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2.正確的化學實驗操作是實驗成功的保障,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
A.B.C.D.

分析 A、根據膠頭滴管的使用方法進行分析判斷.
B、根據稀釋濃硫酸的方法進行分析判斷.
C、根據檢查裝置氣密性的方法進行分析判斷.
D、根據酒精燈的使用方法進行分析判斷.

解答 解:A、使用膠頭滴管滴加少量液體時,注意膠頭滴管不能伸入到試管內或接觸試管內壁.應垂直懸空在試管口上方滴加液體,防止污染膠頭滴管,圖中所示操作錯誤.
B、稀釋濃硫酸時,要把濃硫酸緩緩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時用玻璃棒不斷攪拌,以使熱量及時地擴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濃硫酸中;圖中所示操作錯誤.
C、檢查裝置氣密性的方法:把導管的一端浸沒在水里,雙手緊貼容器外壁,若導管口有氣泡冒出,裝置不漏氣;圖中所示操作正確.
D,熄滅酒精燈要用燈帽蓋滅,不可用嘴吹滅,圖中所示操作錯誤.
故選C.

點評 本題難度不大,熟悉各種儀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項、掌握常見化學實驗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項是解答此類試題的關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類推法是一種常見重要的學習方法,下列類推中錯誤的是( 。
A.鐵、銅等很多金屬難溶于水,鉛是一種金屬,鉛可能也難溶于水
B.原子和分子均是微觀粒子,在化學變化中原子不能再分,則分子也不能再分
C.SO2與CO2一樣,溶于水生成酸性物質,則SO2也能與NaOH溶液反應
D.H2、CO、CH4氣體燃燒前要進行驗純,其它可燃性氣體不純時也可能發(fā)生爆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推斷題

13.如圖表示的是物質A~G相互間的關系“→”表示物質間存在的轉化關系,“-”表示兩端的物質能發(fā)生化學反應).相關信息如下:A、F都是單質,F是使用最多的金屬材料,B是導致溫室效應的主要氣體之一,C在工業(yè)上廣泛用于玻璃、造紙和洗滌劑的生產等,E是一種藍色溶液.
請回答:
(1)C物質的俗稱是純堿,D可能是Ca(OH)2;
(2)寫出E的一種用途配置波爾多液.
(3)寫出標號①、②的化學反應方程式:
①Na2CO3+Ca(OH)2=2NaOH+CaCO3↓;
②Fe+CuSO4=FeSO4+Cu.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用如圖所示的密閉實驗裝置,當膠頭滴管內的液體滴下與固體接觸時,液面a比液b高,但過一段時間U型管內的液面又回到持平的一組固體和液體組合是( 。
A.食鹽和水B.石灰石和稀鹽酸
C.固體氫氧化鈉和水D.硝酸銨和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7.現有六種物質①二氧化碳 ②熟石灰 ③鹽酸 ④碳酸氫鈉 ⑤甲烷⑥苛性鈉  請選擇
合適的物質的序號填空:
(1)可用于治療胃酸過多癥的是④;
(2)農業(yè)上常用來降低土壤酸性的是②;
(3)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⑤;
(4)能用來滅火的是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三氧化二銻(Sb2O3)能與過氧化氫發(fā)生如下反應:Sb2O3+2H2O2═X+2H2O,則X的化學式為( 。
A.Sb2OB.SbO3C.Sb2O3D.Sb2O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下列圖象中能正確反映變化關系的是(  )
A.
過氧化氫制取氧氣
B.
氯酸鉀制取氧氣
C.
將二氧化碳通入石灰水中
D.
20℃,向一定的接近飽和的氯化鈉溶液中加氯化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氨水(NH3•H2O)也是常見的堿,是由NH3溶于水形成的溶液.氨水很不穩(wěn)定,容易放出有刺激性氣味的NH3.根據所學知識回答:
(1)NH3中N的化合價-3; 
(2)氨水的pH>7(填“>”或“<”或“=”);
(3)NH3•H2O在水溶液中解離出來的離子有NH4+、OH-;
(4)打開裝有氨水的試劑瓶后聞到刺激性氣味,說明分子是不斷運動的.
(5)寫出NH3•H2O與稀H2SO4反應的化學方程式2NH3•H2O+H2SO4═(NH42SO4+2H2O.
(6)將一片干燥的紅色石蕊試紙和一片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分別放入兩瓶干燥的NH3中,現象是:干燥的紅色石蕊試紙不變色,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色.
(7)NH3在一定的條件下能跟O2反應,反應過程可用下列示意圖表示(注:表示氮原子, 表示氧原子,表示氫原子;各物質未配平).請分析在該反應中參加反應的NH3與O2的分子個數之比為4: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2.兔首和鼠首均為青銅器(銅、錫合金)如圖所示,某些銅器表面呈綠色,這是銅器長期曝露在空氣中生了銅漬.為了弄清“銅綠”的組成和銅生成“銅綠”的條件,某化學實驗小組進行了如下探究:

【查閱資料】了解到這層繡漬的化學成分是堿式碳酸銅[Cu2(OH)2CO3]俗稱“銅綠”.它受熱會分解生成三種氧化物.“銅綠”分解的化學方程式為Cu2(OH)2CO3$\frac{\underline{\;\;△\;\;}}{\;}$2CuO+H2O+CO2↑.
【猜想與假設】經仔細了解了水龍頭的使用環(huán)境后,據“銅綠”的組成和查閱的資料判斷,銅綠可能是銅與氧氣及H2O、CO2共同作用而生成的.
【設計與實驗】借鑒課本“鐵制品銹蝕條件”的探究實驗,小剛設計了“銅片銹蝕條件的探究”實驗,實驗如圖所示(所用銅片潔凈、光亮,試管內的為圖片)

實驗較長時間后,發(fā)現D試管中銅片最先生銹(填寫試管字母編號).
【評價與改進】小明認為小剛設計的實驗還不夠完善,要得出正確的結論,還要補充一個實驗.你認為要補充的一個實驗是(用圖表示亦可):把銅片置于裝有干燥空氣(或氧氣和二氧化碳)的試管中,放置對比觀察.或如圖
【拓展與應用】小紅從不同地點收集到兩個銅器(一個是純銅做的,一個是青銅做的)中,純銅器的銅綠比青銅器的少,他據此分析認為青銅比純銅易銹蝕.小紅的分析是否全面?請你說明理由:不全面,因為不同地點空氣成分的含量不同,無法比較.(或條件不同,無法比較).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