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取實驗室中部分變質的NaOH樣品配成溶液,向其中滴加稀鹽酸,繪制出生成的CO2的質量與加入的鹽酸的質量關系如圖所示,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OA段沒有發(fā)生任何化學反應
B.A點溶液中的溶質只有NaCl
C.B點表示加入的鹽酸與原溶液中的溶質恰好完全反應
D.C點的溶液的pH=7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1)將某NaOH溶液逐滴滴人一定量的某鹽酸中,下圖合理的是________(填“甲”或“乙”)。
(2)長期敞口放置的氫氧化鈉溶液變質的原因是 (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3)用一種試劑既可以檢驗敞口放置的氫氧化鈉溶液已經變質,又可以除去變質生成的雜質,這種試劑可以是(用化學式表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實驗是學習化學的一個重要途徑。
(1)根據下圖回答問題。
①儀器a的名稱是 。
②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時,所選用的發(fā)生裝置是 (填字母序號,下同),收集裝置是 或E。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2)實驗室配制50g 5%的氯化鈉溶液的操作示意圖如圖所示。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該實驗的正確操作順序為 (填字母序號)。
(3)實驗室常用過氧化氫溶液與二氧化錳混合制取氧氣.現將2.5g二氧化錳放入盛有100g過氧化氫溶液的錐形瓶中,反應完全結束后,共收集到1.6g氣體.請完成下列問題:
①反應結束后,過濾,洗滌并烘干濾渣,稱得濾渣的質量為 g.
②計算原過氧化氫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7分)已知NaOH容易與空氣中的CO2作用而變質。小軍同學在實驗室發(fā)現一瓶敞口放置的NaOH固體后,設計方案,對這瓶NaOH固體變質情況進行了如下實驗探究:
回答下列問題:
(1)上述實驗操作④的名稱是: 。
(2)根據上述實驗,可以確定該固體 變質。
(3)步驟③中加過量氯化鈣溶液的目的是 。
(4)若測得E的PH=7,則A的成分 (寫化學式),若測得E的PH>7,則A的成分 (寫化學式)。
(5)實驗室有一瓶久罝的氫氧化鈉,因吸收空氣中二氧化碳而變質,經測定該固體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為6%。則已變質的氫氧化鈉占變質前純氫氧化鈉的質量分數為 (保留整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木炭還原氧化銅實驗中發(fā)生的主要反應:C+2CuO2Cu+CO2↑.化學興趣小組對該實驗產物(假設反應物已完全反應)作如下探究:
探究一:檢驗產物的成份
【提出問題】實驗產物是暗紅色固體,很難觀察到紫紅色固體.暗紅色固體是什么?
【查閱資料】氧化亞銅(Cu2O)為紅色固體;Cu2O+H2SO4═CuSO4+Cu+H2O.
【猜想與假設】暗紅色固體除銅外還可能含有Cu2O.
【設計實驗】取少量暗紅色固體,加入稀硫酸,如果觀察到現象: ,說明暗紅色固體含有Cu2O.
探究二:測定產物中Cu2O的含量
原理:Cu2O+H22Cu+H2O,稱取一定質量的固體樣品,用如圖裝置進行實驗(固定裝置略去,堿石灰為氧化鈣和氫氧化鈉的混合物),通過測定反應前后裝置d的質量達到實驗目的.
(1)裝置a中用稀硫酸而不用稀鹽酸,原因是 ;
(2)若不加裝置e,實驗結果會偏高,原因是 ;
(3)點燃酒精燈前涉及的部分操作如下,正確的順序是 ;
①打開K2,關閉K1
②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③連接儀器
④關閉K2,打開K1,通氫氣一段時間
(4)還可通過測定反應前后裝置 (填“a”、“b”或“c”)的質量達到實驗目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用下圖裝置進行以下三個實驗。
(1)若廣口瓶中盛有MnO2,分液漏斗中盛有H2O2溶液。關閉K1,打開K2和分液漏斗的活塞,注入H2O2溶液后,關閉分液漏斗的活塞。廣口瓶內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檢驗生成氣體的方法是 。
(2)若廣口瓶中收集滿CO2氣體,分液漏斗中盛有NaOH溶液,右側導氣管伸入盛有水的燒杯中。打開分液漏斗的活塞,注入NaOH溶液后,關閉分液漏斗的活塞,一段時間后,打開K2,觀察到的實驗現象是 ,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
(3)【資料】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變渾濁;繼續(xù)通入CO2,變渾濁的石灰水又會逐漸變澄清。若廣口瓶中盛有澄清石灰水,右側導氣管伸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燒杯中。打開K1和K2,從K1處通入CO2。欲證明CO2不能被石灰水完全吸收,能觀察到的實驗現象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