。下列指標可通過過濾達到的是
A.澄清 B.無異色 C.無異味 D.無細菌和病毒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