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題目】用“化學的視角”認識身邊的物質。
I. 空氣
(1)空氣中含量最多的氣體是。
(2)利用如下圖左所示裝置分別測得木炭和紅磷充分燃燒過程中“壓強—時間”關系如下圖右,其中P0是集氣瓶內初始氣壓;P1和P2分別是反應結束后恢復到室溫時兩瓶內的氣壓。

①反應開始時,兩個集氣瓶中壓強都瞬間變大的原因是。
②下列關于該實驗的說法正確的有 (填標號)。
A. 紅磷或木炭的用量多少對實驗測定結果均沒有影響
B. 實驗測得P2<P0 , 原因是生成物狀態(tài)為固態(tài)
C. 利用上圖左中的兩個實驗結果均可推算出空氣中氧氣的含量
(3)II.水
用如圖裝置進行電解水的實驗。

與b管中相連接的是電源 (填“正”或“負”)極。
該實驗過程中,不發(fā)生變化的微粒是 (填標號)。
A.H2O B. H2和O2 C. H和O
(4)海水淡化可緩解淡水匱乏問題。下圖為太陽能海水淡化裝置示意圖

①水變成水蒸氣的過程中,發(fā)生變化的是 (填字母)。
A.分子質量 B.分子間隔 C.分子種類
②利用該裝置將一定量的海水暴曬一段時間后,剩余海水屬于。(選填“單質”、“純凈物”、或“混合物”)

【答案】
(1)氮氣(或N2 )
(2)反應放出熱量,B
(3)負,C
(4)B,混合物
【解析】(1)空氣中含量最多的氣體是氮氣,占空氣體積的78%;
(2)①反應開始時,兩個集氣瓶中壓強都瞬間變大的原因是碳燃燒、磷燃燒都放出大量熱,使裝置內氣體壓強增大;②A. 紅磷或木炭的用量不足時導致測定結果偏��;B. 實驗測得P2<P0,原因是生成物狀態(tài)為固態(tài) ,使裝置內氣體減少,壓強變��;C. 木炭燃燒生成氣體二氧化碳,裝置內氣體不減少,最終壓強也不變,不能推算出空氣中氧氣的含量;II.
(3) 電解水時正極生成的是氧氣,負極生成的是氫氣,氫氣是氧氣體積的2倍;與b管中相連接的是電源負極。化學變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該實驗過程中,不發(fā)生變化的微粒是氫原子、氧原子;
(4)①水變成水蒸氣的過程中,發(fā)生的是物理變化,物理變化的實質是:分子的種類不變,改變的只是分子的間隔和排列方式,故選AB ;②利用該裝置將一定量的海水暴曬一段時間后,剩余海水中仍含有可溶性雜質,屬于混合物


【考點精析】本題主要考查了電解水實驗的相關知識點,需要掌握電解水的實驗:A.裝置―――水電解器B.電源種類---直流電C.加入硫酸或氫氧化鈉的目的----增強水的導電性D.化學反應:2H2O=== 2H2↑+ O2↑才能正確解答此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金屬中,活動性最弱的是(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物質與用途對應關系錯誤的是( �。�

A.鹽酸﹣金屬除銹 B.燒堿﹣治療胃酸過多

C.干冰﹣人工降雨 D.小蘇打﹣焙制糕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科學實驗測定,正常情況下人類頭發(fā)的化學組成為:45%的碳、28%的氧、15%的氮、7%的氫和5%的硫等.這里的碳、氧、氮、氫、硫泛指( �。�

A. 單質B. 分子C. 原子D. 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
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閻戣姤鍤勯柤鍝ユ暩娴犳艾鈹戞幊閸婃鎱ㄧ€靛憡宕叉慨妞诲亾闁绘侗鍠涚粻娑樷槈濞嗘劖顏熼梻浣芥硶閸o箓骞忛敓锟� 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閹间礁纾归柟闂寸绾惧綊鏌熼梻瀵割槮缁炬崘顕ч埞鎴︽偐閸欏鎮欑紓浣哄閸ㄥ爼寮婚妸鈺傚亞闁稿本绋戦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