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某溶液與氫氧化鈉溶液作用生成了紅褐色的沉淀,該溶液一定不是


  1. A.
    硝酸鐵
  2. B.
    硫酸鐵
  3. C.
    氯化鐵
  4. D.
    硫酸亞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23、某興趣小組同學為證明NaOH溶液與稀鹽酸發(fā)生了中和反應,從不同角度設計了如下實驗方案,并進行實驗.
方案一:先用pH試紙測定NaOH溶液的pH,再滴加鹽酸,并不斷振蕩溶液,同時測定混合溶液的pH,如果測得的pH逐漸變小且小于7,則證明NaOH溶液與稀鹽酸發(fā)生了化學反應,NaOH溶液與稀鹽酸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NaOH+HCl═NaCl+H2O

(1)用pH試紙測定溶液的pH時,正確的操作是:
用pH試紙測定溶液的pH時,正確的操作是:用玻璃棒蘸取待測液,滴在PH試紙上,再與標準比色卡對照,即可得溶液的PH.

(2)簡述強調“測得的pH小于7”的理由:
鹽酸過量,這時溶液呈酸性,所以溶液的PH小于7.

方案二:先在NaOH溶液中滴加幾滴酚酞溶液,溶液顯紅色,然后再滴加鹽酸,可觀察到紅色逐漸消失,則證明NaOH溶液與稀鹽酸發(fā)生了化學反應.
該組同學在向NaOH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時,發(fā)現了一個意外現象: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變成了紅色,過了一會兒紅色就消失了.該小組對這種意外現象的原因作了如下猜想:
①可能是酚酞溶液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使紅色消失;
②可能是氫氧化鈉溶液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使紅色消失.
(1)氫氧化鈉溶液與二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2NaOH+CO2═Na2CO3+H2O

(2)為驗證猜想①,該組同學做了如下實驗:將配制的氫氧化鈉溶液加熱,并在液面上方滴一些植物油,然后在冷卻后的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實驗中“加熱”和“滴入植物油”目的分別是
除去溶液中的氧氣
、
防止空氣中的氧氣進入.
.實驗結果表明酚酞溶液紅色消失與空氣中的氧氣無關.
(3)為驗證猜想②,該組同學做了如下實驗:取了一定量的Na2CO3溶液,在其中滴入酚酞溶液,發(fā)現溶液也呈現紅色,由此可得出以下兩點結論:
結論1:說明Na2CO3溶液呈
性;
結論2:說明酚酞溶液紅色消失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無關.
(4)該小組同學通過查閱資料得知:當氫氧化鈉溶液濃度很大時,就會出現上述意外現象.請設計實驗證明該方案中取用的NaOH溶液濃度過大:①實驗方法
向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幾滴酚酞試液,可觀察到溶液先變紅色,過一會紅色消失.再向溶液中加入水進行稀釋,觀察現象.
,②觀察到的現象
溶液又變成紅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2012?淮安)在古代,人們常用貝殼(主要成分是碳酸鈣,雜質不參加反應且不溶于水)和純堿為原料制取燒堿,某小組同學按圖所示流程進行實驗,請你參與討論并回答相關問題.

(1)貝殼高溫煅燒時,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CaCO3
 高溫 
.
 
CaO+CO2
CaCO3
 高溫 
.
 
CaO+CO2

(2)操作Ⅰ中用到的玻璃儀器有燒杯、
漏斗
漏斗
、玻璃棒;
(3)溶液蒸發(fā)結晶得到固體C的過程中,常用玻璃棒攪拌,其目的是
使液體受熱均勻,防止液滴飛濺
使液體受熱均勻,防止液滴飛濺
;
【問題與發(fā)現】該小組同學所得到固體C一定是純凈的NaOH嗎?
【猜想與假設】根據反應原理,甲、乙、丙三位同學提出以下猜想:
              甲:純凈的NaOH
              乙:NaOH和Na2CO3的混合物
              丙:NaOH和Ca(OH)2的混合物
【探究與驗證】甲、乙、丙三位同學分別設計下列方案,對自己的猜想進行驗證.實驗操作、現象和結論如下表,請參與他們的探究并完成所缺內容.
  實驗操作 現象 結論
取少量固體C,溶于適量水形成溶液后,滴加幾滴酚酞試液 溶液變紅 猜想成立
取少量固體C,溶于適量水形成溶液后,滴加足量
稀鹽酸(合理均可)
稀鹽酸(合理均可)
無氣泡產生 猜想不成立
取少量固體C,溶于適量水形成溶液后,滴加幾滴飽和溶液  
有白色沉淀產生
有白色沉淀產生
猜想成立
【反思與評價】同學們認真研究實驗流程,討論后一致認為乙、丙兩同學的方案、現象和推理均正確,請你根據實驗流程對甲同學設計的方案進行合理的評價:
甲的設計方案不嚴密.實驗過程中純堿溶液與氫氧化鈣不一定恰好反應,而純堿溶液和氫氧化鈣溶液均顯堿性,無論哪種物質過量,滴加酚酞均會變紅,故不能據溶液變紅確定只有氫氧化鈉
甲的設計方案不嚴密.實驗過程中純堿溶液與氫氧化鈣不一定恰好反應,而純堿溶液和氫氧化鈣溶液均顯堿性,無論哪種物質過量,滴加酚酞均會變紅,故不能據溶液變紅確定只有氫氧化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2屆江蘇省南通市海安縣紫石中學九年級適應性考試化學試卷(帶解析) 題型:探究題

(13分)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通過一年的學習,相信你的實驗能力一定有了很大提高,請你一同參與回答以下問題。
(一)某實驗小組設計了下圖所示的實驗裝置。

⑴ 寫出儀器A的名稱           
⑵ 甲同學認為打開K1、關閉K2時,利用I、Ⅱ裝置,可以制取并收集氧氣,該化學反應方程式為 :                                           。
⑶乙同學認為利用Ⅰ、Ⅲ裝置可以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關閉K、K1、K2,用凸透鏡引燃B中的白磷,待冷卻后打開K2,整個實驗過程中能觀察到的現象是:①                     ;②                      。
⑷ 丙同學認為可以利用Ⅰ、Ⅲ裝置驗證二氧化碳能與氫氧化鈉溶液發(fā)生反應。他在廣口瓶B中預先收集滿二氧化碳氣體,在儀器A中盛放氫氧化鈉濃溶液,燒杯中盛放稀鹽酸, K1關閉、K2打開,然后打開K將氫氧化鈉濃溶液滴入廣口瓶中,關閉K,依據            現象,可以證明二氧化碳能與氫氧化鈉溶液發(fā)生化學反應。
(二)甲、乙兩同學對有關鎂與鹽酸的反應進行了系列研究(如圖)

探究一:鎂與鹽酸反應過程中的能量變化以及反應速率的變化:`
⑴實驗時需將鎂條進行打磨,其目的是                       
⑵反應中試管外壁發(fā)燙,說明鎂與稀鹽酸反應是放熱反應,化學方程式為                                       。
⑶實驗測得鎂片產生氣體的速率(v)與時間(t)的關系如圖所示,你認為在t1~t2時間內反應速率逐漸加快的主要原因是:                                   

探究二:.反應后所得溶液的酸堿性探究
【發(fā)現問題】
⑴反應后甲同學用pH試紙測定試管中溶液的酸堿性,發(fā)現pH小于7,說明甲同學所得溶液呈    性,(選填“酸”“堿”或“中”)。
⑵反應后乙同學的試管中鎂條有剩余,向試液中滴入兩滴酚酞溶液,溶液變紅。
【查閱資料】氫氧化鎂微溶于熱水,且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增大。
【提出猜想】
甲同學:猜想Ⅰ:稀鹽酸過量,使溶液pH小于7;
猜想Ⅱ:氯化鎂溶液pH小于7。
乙同學:猜想Ⅰ:氯化鎂溶液呈堿性使酚酞變成紅色;
猜想Ⅱ:鎂與熱水反應后生成堿使酚酞變紅色。
【實驗與思考】
⑴為驗證猜想,甲、乙兩同學均需測定____溶液的酸堿性,實驗表明該溶液顯弱酸性。
⑵乙同學為驗證猜想Ⅱ,在滴有兩滴酚酞的熱水中放入一段打磨過的鎂條,觀察到溶液很快變?yōu)榧t色,同時還觀察到鎂條表面有氣泡產生,收集并點燃該氣體,發(fā)現氣體能燃燒,請根據以上現象寫出鎂與熱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⑶乙同學在進行上述猜想Ⅱ的探究時,發(fā)現實驗一段時間后,酚酞的紅色總是會逐漸消失,于是他猜想可能是鎂與熱水反應后生成的堿逐漸被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掉了,但甲同學猜想可能是水溫逐漸降低,導致                        ,請你設計一個簡單的實驗方案驗證甲或乙的猜想是否成立 (寫出相應的操作、現象和結論):                                                 。
【結論】
鎂與稀鹽酸反應,若鎂反應完全后所得溶液顯酸性,若鎂過量時所得溶液顯堿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1-2012學年江蘇省南通市九年級適應性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探究題

(13分)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通過一年的學習,相信你的實驗能力一定有了很大提高,請你一同參與回答以下問題。

(一)某實驗小組設計了下圖所示的實驗裝置。

⑴ 寫出儀器A的名稱           

⑵ 甲同學認為打開K1、關閉K2時,利用I、Ⅱ裝置,可以制取并收集氧氣,該化學反應方程式為 :                                           

⑶乙同學認為利用Ⅰ、Ⅲ裝置可以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關閉K、K1、K2,用凸透鏡引燃B中的白磷,待冷卻后打開K2,整個實驗過程中能觀察到的現象是:①                      ;②                      

⑷ 丙同學認為可以利用Ⅰ、Ⅲ裝置驗證二氧化碳能與氫氧化鈉溶液發(fā)生反應。他在廣口瓶B中預先收集滿二氧化碳氣體,在儀器A中盛放氫氧化鈉濃溶液,燒杯中盛放稀鹽酸, K1關閉、K2打開,然后打開K將氫氧化鈉濃溶液滴入廣口瓶中,關閉K, 依據             現象,可以證明二氧化碳能與氫氧化鈉溶液發(fā)生化學反應。

(二)甲、乙兩同學對有關鎂與鹽酸的反應進行了系列研究(如圖)

探究一:鎂與鹽酸反應過程中的能量變化以及反應速率的變化:`

⑴實驗時需將鎂條進行打磨,其目的是                       

⑵反應中試管外壁發(fā)燙,說明鎂與稀鹽酸反應是放熱反應,化學方程式為                                       

⑶實驗測得鎂片產生氣體的速率(v)與時間(t)的關系如圖所示,你認為在t1~t2時間內反應速率逐漸加快的主要原因是:                                   

探究二:.反應后所得溶液的酸堿性探究

【發(fā)現問題】

⑴反應后甲同學用pH試紙測定試管中溶液的酸堿性,發(fā)現pH小于7,說明甲同學所得溶液呈    性,(選填“酸”“堿”或“中”)。

⑵反應后乙同學的試管中鎂條有剩余,向試液中滴入兩滴酚酞溶液,溶液變紅。

【查閱資料】氫氧化鎂微溶于熱水,且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增大。

【提出猜想】

甲同學:猜想Ⅰ:稀鹽酸過量,使溶液pH小于7;

猜想Ⅱ:氯化鎂溶液pH小于7。

乙同學:猜想Ⅰ:氯化鎂溶液呈堿性使酚酞變成紅色;

猜想Ⅱ:鎂與熱水反應后生成堿使酚酞變紅色。

【實驗與思考】

⑴為驗證猜想,甲、乙兩同學均需測定____溶液的酸堿性,實驗表明該溶液顯弱酸性。

⑵乙同學為驗證猜想Ⅱ,在滴有兩滴酚酞的熱水中放入一段打磨過的鎂條,觀察到溶液很快變?yōu)榧t色,同時還觀察到鎂條表面有氣泡產生,收集并點燃該氣體,發(fā)現氣體能燃燒,請根據以上現象寫出鎂與熱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⑶乙同學在進行上述猜想Ⅱ的探究時,發(fā)現實驗一段時間后,酚酞的紅色總是會逐漸消失,于是他猜想可能是鎂與熱水反應后生成的堿逐漸被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掉了,但甲同學猜想可能是水溫逐漸降低,導致                         ,請你設計一個簡單的實驗方案驗證甲或乙的猜想是否成立 (寫出相應的操作、現象和結論):                                                  。

【結論】

鎂與稀鹽酸反應,若鎂反應完全后所得溶液顯酸性,若鎂過量時所得溶液顯堿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3年江蘇省常熟市中考化學調研試卷(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物質之間發(fā)生化學反應時,常伴隨有明顯的現象,但有些化學反應卻觀察不到明顯的現象.某興趣小組同學為證明NaOH溶液與稀鹽酸發(fā)生了中和反應,從不同角度設計了如下實驗方案,并進行實驗.
方案一:先用pH試紙測定NaOH溶液的pH,再滴加鹽酸,并不斷振蕩溶液,同時測定混合溶液的pH,如果測得的pH逐漸變小且小于7,則證明NaOH溶液與稀鹽酸發(fā)生了化學反應.
(1)用pH試紙測定溶液的pH時,正確的操作是:______.
(2)簡述強調“測得的pH小于7”的理由:______.
方案二:先在NaOH溶液中滴加幾滴酚酞溶液,溶液顯紅色,然后再不斷滴加鹽酸,一段時間后可觀察到紅色消失,則證明NaOH溶液與稀鹽酸發(fā)生了化學反應.
該組同學在向NaOH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時,發(fā)現了一個意外現象: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變成了紅色,過了一會兒紅色就消失了.該小組對這種意外現象的原因作了如下猜想:
①可能是酚酞溶液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使紅色消失;
②可能是氫氧化鈉溶液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使紅色消失.
(1)為驗證猜想①,該組同學做了如下實驗:將配制的氫氧化鈉溶液加熱,并在液面上方滴一些植物油,然后在冷卻后的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實驗中“加熱”和“滴入植物油”目的是______.實驗結果表明酚酞溶液紅色消失與空氣中的氧氣無關.
(2)為驗證猜想②,該組同學做了如下實驗:取了一定量的Na2CO3溶液,在其中滴入酚酞溶液,發(fā)現溶液也呈現紅色,由此可得出以下兩點結論:
結論1:說明Na2CO3溶液呈______性;
結論2:說明酚酞溶液紅色消失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______(填“有關”或“無關”).
(3)該小組同學通過查閱資料得知:當氫氧化鈉溶液濃度很大時,就會出現上述意外現象.請設計實驗證明該方案中取用的NaOH溶液濃度過大:①實驗方法:______,②觀察到的現象______.
方案三:化學反應中通常伴隨有能量的變化,可借助反應前后的溫度變化來判斷反應的發(fā)生.如果NaOH溶液與稀鹽酸混合前后溫度有變化,則證明發(fā)生了化學反應.
該組同學將不同濃度的鹽酸和NaOH溶液各10mL混合,用溫度計測定室溫下混合前后溫度的變化,并記錄了每次混合前后溫度的升高值△t(如下表).
編號鹽酸NaOH溶液△t/℃
13.65%2.00%3.5
23.65%4.00%x
37.30%8.00%14

(1)表中x=______.
(2)某同學在沒使用溫度計的情況下,通過如圖1所示裝置完成了實驗.則該同學根據______判斷NaOH溶液與稀鹽酸發(fā)生了中和反應.但有同學認為單憑此現象不足以說明該反應放熱,其理由是______.
(3)對上述過程采用微觀模型加以認識,如圖2:
①氫氧化鈉溶液與鹽酸反應中消失的離子有:______
②上圖微觀模型所反映的NaCl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保留至0.1%):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