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jax/output/CommonHTML/jax.js
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12.氣體制取是重要的化學實驗活動,請根據給出的裝置回答下列問題:

(1)請寫出圖A中儀器a的名稱試管.
(2)在實驗中選用B裝置制取氧氣時,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H2O2MnO2_2H2O+O2↑;用此方法制得的氧氣含水蒸氣,若用D裝置除去水蒸氣,D中盛放的試劑為濃硫酸.
(3)某同學用碳酸鈉粉末和稀鹽酸反應來制取二氧化碳,為了較好的控制反應速率,可選用的發(fā)生裝置是C;若用D裝置收集二氧化碳,氣體應從b(填“b”或“c”)端進入.
(4)用A裝置制取氧氣時,試管中棉花的作用為防止高錳酸鉀粉末進入導管;棉花沒有燃燒的主要原因是溫度沒有達到棉花的著火點.

分析 (1)熟記儀器的名稱;
(2)B裝置屬于固液常溫型,實驗室利用雙氧水制取氧氣可用此發(fā)生裝置,據反應原理書寫方程式;根據濃硫酸具有吸水性來分析;
(3)根據裝置的特點以及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來分析;
(4)加熱高錳酸鉀時,試管口要放一團棉花,是為了防止高錳酸鉀粉末進入導管,結合燃燒的條件來分析.

解答 解:(1)a是試管;故填:試管;
(2)B裝置屬于固液常溫型,實驗室利用雙氧水制取氧氣可用此發(fā)生裝置,雙氧水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H2O2MnO2_2H2O+O2↑;濃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來除去氧氣中的水蒸氣;故填:2H2O2MnO2_2H2O+O2↑;濃硫酸;
(3)用分液漏斗代替長頸漏斗可以較好地控制反應速率,可選用的發(fā)生置是C;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所以用裝置D來收集二氧化碳,氣體應從長管進入;故填:C;b;
(4)加熱高錳酸鉀時,試管口要放一團棉花,是為了防止高錳酸鉀粉末進入導管.實驗中試管中的棉花沒有燃燒,根據燃燒的條件分析,主要原因是:溫度沒有達到棉花的著火點;故填:防止高錳酸鉀粉末進入導管;溫度沒有達到棉花的著火點.

點評 本考點主要考查了儀器的名稱、氣體的制取裝置和收集裝置的選擇,同時也考查了化學方程式的書寫和氣體的檢驗等,綜合性比較強.氣體的制取裝置的選擇與反應物的狀態(tài)和反應的條件有關;氣體的收集裝置的選擇與氣體的密度和溶解性有關.本考點是中考的重要考點之一,主要出現在實驗題中.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關于下列化學用語中數字“3”的含義,正確的是( �。�
①3H;②Fe3+;③;④SO3
A.①中的數字“3”表示三個氫原子
B.②中的數字“3”表示鐵元素的化合價為+3價
C.③中的數字“3”表示鋁原子有三個電子層
D.④中的數字“3”表示一個SO3分子中含有一個 O3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3.鎂是一種用途很廣的金屬,目前世界上60%的鎂是從海水(主要含NaCl和MgCl2等)中提取的,主要步驟如下:

(1)實驗步驟①操作后得到的溶液仍然渾濁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2)步驟①和步驟③的實驗操作都用到一種玻璃儀器,該儀器在操作步驟③中的作用是什么?
(3)請寫出沉淀B與試劑C發(fā)生中和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20.根據下列實驗裝置回答問題.

(1)請寫出儀器①名稱長頸漏斗.
(2)實驗室用分解過氧化氫的方法制取氧氣,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2H2O2MnO2_2H2O+O2↑,若要收集較純凈的氧氣,應選擇C裝置(填字母),若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發(fā)生裝置B的改進措施是試管口應放一團棉花.
(3)實驗室常用加熱氯化銨(NH4Cl)和熟石灰兩種固體制取氨氣,通常狀況下,氨氣是一種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密度比空氣小,極易溶于水,并能與水反應生成顯堿性的氨水,制取氨氣時,應選擇的發(fā)生裝置是B(填字母,下同),收集裝置是E,只能選擇該收集裝置的原因是氨氣極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氣�。�
(4)人被有些蚊蟲叮咬后會痛癢,這是因為蚊蟲會在人的皮膚內分泌出蟻酸,可以涂抹稀氨水減輕痛癢,其化學原理是氨水顯堿性,能中和蟻酸,可以減輕痛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下列月球礦物中屬于單質的是( �。�
A.鈦鐵礦B.鐵錫合金C.純鐵顆粒D.硫化銀顆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7.燃料在社會發(fā)展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1)下列關于H2、CO、CH4、C2H50H這四種物質的說法中,正確的是:B.
A.通常狀況下,這四種物質都呈氣態(tài)
B.均可作燃料,燃燒時放出熱量
C.充分燃燒的產物均為水和二氧化碳
D.都屬于已經廣泛使用的可再生能源
(2)氫氣被譽為“最清潔的燃料”,請用化學方程式解釋這一“美名”得來的原因:2H2+O2_2H2O.
(3)酒精可以麻痹大腦內的神經,容易出事故.酒后駕駛是一種違法行為.交警通過酒精檢測儀顯示的顏色變化,可快速測出司機是否酒后駕車.其反應原理為:2CrO3(紅色)+3C2H5OH+3H2SO4═Cr2(SO43(綠色)+3CH3CHO+6X,X的化學式為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從物質分類的角度看,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生鐵屬于單質B.乙醇屬于有機物C.干冰屬于氧化物D.石油屬于混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某混合氣體可能含有CO、H2、CO2和H2O(氣)中的一種或幾種.為驗證其組成,同學們進行實驗的裝置和現象如下(提示:CuSO4粉末為白色,吸水后變藍,夾持儀器已省略,假設氣體均吸收完全):

實驗中同學們得出三種不同的結論,如表:
結論
含有CO、H2、H2O(氣)含有CO、H2、CO2含有CO、H2、CO2、H2O(氣)
根據上述實驗過程,請回答:
(1)為了排除裝置內空氣對實驗產生影響,實驗前應先進行的操作是通一定量氮氣;
(2)得出原氣體中含有H2的依據是無水硫酸銅,白色粉末變藍
(3)出現三種不同結論的原因是他們對裝置A(填編號)中實驗現象分析不同所導致的;
(4)為了確定正確的結論,小靜利用上述實驗結束后,該裝置留下的固體藥品進行實驗探究,方案如下:
實驗步驟現象結論
將該裝置中的固體取出少量加入燒杯(試管)中,再加入過量①加入過量稀鹽酸②無明顯現象證明了甲的結論是正確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我國科學家屠呦呦從中藥中分離出青蒿素應用于瘧疾治療,獲得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下列有關青蒿素(C15H22O5)的說法正確的是(  )
A.青蒿素是氧化物
B.每個青蒿素分子由42個原子構成
C.青蒿素中碳、氫、氧三種元素的質量比是15:22:5
D.青蒿素的相對分子質量為282g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
鍏� 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