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下面是某小組同學學習氫氧化鈉和稀鹽酸反應時的實錄:
在盛有氫氧化鈉溶液的燒杯中,插入一支溫度計測量溶液的溫度.用膠頭滴管吸取10%的稀鹽酸逐滴加入到氫氧化鈉溶液中.
(1)探究實驗中的能量變化:
在實驗過程中,隨著稀鹽酸的不斷滴入,溶液的溫度逐漸升高,你認為溶液溫度升高的原因是反應放出熱量;
(2)探究反應終點問題:21世用什么方法證明此反應已恰好完全進行?
小紅說:在實驗后所得溶液中滴入幾滴無色酚酞試液,若溶液顏色沒有變化,則反應恰好完全進行.
小文說:在氫氧化鈉溶液中預先滴入幾滴無色酚酞試液,然后再加入稀鹽酸,若溶液顏色剛好變成無色,則反應恰好完全進行.
你認為他們的說法,誰的觀點不正確?小紅理由是如果鹽酸過量,加入酚酞試液,溶液也不變色;
(3)關于實驗中的細節(jié)和意外情況:
例如:①實驗中,稀鹽酸必須用膠頭滴管逐滴滴加,這樣做的目的是防止鹽酸過量;
②實驗過程中,要用玻璃棒不斷攪拌,這樣做的目的是使反應充分;
③小鳳在她的實驗過程中意外發(fā)現(xiàn)有氣泡出現(xiàn),原因是NaOH溶液已變質(zhì).

分析 弄清中和反應的實質(zhì):酸中的氫離子和堿中的氫氧根離子結(jié)合生成水的過程,而且酸和堿發(fā)生反應會導致溶液的酸堿性發(fā)生質(zhì)的變化,同時放出熱量.

解答 解:(1)由于中和反應是放熱反應,所以會使溶液的溫度升高,故答案為:反應放出熱量.
(2)由于酚酞試液遇到酸性或中性溶液都不變色,因此酚酞不變色,溶液可能是酸性,也有可能是中性.
故答案為:小紅,如果鹽酸過量,加入酚酞試液,溶液也不變色.
(3)由于該實驗的一個方面是探究兩種溶液是否恰好完全反應,用膠頭滴管滴加是為了防止所加溶液過量,在反應過程中用玻璃棒攪拌的目的是為了使反應物充分反應;
故答案為:使反應充分.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了中和反應的實質(zhì)及反應過程中伴隨的現(xiàn)象,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應用知識的能力.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化石燃料是目前人類使用的主要燃料,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1)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氣,屬于不可再生(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其燃燒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碳會引起全球氣候變暖.一種新的處理方法是將二氧化碳氣體通入含有長石(地殼中最常見的礦石,含量高達60%)的水溶液里,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KAlSi3O8+CO2+2H2O═KHCO3+Al(OH)3↓+3X↓,則X的化學式為SiO2
(2)工業(yè)上,煤炭燃燒前進行粉碎的目的是增大煤與空氣(或氧氣)的接觸面積,煤隔絕空氣加強熱得到的焦炭是冶鐵的重要原料.
為了測定某赤鐵礦中氧化鐵的質(zhì)量分數(shù),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設計了兩種實驗方案(該赤鐵礦中的雜質(zhì)既不溶于水,也不參與反應).
方案I 取8.00g赤鐵礦粉,加入足量稀鹽酸,完全反應后過濾,得到1.60g濾渣.則赤鐵礦粉中氧化鐵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80%.
方案Ⅱ如圖所示,取8.00g赤鐵礦粉與過量的焦炭混合后加強熱,充分反應后,測得氫氧化鈉溶液(足量,用于吸收二氧化碳)反應前后質(zhì)量增加了1.32g.根據(jù)焦炭還原氧化鐵的反應,計算赤鐵礦粉中氧化鐵的質(zhì)量分數(shù)(寫出計算過程).

【實驗反思】方案Ⅱ中硬質(zhì)玻璃管內(nèi)原有的空氣對實驗結(jié)果有影響,這會導致測出的氧化鐵的質(zhì)量分數(shù)偏大(選填“偏大”、“偏小”或“不變”).
【實驗分析】方案I測出的氧化鐵的質(zhì)量分數(shù)明顯大于方案Ⅱ測出的結(jié)果,可能的原因是二氧化碳與過量的碳反應生成一氧化碳,不能全部被NaOH溶液吸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蛋白質(zhì)是機體生長及修補受損組織的主要原料,人體通過食物獲得的蛋白質(zhì)在腸胃中與水反應,生成氨基酸,蛋氨酸(化學式為C4H11O2NS)就是其中的一種.請通過計算回答下列問題:
(1)蛋氨酸中碳原子與氧原子個數(shù)比2:1.
(2)蛋氨酸的碳和氧元素的質(zhì)量比3:2.
(3)蛋氨酸中,氮元素的質(zhì)量分數(shù)是10.2%.(保留到0.1%)
(4)100克蛋氨酸中,氮元素質(zhì)量為10.2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0.已知A-G均為初中化學常見的物質(zhì).其中A、B的組成元素相同,D是形成溫室效應的主要原因,F(xiàn)俗稱純堿,E和G只有陽離子不同.根據(jù)圖中所示的轉(zhuǎn)化關系(圖中“-”表示相互間能反應,“→”表示在一定條件下能生成該物質(zhì),反應條件均已略去),請回答:
(1)A的化學式H2O2,C的化學式O2,E中的陰離子符號是OH-;
(2)反應①是自然界最常見的反應,我們稱之為光合作用;反應②的化學方程式是CO2+2NaOH═Na2CO3+H2O;反應③的化學方程式是Ca(OH)2+Na2CO3═CaCO3↓+2NaOH,該反應的基本類型是復分解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某化學興趣小組利用如圖1裝置探究制取氣體的原理、方法及性質(zhì),結(jié)合裝置圖,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圖中標號儀器的名稱:a長頸漏斗,b錐形瓶;
(2)用雙氧水和二氧化錳制取氧氣時,可選用的發(fā)生裝置是B(填如圖字母),可選用C裝置收集氧氣,其原因是氧氣密度比空氣大;
(3)實驗室常用氯化銨固體與堿石灰固體共熱來制取氨氣(NH3),應選擇的發(fā)生裝置是A(填圖中字母);
(4)該小組設計了如圖2所示的實驗裝置,既可用于制取氣體,又可用于探究物質(zhì)性質(zhì):
①當打開k1、關閉k2時,利用Ⅰ、Ⅱ裝置,可進行的實驗是B(填字母);
A.大理石與稀鹽酸反應制取二氧化碳    B.鋅與稀硫酸反應制取氫氣
②當打開k2、關閉k1時,可以利用Ⅰ、Ⅲ裝置制得二氧化碳并驗證其性質(zhì),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學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若要證明二氧化碳能與水發(fā)生反應,應向燒杯的水中加入紫色石蕊試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請你用所學的化學知識解釋下列問題.
(1)二氧化碳能用于滅火的原因是什么?
(2)生活中用汽油或加了洗滌劑的水都能除去衣服上的油污,其原理有什么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實驗室常用下列裝置制備氣體,請回答下列問題.

(1)儀器a的名稱是長頸漏斗.
(2)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選用的發(fā)生裝置是B(填字母序號,下同)選取的理由是固體與液體反應且不需加熱,收集裝置是C.
(3)若用A裝置制備氧氣,應先檢查裝置的氣密性,再裝藥品,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收集氧氣可以選用的裝置有:C或E.
(4)80g石灰石樣品與足量稀鹽酸完全反應后(樣品中的雜質(zhì)既難溶于水,又不與稀鹽酸反應,氯化鈣易溶于水.),將反應容器內(nèi)的物質(zhì)過濾后稱得的固體物質(zhì)質(zhì)量為20g.(固體上殘留的液體質(zhì)量忽略不計)
計算:
①該石灰石樣品中碳酸鈣的質(zhì)量分數(shù)是多少?
②該石灰石樣品可制取二氧化碳的質(zhì)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如圖所示的基本實驗操作中錯誤的是( 。
A.
滴加少量液體
B.
  塞緊橡皮塞
C.
  讀取液體體積
D.
   聞氣體氣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2.“鳳凰”號火星探測器圓滿完成任務,向地面發(fā)回數(shù)量堪稱史無前例的圖象和數(shù)據(jù),為人類探索火星提供了寶貴的科學資料.
(1)“鳳凰”號探測器發(fā)回的最新照片上顯示,火星上確有液態(tài)水存在.下列微粒模型示意圖可表示構(gòu)成水的微粒的是b(填標號).

(2)為了檢驗火星上的水是軟水還是硬水,科學家常采用的方法是加入肥皂水.若是硬水,采用蒸餾或煮沸方法將其軟化.將軟化之后的水溶解下列物質(zhì),能得到溶液的是B.
A.粉筆灰           B.蔗糖            C.食用油          D.面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