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已知: ,現(xiàn)將CO氣體與21.4g Fe(OH)3在密閉容器中加熱一段時間后得到Fe、FexOy混合物12.8g,將此混合物溶于100.0g 稀H2SO4恰好完全反應,產(chǎn)生0.2g H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生成CO2和H2O共8.6g
B.混合物中含5.6g鐵元素
C.FexOy 為Fe2O3
D.該稀硫酸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為19.6%
【答案】D
【解析】
產(chǎn)生氫氣的質量為0.2g,由于只有鐵和稀硫酸反應才能生成氫氣,設生成鐵的質量為x,與鐵反應的硫酸的質量為y
,
x=5.6g,y=9.8g
則生成FexOy的質量為:12.8g-5.6g=7.2g;
21.4g Fe(OH)3中鐵元素的質量為:
FexOy中鐵元素的質量為:11.2g-5.6g=5.6g;
FexOy中氧元素的質量為:7.2g-5.6g=1.6g;
故56x:16y=5.6g:1.6g,x:y=1:1,故FexOy的化學式為:FeO;
FeO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水,設與FeO反應的硫酸的質量為z
,z=9.8g
硫酸的質量分數(shù)為:
由題干信息可知,一氧化碳與氫氧化鐵在密閉容器中加熱一段時間后得到Fe、FeO、二氧化碳和水,故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設一氧化碳的質量為m
,m=5.6g
故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質量為:5.6g+21.4g-12.8g=14.2g。
故選D。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實驗是進行科學探究的主要方法。下圖是初中化學常見實驗裝置。請回答:
(1)裝置中儀器①的名稱為_____。
(2)若選用A裝置來制取氧氣,則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
(3)①實驗室常用大理石和稀鹽酸反應制取CO2,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制取并收集CO2可選用的裝置組合是_____(填字母)。
②若用E裝置干燥并收集一瓶某氣體,則該氣體可能是_____(填字母)。
A CO2
B O2
C H2
D NH3
(4)實驗室可用塊狀電石(CaC2) 與足量的水在常溫下劇烈反應制取乙炔(C2H2)氣體,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圖中適合制取乙炔氣體的發(fā)生裝置是_____(填字母)。
(5)小雨同學在探究Al、Fe、Cu三種金屬的活動性實驗時,設計了如下方案:
①小雨在很長時間內都未觀察到A試管中預期的實驗現(xiàn)象,從操作上分析可能的原因是_____。
②實驗成功后,小雨把兩支試管中所有物質合并,然后倒入燒杯中,充分反應后,燒杯中仍有不溶性固體。為此,小雨繼續(xù)展開探究。
[提出問題]不溶性固體中含有哪些成分?
[實驗并得出結論]過濾,向濾出的不溶性固體中滴加足量的稀硫酸,有氣泡冒出,則該不溶性固體中一定含有的物質是_____,此時一定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
③[反思與評價]小軍同學用表面積相等的以上三種金屬片分別與等濃度等體積的稀鹽酸反應完成同樣的探究,卻意外發(fā)現(xiàn)鐵片中加稀鹽酸后,溶液變?yōu)辄S色。試寫出溶液變?yōu)辄S色的化學方程式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右圖為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裝置,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A.用過量的紅磷進行實驗 B.紅磷點燃后,緩慢伸入瓶中并塞緊橡皮塞
C.紅磷熄滅后,立即打開止水夾 D.用木炭代替紅磷進行實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甲、乙兩種固體物質(均不含結晶水)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t2℃時,將甲、乙的兩種飽和溶液分別降溫到t1℃,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相同
B.t1℃時,向50g水中加入甲可得80g飽和溶液,則乙在該溫度下的溶解度為60g
C.“冬日撈堿,夏日曬鹽”中的堿和鹽可分別對應曲線中的甲和乙
D.t2℃時,將等質量的甲、乙兩種溶液分別降溫到0℃,甲溶液析出晶體質量多于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是化學學習的獨特思維。
(1)如圖甲是向氫氧化鈉溶液(已滴加少量酚酞溶液)中慢慢滴加稀鹽酸的探究實驗。請回答:
①從宏觀角度可以看出,稀鹽酸滴加到10mL時,溶液的顏色變化為______________,此時溶液的溫度是________________。
②當溶液的溫度降為38°C時,可證明溶液不含氫氧化鈉的實驗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填序號)。
A品嘗燒杯中溶液的味道
B用手沾取燒杯中的溶液并體驗是否有油膩感
C往燒杯中再滴加少量氫氧化鈉溶液并觀察瞬間溶液顏色
D滴加碳酸鈉溶液,觀察有氣體生成
③如圖A所示,向NaHSO4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由反應的實質可以推斷,若向NaHSO4水溶液中加入金屬Zn,能否產(chǎn)生氣體______ (填 “能”或“不能”)。
(2)氯化鈉是重要的調味品,是舌尖上最不可缺少的味道,如圖分別表示不同的化學反應,但均涉及到氯化鈉。
①金屬鈉在氯氣中燃燒產(chǎn)生大量白煙,圖1是二者反應生成氯化鈉的微觀示意圖,由圖1可知,元素的化學性質主要與原子的_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號)有密切的關系。
A最外層電子數(shù)
B核電荷數(shù)
C電子層數(shù)
D相對原子質量
②圖2描述了氯化鈉與硝酸銀溶液的反應,試用A、B、C所代表的微粒符號表示該反應的實質____________。
③圖3所示的四種物質中屬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 (寫化學式),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向CuSO4溶液中加入一定量NaHCO3,產(chǎn)生大量氣泡和綠色固體,溶液逐漸變?yōu)闊o色。
(1)將產(chǎn)生的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則該氣體為__________。
(2)某同學經(jīng)過濾、洗滌等操作得到綠色固體和無色溶液,并進行如下探究。
[資料]常見綠色固體有堿式碳酸銅[Cu2(OH)2CO3]和堿式硫酸銅[Cu4(OH)6SO4],都不溶于水,但能與酸反應。Na2SO4固體受熱不易分解。
I.綠色固體成分的探究
[實驗1]取洗凈后的綠色固體,加入足量的_________溶液,產(chǎn)生大量氣泡,振蕩后滴加___________,無現(xiàn)象,則該固體只含堿式碳酸銅。
II.溶液成分的探究
[猜測]取一定量溶液經(jīng)蒸發(fā)、低溫干燥等操作得到白色固體,作如下猜測:白色固體可能是:①Na2SO4 ②NaHCO3 ③Na2SO4和NaHCO3
[實驗2]取該白色固體8.4g充分加熱至質量不再改變?yōu)橹,測得剩余固體的質量_______( 選填“<”、“=”或“>”)5.3g,則猜測①、②、③都不成立。
[實驗3]有同學查閱資料得知上述固體應為Na2SO410H2O和NaHCO3的混合物。為進一步確定白色固體的組成,該同學取適量白色固體,充分加熱至質量不再改變,并使產(chǎn)生的氣體全部緩緩通過下圖_______(選填 “甲”或“乙”)裝置,測定生成氣體的質量。
[數(shù)據(jù)]①濃硫酸增重2.7g;②堿石灰增重2.2g。則固體中各成分的質量比為_____________。
[結論]寫出CuSO4溶液和NaHCO3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溶洞都分布在石灰?guī)r組成的山洞中,石灰?guī)r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當遇到溶有二氧化碳的水時,會反應生成溶解性較大的碳酸氫鈣:CaCO3+CO2+H2O=Ca(HCO3)2。某化學興趣小組同學們思考:若向碳酸鈉溶液中通入一定量二氧化碳,是否能生成碳酸氫鈉(NaHCO3)?于是他們開始實驗探究。(不考慮二氧化碳和碳酸作為溶質的情況)
(提出問題)
所得溶液中所含溶質成分是什么?
(查閱資料)
(1)碳酸氫鹽[如Ca(HCO3)2、Ba(HCO3)2、NaHCO3]都能溶于水
(2)Na2CO3、NaHCO3的溶液呈堿性、BaCl2溶液呈中性
(提出猜想)
猜想一:溶質為Na2CO3;猜想二:溶質為 NaHCO3;猜想三:溶質為_____。
(實驗驗證)
實驗步驟 | 實驗現(xiàn)象 | 實驗結論 |
(1)取反應后溶液少許于試管中,滴加幾滴_____試液; | 溶液變紅色 | 該溶液顯堿性 |
(2)取反應后溶液少許于試管中,向其中滴加過量的BaCl2溶液; | 有白色沉淀生成 | 猜想_____不成立 |
(3)_____ | _____ | 猜想三成立 |
(得出結論)猜想三成立,證明二氧化碳通入碳酸鈉溶液生成了碳酸氫鈉。
(拓展應用)同學們回憶實驗室用澄清石灰水檢驗二氧化碳的情景,結合上述知識,如果向一定量的澄清石灰水中不斷通入二氧化碳氣體,下列哪一個圖像能正確反映生成的碳酸鈣沉淀與二氧化碳的質量之間的變化關系_____(填字母序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初中化學一些常見物質之間轉化的關系圖(有些反應條件已省略)。其中,A、B、X、Y均為無色氣體,E、F為常見金屬。請安要求回答下列問題:
(1)B物質的化學式為_____。
(2)藍色溶液與E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
(3)黑色固體甲與X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甲、乙、丙有如圖所示的轉化關系(“→”表示反應一步實現(xiàn),部分物質和反應條件已略去),下列各組物質按照甲、乙、丙的順序不符合要求的是
A.C、CO、CO2
B.Fe2O3、 FeCl3、 Fe (OH)3
C.H2O2、 H2O、O2
D.KOH、 K2CO3、 K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