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實驗室利用右圖裝置來測定KClO3和KCl混合粉末中KClO3的含量;考慮讀數的注意事項.
(2)氫氣還原氧化銅實驗要先通氫氣,停止加熱后繼續(xù)通氫氣;從操作和裝置等方面考慮,分別簡述產生上述三種異�,F象可能的原因.
解答 解:(1)實驗室利用右圖裝置來測定KClO3和KCl混合粉末中KClO3的含量.
①若讀數時俯視液面,則測得的實驗結果偏�。�
②若未待氣體恢復至室溫時讀數,讀數偏大(因為氣體受熱膨脹,導致計算的氯酸鉀的質量就大).則測得的實驗結果偏大;
③在操作完全正確的前提下,測得的實驗結果仍可能偏小,原因是氧氣有一部分溶解.
(2)在做氫氣還原氧化銅實驗時,出現下列異�,F象:①事先已檢驗證明,通入裝氧化銅試管中的氫氣是純凈的,但在加熱試管時卻發(fā)生了爆鳴.②試管中有亮紅色的金屬出現時,試管底部破裂.③試管中的氧化銅粉末全部變紅后,又逐漸變黑.
試從操作和裝置等方面考慮,分別簡述產生上述三種異常現象可能的原因.
①加熱前沒有先通氫氣使試管里的空氣排凈,加熱時引起混合氣的爆鳴.
②受熱不均.
③停止加熱后沒有繼續(xù)通入氫氣至冷卻,致使生成的Cu又重新被氧化.
故答為:(1)①偏��;②偏大;③氧氣有一部分溶解.
(2)①加熱前沒有先通氫氣使試管里的空氣排凈,加熱時引起混合氣的爆鳴.
②受熱不均.
③停止加熱后沒有繼續(xù)通入氫氣至冷卻,致使生成的Cu又重新被氧化.
點評 要想解答好這類題目,首先要掌握好基本實驗操作方法和教材中常見物質的性質實驗或制取實驗操作方法;然后,將正確的操作與題中給出的操作相互對照,找出錯誤所在,并據此推斷其產生的后果;或者是根據正確的操作,結合題中給出的實驗后果,反推其產生的原因,找出錯誤操作所在.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實驗序號 | 實驗1 | 實驗2 | 實驗3 | 實驗4 |
水的質量(g) | 100 | 100 | 100 | 100 |
加入硝酸鉀的質量(g) | 80 | 100 | 120 | 140 |
溶液的質量(g) | 180 | 200 | 210 | 21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計算題
濃硫酸(H2SO4)500毫升 | |
濃度(質量分數) | 98% |
密度 | 1.84克/厘米3 |
強腐蝕性,陰冷、密封貯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①② | B. | ②③ | C. | ①④ | D. | ①③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溶液的質量 | B. | 溶質的質量分數 | C. | 溶質的質量 | D. | 氯化銨的溶解度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溫度/℃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
溶解度/g | 氯化鈉 | 35.8 | 36.0 | 36.3 | 36.6 | 37.0 | 37.3 |
硝酸鉀 | 20.9 | 31.6 | 45.8 | 63.9 | 85.5 | 110 |
A. | 硝酸鉀和氯化鈉的溶解度曲線在20℃~30℃溫度范圍內相交 | |
B. | 在60℃時,硝酸鉀的飽和溶液105g加入95g水后,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27.5% | |
C. | 在20℃時,氯化鈉和硝酸鉀固體各35g分別加入兩只各盛有100g水的燒杯中,均不能形成飽和溶液 | |
D. | 從含有少量氯化鈉的硝酸鉀飽和溶液中得到較多的硝酸鉀晶體,通�?刹捎美鋮s熱飽和溶液的方法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